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 教案

课题

练习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重点

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难点

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模式

教具

教学方法

练、读、说、写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⑴ 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⑵ 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⑶ 老师小结,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⑴ 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⑵ 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⑴ 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⑵ 质疑:  ⑶ 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⑷ 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⑸ 教师小结。  4、练习:  ⑴ 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⑵ 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教学步骤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⑴ 练读题目。 ⑵ 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⑴ 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⑵ 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⑴ 指名读题目。 ⑵ 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⑴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⑵ 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2、 ⑴ 认读生字。 ⑵ 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⑶ 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⑷ 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4、 ⑴ 出示“千”,提醒学生注意“千”的第二笔横较长。 ⑵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千”。 ⑶ 学生练习写一个“千”。 ⑷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⑸ 反馈。 4、 ⑴ 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⑵ 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⑶ 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⑷ 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⑸ 教师小结。

教学步骤 ⑵ 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⑶ 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3、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二、读背古诗《村居》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⑴ 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⑵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⑶ 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⑷ 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5、 ⑴ 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⑵ 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⑴ 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⑵ 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⑶ 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 ⑵ 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⑶ 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3、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二、读背古诗《村居》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⑴ 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⑵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⑶ 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⑷ 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5、 ⑴ 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⑵ 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⑴ 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⑵ 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⑶ 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   笔顺   描红   生字   板书   课程表   标点   古诗   下册   成语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