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林庚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XX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二、阅读方略
体味语言
所谓体味语言,就主要是指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来体会、琢磨和分析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属于形式范畴。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来体味语言,如从主题思想、情感变化、意境特征来体味语言;还可从表达的需要来体味语言,如从思路安排、结构转承、情节连缀的角度,从形象刻画和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从修辞方式的使用的角度来体味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体味语言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又因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在解读它的表层意义时又可能需要联想和挖掘它的潜在意义;所以,体味语言的水平的高低,从某种角度来说,决定一篇文学作品阅读的成功与否。
如何去体味语言,切入点必须选好,切入点的把握同样对语言的揣摩、品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把握整体关系体味语言,不要就词论词、依句说句,要从作品的整体关系上去理解某些词语的意义,如文章中的文眼、领起句、过渡句和收束句中的关键词以及文中被反复强调和渲染的词语等;把握不同角度体味语言,可以从内容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等方面去体味;把握两个层次体味语言,两个层次指表层和深层,要从词语的上下文语境里由表层意义入手,去琢磨言外之意,分析深层意义。
体味语言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单位中进行词语与句子的理解训练。既可借助词语内语素、词语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意义推断和确认,也可从句和篇的关系来分析。词语和句子这两种语言单位的意义理解都强调在语境中完成。
体味语言的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特点的把握上去进行,使学生明白既要注意语言的静态意义,还要注意语言的动态意义;既要注意语言表层信息的分析,还要注意深入捕捉语言的潜在信息。要注意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构成方面去进行训练,要能从内容(题材、主题、情感、意境)和形式(形象、结构、情节、技巧、风格)与语言的联系中体味和分析语言。
总之,语言的体味,尤其是琢磨其意外之意,去更深地探究语言的深层意义,进而去理解作者蕴含在文中的真实意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唯有在平时阅读中注重思考,勤加训练,才能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教案   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一语文   盛唐   屈原   楚辞   表层   唐诗   文学作品   词语   角度   意义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