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8,北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激发爱国热情,弘扬奥运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他们对奥运会的了解是比较肤浅的,申奥的深远意义更是无法理解。在课前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了有关奥运会的情况,对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感情基调。课文主要描写的是申奥成功后,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虽然了解沸腾的原因,但是学生对当时的一些场景的感受还是比较模糊的,学生要感受当时的群情激奋,需要给学生创设一定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感受那沸腾的情景后,利用课文学习再现沸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京”认读,南京
2、板书“北”,认读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3、板书2008,!质疑:课题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4、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它的作用很大。“!”所包含的是怎样的感情呢?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关于北京的怎样的事?)
过渡:答案在课文里,只要深入课文,仔细看,用心想就能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多读几遍,把它牢牢地记在脑袋里。
2、指名领读
3、开火车去拼音读词
4、认识了字词就为我们扫清了障碍,谁能读好这个长句
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将满把的鲜花抛向天空。
5、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圈划出来。等会儿提出。
6、质疑
7、开火车读课文。
三、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申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读一读。
课前准备:
(1)检查资料搜集和准备情况
(2)成语卡片:载歌载舞 欣喜若狂 灯火辉煌 欢声雷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继续学习2、2008,北京!师生齐写“京”  齐读课题
2、上节课学习课文时,同学们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课题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申奥”是怎么回事?“沸腾”是什么意思?“喜讯”是什么意思?“汇成”是什么意思?
3、课后请同学们查找了资料,谁来解答?(介绍申奥的历史)
4、是呀,从1908年到2001,多么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呀。历经艰难申奥终于成功了,这怎能不是一个喜讯呢? 现在明白“喜讯”是什么意思了吗?
5、2001年7月13日晚上,当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炎黄子孙怎能不激动万分呢!让我们再回到那难忘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6、录像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上,当北京的名字刚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口中说出的时侯,人群沸腾了。“北京嬴了!北京嬴了! ”--大家为胜利而呐喊!国家领导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和四面八方人们一起共度这欢乐的时刻。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无数的国旗、申奥旗帜挥舞了起来,长龙舞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秧歌队扭了起来,彩球、彩带被抛向空中,胜利的欢笑、激动的泪水。五颜六色的烟花燃起来了,使北京的夜空更加绚丽。欢乐的人群,五彩的霓虹,绚丽的烟花,蓬勃的生机,美好的明天……北京,今夜无人入睡!
7、这样的场面给你什么感觉?
8、大家情绪非常高涨就叫――“沸腾”。此时的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二、精读课文
1、课文的第三小节具体描写了沸腾的场面,自己轻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看看你看到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下面同桌讨论,你把自己看到或听到的讲一讲,你把你的感受说一说。感受相同,说明你们都是英雄,英雄所见略同嘛!但要说出理由,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或许理由不同呢!如果不同,赶快向对方请教,他看到了,我怎么没看到?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听听他的理由。看哪组同桌看得准,看得多!
3、全班交流
4、注意:你的发言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同桌的观点。
评:
(1)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还是像潮水一般涌来。
老师也想读。我强调了哪些?突出了――人多。
(2)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将满把的鲜花抛向天空。
你难道真有一对想像的翅膀,仿佛真的飞回到申奥成功那一刻。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抑制不住的喜悦。
是啊,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呀!让我们一起欢呼――“中国赢了!中国赢了!”
人们又是怎样庆祝的呢,你看到了吗?
(3)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长龙舞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
人们多高兴呀!
早有准备的人们用中国最喜庆的方式来庆贺申奥的成功,看——听——
还有吗?把关键词读好,读出你的感受。
(4)此情此景,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吗?(交流:欣喜若狂  欢声雷动  灯火辉煌  载歌载舞)此时的天安门广场成了——(读最后一句)
5、多么振奋人心的场面呀!让我们当一回“小小播音员”,把这动人的场面生动形象的介绍给全国的听众吧!  师读第二节,生齐读第三节。
6、2008年将要在首都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那么2008年北京将会是什么模样呢?
7、(看图片)2008年,全世界的目光就将聚集北京。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 北京兴建了规模宏伟的奥体中心,这里不仅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和太阳能扬水系统等环保设备,还有先进的通讯和办公设备等,充分体现了北京申奥所提出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向世界展示北京人良好形象,北京市民已掀起了学外语、讲外语的热潮。从政府官员到出租车司机,从商店售货员到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越来越多的北京人都以能讲几句英语为荣.就连在北京一些幼儿园,英语也正成为学龄前儿童的“必修课”。
8、你打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呢?
9、引读最后一节
从这一刻开始,大家都在盼望着2008年的到来!相信2008年的北京会更加漂亮,2008年的北京人的素质会更高……2008年的北京会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此时此刻―――(读最后一小节)
评价:老师听出了对2008的期待,对2008的向往,听出了一个中国孩子的骄傲与自豪……
10、课题,说说“!”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激动 自豪)
11、把对2008年奥运会的美好的祝愿诉之于笔端,把美好的情感留在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教案   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   国际奥委会   天安门广场   北京   板书   课文   喜讯   中国   课题   奥运会   场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