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夫是怎样炼成的

  据说李安当了六年的家庭煮夫,卧薪尝胆,再战江湖,终于扬眉吐气。不知道事实是否如此,感觉有点善意的嘲讽的味道在里面。在地球上,尤其是在中国,做饭这件事情摊到男人身上,是不太露脸的。虽然好厨师多是男性,但是男性厨师回家却端起架子,死活也要老婆做饭,捧起茶壶,远离庖厨!这里面牵涉到一个“尊卑”的重大问题上。这个扯淡的重大问题又臭又长的延续了几千年,至今仍然薪火相传。最为讽刺的是,处于“卑”势的女性也大多支持这个扯淡态度。在女人眼里,男人终生在厨房里呆着,既不能成为庙堂上的大夫,又不能成为医院的里大夫,实在没有什么出息!看来犯贱这种行为艺术,女人就是比男人擅长。

  我在家中是长子,兄弟二人。母亲就让我帮她打下手。和面,擀饺子皮这些伙计在我童年时期比较熟悉。真正学习做菜是18岁的时候。学校开设劳动课,劳动课的任课教师恰巧是我的班主任。老头子别开生面,联系伙房开设烹饪课。我学得一塌糊涂,刀工烂,火候更不懂,知道锅热后先放油是我学到的唯一知识。考试的时候,我看到有些同学做熘肝尖,真的吓死我!最后硬着头皮炒蒜薹,糊了。班主任老师意味深长的给了我58分,我央求给个及格,这个别开生面却倔强的老头子回答是:“坚决不给”!从此拥有60分万岁理念的我心中留下了一次愤怒的悲伤。自此发誓:一定要学会炒蒜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然,也可能留给准备的不充分的人的。

  毕业后,单位的伙房做饭滋味寡淡,年轻气盛,肠胃嚣张的我忍不住了。到市场上买回了猪肉、蒜薹!建立信心,一雪前耻;重拾山河,在此一举。放油、爆锅、入料、翻炒------手眼并用,出锅!颜色鲜亮,没糊!真想仰天长啸:我成功了!!猛回头,发现菜板上的肉片还生生的摆放在那里!炒菜没放肉啊!!赶紧把肉、炒好的蒜薹回锅再炒!

  肉炒熟了,蒜薹又糊了!!

  咬紧牙关,全吃了。

  那时候爱读沈从文的书,对《从文自传》里描述的狗肉做法很感兴趣。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也是个美食家。他的散文里近一半在讲吃食,讲怎样吃。据他自己说,聂华苓对他做的干丝汤崇拜不已,吃完后把汤都喝得点滴不剩。《水浒传》里对吃食描写虽然单一,但也饶有兴味。“待洒家吃上几杯酒”,“切两盘牛肉、一只熟鸡、按几盘菜蔬下酒”。《儒林外史》描摹最为细致:一两银子的酒席是何等模样,罗列的详细极了。每次看《儒林外史》,口水就转了出来。马二先生是个大吃货,可惜读书人银子少,吃点稀烂的猪头肉已经是珍馐美馔了。范进倒是掩饰得不好,大虾元子颤巍巍就塞进嘴里了。至于《红楼梦》,对吃的描写太香艳,太火辣,咱草民是生受不得的。能把吃描摹得形神兼备的文人,都有好作品传世。读这些书的时候口角流涎的人,不仅仅是个馋人。

  李安的著名作品《饮食男女》用吃来叙述人性,很高明。厨艺高超的老人感喟:人心粗了,吃得再细也没什么意思。中国人固然对吃很重视,对内心何尝又停止过饕餮之求呢?不过,我们中国人的狠劲都留在骨髓深处,虽然祭着仁义廉耻的幌子,内心却三人行必有我妻也。很多事情是要故作平静,尽量做出无欲无求的面目。由此而带来的压抑最终全部宣泄到人生第一需求的吃上去。

  人类之中,无与伦比。

  我个人其实不是个做饭菜的好手,这么多年来虽然做了家里最多的灶边活计,却仍然不得要领。炒菜不入滋味,做面食也草草而就。最多也就是可以下咽。仍然是那个超蒜薹会不及格的学生。

  喜欢厨艺。却做不了厨子;喜欢读书,却成为不了读书人。所以,只能做个煮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作文   课外阅读   读者文摘   1500字   儒林外史   李安   伙房   劳动课   蒜薹   别开生面   读书人   炒菜   厨艺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