《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23-24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
课前准备: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知识点

学生活动

一、初步感知

  教师示出圆锥体铅锤实物、圆锥型漏斗实物。
  指出这是圆锥体实物。
  同学们能指出生活中的圆锥体吗?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画面,注意出现的圆锥体的镜头。同学们举手抢答出圆锥体物体。


 

 

 

 

 

 

 

 

感受圆锥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认识近似圆锥实物和模型及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结论:
  圆锥体东西好像不多,只有铅锤,漏斗,沙堆,铅笔尖等。


 

学生找出了:煤堆;粮堆;帐篷;削好了的铅笔尖;金字塔像,但不是圆锥;圆锥形凹槽。

二、探究新知

(一)圆锥的认识 

1.演示动画“圆锥的形成”

(1)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

(2)多媒体演示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是一个圆锥体。绕另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也是一个圆锥体。分别闪烁底面半径和高。

2.教师提问:

(1)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

3.学习圆锥体。

 提问:

(1)圆锥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锥的高?

 

 

 

4.教师小结:

(1)(演示动画“圆锥体的认识”)

 

 

 

 

 

(2)测量圆锥的高。

  ①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②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锥的高。

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指点方法,关键解两个三角板的位置问题。

 

 

 

 

 

 

 

 

教学圆锥体的特征:

侧面、底面、高、顶点、底面圆心。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学生回答圆柱特征。

学生观察、触摸圆锥体模型,感受圆锥体有几个面。学生指出侧面、底面、高、顶点、底面圆心。

 

 

 

 

学生讨论并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总结方法:用大小两个三角板,保证高与桌面垂直,标高线与垂直三角板垂直。还要注意减去没有刻度的0.5厘米。

三、巩固反馈

1.请你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2.请你说出圆锥的特征.

3.指出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圆锥各部分名称.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区别?

 

圆锥体的特征

学生总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区别

 

板书设计:               

     圆   锥   的   认   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   圆锥   圆锥体   圆锥形   圆柱体   底面   圆心   实物   特征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