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育,呼唤大教育家群体

深圳教育,呼唤大教育家群体  
      ----关于深圳基础教育“断层”现象的思考  
              邓念伍  
  深圳,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体系,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十分重要、紧迫。而受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左右教育发展的诸因素的牵制,这个“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过,深圳既能吸纳高层人才,也能蕴育顶级人才。深圳基础教育发展林林种种的“断层”现象的破解,呼唤一干大教育家。  
  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没有基础,就没有发展。基础性目标应该是发展性目标的一部分,是未来的“现在式”。但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领导管理等评价评估方面存在大“断层”。造成的局面是,基础性目标是硬性的,实在的,发展性目标是弹性的,飘渺的。那个“发展”放在口头,放在文件,放在档案,放在论坛,留给后来人。其实,制定学校自己的两个目标,校长是能有大作为的。  
  生源与学校布局。深圳中小学生学位紧张的局面会持续至少十年,这需要政府的宏观控制和市场有效调节。但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该有所作为。美国是世界上流动人口最普遍最典型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教育部门、校长们能否试试:允许“麻雀”学校存在,主管部门只是在安全和教师资格认定上把关就可以了,适量开办暑期学校,晚上、周末、节假日,公办学校的电教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场、图书室、实验室对这些“学校”、学生开放。很多公办学校的周围有可利用的教室,学校可以租过来,改成文化课教室,有的这类教室只需在马路上搭个天桥就可以通向学校内,不是很大的工程。有些地方开十个八个班不成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确实有一大堆,不过,这些问题在孩子们的上学难问题面前,应该不算问题。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长们的工作压力相对很大,生活节奏快。学生在校时间较短,自由活动空间宽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只是简短的电话沟通和流于形式的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异化为学校的通信员,基本为学校在说话。代表家长意见的,也就个安全问题了。学生的品格、态度、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教育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几乎没有衔接。  
  广州从明年开始,午托晚托班统一由学校接管,减少了孩子教育真空时间段。这只能算个尝试,或者是权宜之计,深圳不能照搬。校外午托晚托及相关辅导机构可不可以不由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划片后交具体学校监管呢?  
  家长委员会也应该加入到社会对学校的评估考核中去,并成为主要成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威与家长的监管评价权威可不可以并存呢。校长的智慧最关键。  
  教师的年龄结构不科学。这个较严重,有的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整个深圳的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40岁一下的占到了约七成。这对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师成长,学生教育等都存在缺陷。要改变这种现状,校长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了呢,不一定吧。  
  教师的性别结构失衡。小学,女老师占大多数,中学,女老师做班主任的占大多数。其实女老师多一点也不是就不可以,只是,有的学校这两项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就失衡失度了。校长,应该有能力调整调整的。当然,市有关部门规定,只能到重点师范学校去招新老师,而重点师范学校的男生有志做教师的比例很小很小,但校长们应该还有办法吸引他们的。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教师管理有差异。有的民办学校,是有专家有名师,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断层。有一位四年级的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这样在说,“你们怎么搞的,昨晚的作业没做。今天放学时我让他留下来,现在,他逃跑了。请你们一定给我把他抓回来……哎呀,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不着急呢?就现在,你现在就请假嘛,看来孩子成绩不好,你们不重视是关键……”这样的老师,校长不知道吗。  
  深圳的基础教育,适时造英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作文   大学   大学四年级   议论文   1600字   深圳   发展性   断层   基础性   教育家   基础教育   校长   群体   家长   目标   教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