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教案

拉萨的天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轻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初读课文感知美   1.揭示课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 2.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
    (2)认读生字新词。
    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你在读文章之前就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
    把自己在读文章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不认识的,或者感觉比较难读准的生字读几遍,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
    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 3.交流反馈。
    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把握   1.认真欣赏,观看拉萨风景图片 2.(1)自由读课文(2)说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成语、诗句等均可,说后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3)再读课文 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一些美妙的话来表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学伊始,引导学生与课题进行对话,让学生透过“眼睛”窥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让学生选择一些构词能力强的生字进行联想拓展,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建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扩大学生的语言 让学生再读课文,触摸语言,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达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朗读效果,从而把读正确、读流利落到实处   读课文之后,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读书收获,并注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这样就会使学生在真诚的对话中,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价值,分享到获取知识的甜蜜,品尝到心灵成长的快乐

  精读课文体会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3)朗读第一自然段。 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
    (2)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流,朗读自己所勾画的语句,看看怎样朗读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特点表现出来。
    (3)指名朗读自己所勾画的语句。比一比,看谁读得声情并茂。
    (4)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 3.精读第五自然段。
    先让学生看图,再让学生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文后的感受。   (1)  边读课文边想,然后回答。 (2)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蓝宝石,这样写非常形象。 (1)边读边思考,并用笔勾画。 (2)同桌互相交流。 (3)带着感情朗读。 (4)各自练读,读出感情。 3、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4、感受:拉萨就像天堂一样美。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朗读的时空,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同桌互读、指名赛读等读书方式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感悟文本语言;能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位教师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缺憾 在学生精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不仅能把对话引向深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引领学生再一次地回归到文章的整体,体悟文本的蕴蓄和情愫
     诵读课文传达美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拉萨的天空,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 2.自主诵读   3、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 1、生各抒已见 2、各自练读 3、上台表演   这个情境的创设,意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促进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积累语言,培植语感 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途径,也是对文本音韵美、形象美、蕴涵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进行诵读,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透过文本的语言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传达美,陶冶心灵,培育审美情趣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介绍,可以把课文上的平面、一维的语言变成一种声情并茂的、立体的“交响”,从而活化了文本的语言,使学生更深切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达到对文本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自主选择练习

    1.  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拉萨的天空》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以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蓝的特点。西藏应该说是离我们小朋友比较遥远的,学生都会感到陌生,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让学生对西藏,对拉萨有个初步的印象后再让学生学习课文,减小学习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抓住拉萨天空“蓝”的特点,配以精美的图画,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让学生自读课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拉萨天空的特点。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了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但在课上,我也发现了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语言比较贫乏。在学完全课后,让学生再次说说对拉萨天空的感受,学生还是局限在“美”与“蓝”上,很难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这方面的缺陷,帮助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   拉萨   天空   生字   课文   文本   自主   感情   语言   自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