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课题

数一数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及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读、写。“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少,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具,让学生有所回忆。

1、出示小正体教具:1个、10个、100个、1000个的正方体教具。

2、师小结:以前我们学过,一排是10个,一层是10排,有100个,一个大正方体有10层,有1000个。

二、数一数。

数一数(一)

1、学生观察书本的图,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2、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个数,并说一说这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意义。

数一数(二)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思考如何去数这个图形,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

3、然后和同桌交流,并集体交流其方法。

4、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5、拨一拨。在用计数器拨的过程中,在万位拨到九时,再拨一万时,让学生说说接下来如何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三、说一说。

师: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万以内的数,你们见过比万大的数吗?谁来举例说说。

四、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个 十 百 千 万

课题

数一数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及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

在计数器上,在十万上一个一个拨,当拨到九时,让学生思考,再拨一个怎么办?

引出“百万”

读作:一百万 写作:100 0000,(为了学生更方便看清有几个0,可以四个数字之后稍微空一下。)

2、认识千万。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千万。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一百万一百万的数,十个一百万就是一千万。

3、认识亿。

当学生在千万位上数的时候,当数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教师再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4、认识其他更大的计算单位。

教师继续出示其他的计数单位。

二、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1、让学生说说刚刚学的几个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

10个10 0000是100 0000 读作:一百万

10个100 0000是1000 0000 读作:一千万

10个1000 0000是10000 0000 读作:一亿

2、填一填、写一写。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及各计数单位与“万”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观察这张数位顺序表,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2、让学生思考如何去记这张表,有什么决窍?

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万级

亿、十亿、百亿、千亿:亿级

注:在书写的时候,为了更快地读出此数,在级与级之间稍微空一点点。

四、巩固练习。

1、书本第4页第一题。

本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2、数一数、说一说。

通过计数单位模型,让学生说出是多少,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拨珠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巩固对较大的数的认识,又能进一步理解十位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

4、书本第4、5题。

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的程度上提高了。

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习在遇到“满十进一”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鼓励其借助计数器先试一试,再数一数。

5、第6题。

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模型作支撑。

6、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10 0000是100 0000 读作:一百万

10个100 0000是1000 0000 读作:一千万

10个1000 0000是10000 0000 读作:一亿

课题

人口普查(一)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 学生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清楚地知道我国人口的实际情况,在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2、多媒体出示相关数据。

3、师:你能读出图中全国、北京和天津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实际人数吗?试一试,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你能读出哪个城市的人口数?请你读一读。

会读的同学能不能把你们的小窍门教给大家。

4、学生汇报,师借助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读数的方法。

(1)先把大数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的,只读一个零。

5、师:你能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些数吗?

二、试一试。

1、说一说这些国家各有多少人。

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当地有关人口的数据,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学生能体会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收集其他的一些大数据。

2、写出下列画线的数。

结合一些较大的数,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与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的。

板书设计

人口普查

(1)先把大数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的,只读一个

零.

课题

人口普查(二)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 学生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450230 30017600 350609000

要求学生先分级,再与同桌相互读一读,最后集体交流。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五万六千

七百万二千零三十

(1)先让学生说说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3、先读一读,再用线连接起来。

9672000 1200000080 6080070

12000000080 60800070 400900

4000900 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一百二十亿零八千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四十万零九百

(1)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

(2)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学会观察,寻找对应的数。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能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同时可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4、实践活动。

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课题

国土面积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 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重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 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 出示中国地图。

3、 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 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 0000平方千米。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 0000=960万 45 0000=45万

166 0000=166万 10 0000=10万

122 0000=122万 100 0000 0000=100亿

3 0000 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960 0000=960万 45 0000=45万

166 0000=166万 10 0000=10万

122 0000=122万 100 0000 0000=100亿

3 0000 0000=3亿

课题

近似数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量书本的长。

师:请大家用尺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是多少?

学生测量。学生会发现是20厘米多一些。

师:如果我们不需要量地非常精确,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

2、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一些事物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用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叫近似数。

例如:我们学校有1453人,我们可以说大约有1500人。

二、生活中近似数。

1、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

(1)华光小学约有2200名学生,全国小学生人数约有一亿三千万。

(2)北京市人口约1400万,全国人口约13亿。

2、学生看书上的另外三个例子,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3、师:在生活中你接触到过近似数吗?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零三百万人。(讲解和平的重要性)

三、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1、出示数据: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2、你能说出148264的近似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四舍五入,从这几个字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讲解四舍五入的含义。

(2)方法:重点让学生体会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的都不必看。

(3)师生共同观察书本上的练习。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

师:请你观察,你发现四舍五入是怎么做的?

四舍五入到十位,省去的是哪几位?如果四舍五入到百位,那么省去的是哪几位?

(4)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两题。

四、试一试。

1、把下面统计表中数据四舍五入到万位。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2、看图填空。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通过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

3、按要求填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时,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教师鼓励学生说明理由或举出案例的。

五、实践活动。

你所在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五入到十位是多少?

你所在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五入到百位是多少?

板书设计

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1480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150000

课题

数学阅读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2、 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教学重点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介绍记数的演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记数的演变过程“从结绳记数”说起。

2、看到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请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

(1)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记数。是一一对应的。

(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来表示羊的只数呢?

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地进行记数,按群记数。

3、符号表示数。

(1)古埃及象形数字;

(2)玛雅数字;

(3)中国算筹数码。

(4)现在使用的0、1……9这10个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4、教师介绍有关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的方法。

(1) 课件显示一些壁画图片素材,直接向学生展示最古老的计数法,让学生感受体会。

(2)亲身体验。

5、介绍有关古埃及象形数字和玛雅数字。

6、介绍有关中国算筹数码,

板书设计

从结绳记数说起

图(略)

课题

练习一(一)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体会“位置值”的思想,熟练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大数的读写。

1、 出示书本上的图片。

2、 先读出或写出下面画线的各数,再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几位数和最高位是什么位?

二、大数的改写。

1、出示太阳第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读出表中的数,并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

2、看到这些数据,你还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人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3、问题:哪个行星离太阳最近?哪个行星离太阳最远?

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水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其中两个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说一说?

三、我读你写,我写你读。

增加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本题安排的内容可以在同桌学生间开展。活动可以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个可以交换角色。

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行组间的比赛。

四、说一说。

教师鼓励学生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从图像上直观理解各数的范围。

五、括号里填几。

可填一个数,也可以填一个范围。

六、小调查。

从报纸上找出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板书设计

练习一

720000 七十二万

十七万 17 0000

二千四百一十一万 2411 0000

课题

练习一(二)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体会“位置值”的思想,熟练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大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填空。

1、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 )……它们的之间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51455301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这位上的计数单位是。3在( )位上,其中的三个5分别表示( )、( )、( )。

3、325054由( )个十万、( )个万、(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读做( )

二、用下面八个数字做组数游戏。

0 0 0 0 5 5 5 5

1、写出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2、写出只读一个零的八位数

3、写出最大的八位数

4、写出最小的八位数。

三、括号里填几。

36()386 37万 3()2313642 3亿

9()5000 100万 2()98000022 23亿

653030 6()9090 3()5万 340万

四、改写。

用4个3和4个0组成八位数。

(1) 一个零都不读; (2)只读一个零。

(3)要读两个0 (4)要读三个零

五、选拔题。

1、三亿有( )

a、30个一万 b、30个一千万 c、30个一百

2、下面各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a、64399 b、743390 c、74909

3、近似数是10万的最大整数是( )

a、109999 b、99999 c、10499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   大数   近似   位数   难点   北师大   单元   单位   教师   方法   数据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