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学案

课题

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味作者情感。2.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3.学会选取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抒发情感。

预习作业1.        了解作者与相关情况。
    读课文注释①。
    归有光天资聪颖,9岁能文。但他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做了个小小的县令。嘉靖21年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归有光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不事雕琢而风味超然。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等。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称他的这类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黄宗羲则尤其赞赏他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一些散文。“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2.       朗读课文,给画线的字注音。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万籁
异爨        呱呱而泣        阖门        象笏        长号   3.       认真识记课文注释,积累文言知识。(把重点注释搬到课文中)4.       熟读课文,参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项脊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抓住过渡段)

(3)作者写到了哪些人,哪些事情?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习课文一.    学习课文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积累下列知识点
每:                 顾:                 置:
稍:                 垣墙:                 周:             
2.翻译句子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3.作者对项脊轩怀有怎样的情感?


二.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
1.积累知识点
迨:                 置:                 始:
凡:                 乳:                 相:
过:                 竟:                 比:
得:                 殆:
2.翻译句子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3.作者在第三段中写了哪些琐事?表现了人物对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    学习第五、六段
1.积累知识点
既:                 来归:                 归宁:
制:                 稍:
2.翻译句子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其制稍异于前。

3.这两段写了哪些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怎样的感情?


小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教师提示:一个书斋,两种情感,三世变迁,四个女人。

课堂小结你在本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分类归纳本课知识点。

课时作业见作业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一语文   作业   墓志铭   进士   知识点   课文   注释   文中   句子   情感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