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教学重难点:
    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说说樟树什么样儿。
 出示学习提示:
 请同学们边读边用“。”画出写樟树外形的词。用“ ”画出写樟树生长特点的词。
(2)再读课文,画出作者用哪些词具体表现樟树的蓬蓬勃勃,(这里要抓住些重点词句,从樟树的枝、叶等角度感受它懂得勃勃生机)
(3)出示句子: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1、这句话你们怎么理解?
     2、用“无论……总是……”练习说话。
    (5)出示填空。
(6)小结:
3、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 ”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①学生读、画。
②学生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理解:
(2)出示句子“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①引导学生抓住“本身”、“永久保持”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
②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持呢?
(3)出示句子“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①指名朗读,谈体会。
    ②学生齐读。
  (4)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①教师引读:(师)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这木质存在十年, (生)虫类就怕它十年。
   (师)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②用“只要……就……”造句。
   (5)男女分读。
   (6)小结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树。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生: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2、同学们, 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请你们再轻声读读课文四、五两个自然段,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3、学生自读,再交流。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优美词句。
   2、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枝杆粗壮
树叶稠密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怀念
拒虫香气 
                高贵之处
永久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   樟树   故居   词句   课文   课时   小结   香气   句子   可贵   自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