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探究能力功在平时

  一、 高考阅读探究题探究什么

  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可见探究是语文学习所应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课程标准》又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探究又是语文学习三大方式之一。探究,既是语文能力,又是语文学习方法,可见探究是多么重要。

  实行新课程后的新高考,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十分重视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既可以检阅实行新课程的实绩,推动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也使语文高考自身出现了新局面。

  由于过去高考从未提过探究的要求,朦胧意识之中,有人认为“探究”是一个十分玄乎的事情。实际上,探究并非不可捉摸,其要求十分明确。

  XX年实行新课程四省市的《考试大纲》指出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要求是: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要求是: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把上述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各3条要求结合起来看,不难发现是一一对应的。第1条,指的都是探究文本自身;第2条,指的都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第3条,指的则是对文本的特有解读。文本本身、人文背景、特有解读,探究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好记好懂。把两类文本的探究要求合起来表述,第1条是发掘作品自身深沉而丰富的意蕴,第2条是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第3条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并发现矛盾,质疑解难。

  从上面简单的分析概括又不难发现,探究既不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也主要不是对艺术性的评说鉴赏,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的解读和质疑。探究侧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只有注重了探究,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实。

  二、 阅读探究题与其他阅读题异同

  1. 不少现代文阅读简答题其实都有一定的探究色彩。例如:

  (1) XX年高考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本题探究文中所写某部分内容的作用和意义,兼顾对文句深沉而丰富的意蕴和作品形式两个方面的理解和赏析。其答案是:① 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 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 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2) XX年江苏卷考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本题探究文句的丰富意蕴。画线的句子是:“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句中的“它”指的是烟雨中的老牛木犁,所谓“一幅烟雨牛鹭图”。该题的答案是:① 眷念古老的农耕文明;② 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3)XX年广东卷考题:“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 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傅雷文集》好像是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2) ‘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了它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本题探究文句的丰富意蕴及一定程度上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该题的答案要点是:(1) “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2) 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逐渐消失的忧虑和无奈。

  可以这样说,凡是不以发现、筛选、整合信息为主要考点的试题,都带有一定的探究性质,离开探究,就不可能把握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就不可能真正到位。我们在探究方面不妨更自觉,更清醒一点。

  2. 探究题与一般现代文阅读题又有一定的不同。

  其一,一般现代文阅读题,往往答案就在文中,或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解说,关键在于发现、筛选、整合、吸收。探究题的答案,既要根据文本,又要借助于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你懂得哲学,才能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究;你懂得审美理论,才能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探究;你了解时代和社会,才能联系背景进行探究;你熟悉《水浒传》,才能着眼于整部作品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你了解作家,才能联系作家的人生阅历、思想倾向和创作风格进行探究。一个人探究能力的大小强弱,与他哲学、思想、艺术的各方面有无厚实的根基有关。否则,就文解文,断然不能把文章摆到恰当的位置,不能洞察文章的深邃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艺术风格。

  其二,从理论上来说,探究与创新是紧密相连的,可以有新见,有不同的探究结果,因此,答案不可能也不应该求同,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能根据文本和有关原理,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如果探究题而又规定死的答案,那就有违鼓励创新的精神。

  三、 阅读探究题有一个发展过程

  探究是高考中的一种新试题,试卷上的探究题起点不高,得有一个发展过程。据说,国家命题组对宁夏、海南卷的一道探究题评价很高。该题就《林冲见差拨》一文而命,是阅读该文的4道试题的最后一题:“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参考答案:两种身份:① 教头身份。② 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① 谨慎小心。② 沉着镇静。③ 隐忍顺从。④ 顾及颜面。

  从这一道探究题来看,其实也还是一个人物身份和性格把握的问题。

  宁夏、海南卷另一道关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探究题是:“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参考答案:三个方面:① 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 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 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从这一道探究题来看,连文言文阅读的“全都表现人物某一特点的一项是”这种试题,都可以说是探究题了,只是在文言文阅读那里,是列出四项让你选择,这里是要自我发现。

  有人说,XX年四省的现代文阅读测试题中的探究题,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与《考试大纲》的要求还有一个颇大的距离。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四、 提高探究能力,功在平时

  怎样加强探究训练,逐步适应已经开始出现并有可能不断提高要求,真正像考纲所说的那种探究测试呢?如前所说,探究题探究的主要就是作品自身深沉而丰富的意蕴,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并发现矛盾,质疑解难。这些都不是临阵磨枪就能收效,不可认为探究只是一种技艺。探究之功,非一日之功;培养探究能力,功在平时。

  1. 现在的课文,人文性一般说来都很强,注重课文阅读探究,会使语文学习显出一点活力。高三语文学习,必须开发课文资源,在真正提高人文修养和语文素养方面下功夫。探究的重点,根据前面所述,自然是文本本身、文本背景、特有解读等三个方面。

  下面,试就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略举数例说明。

  例1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课文相关内容:熵是根据热力学能量守衡和能量可以转化两个定律而提出的,它是不能再被转化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能量平均状态是熵值达到的最大状态,那时将不再有任何自由能量来进一步做功了。

  探究题:本文作者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还曾说过:熵定律“实质是说,宇宙万物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不可挽回地向混乱和荒废发展”。有人据此认为熵律适用于孤立封闭系统的一切过程,小到一个生命体,大到整个宇宙。相对于进化论而言,这种观点可称为退化史观。你对进化论与退化史观持什么看法?试结合本文,说说你的观点。(不少于200字)

  本题要求探究发掘作品自身深沉而丰富的意蕴,并形成关于世界观的认识。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也许一般人(包括笔者在内)都会断然否认退化史观,但读了这篇文章,可能就会有一点新的看法。诚然,地球能量总值不变,能量可以转化,但转化后的能量并不可能再做功,比如煤燃烧后二氧化碳散发到空中,就不可能再为人类利用,因而,可利用的资源只会愈来愈少,如果达到“能量平均状态”就将“不再有任何自由能量来进一步做功”,“退化”不能不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该题的具体答案可以因人而异,只要有道理就行。

  例2路

  课文相关内容:一种文明类型与道路的形态密切相关,而道路的类型取决于代步的技术。决定一种文明生死存亡的,是这种文明有无开辟新路的能力。外国人曾经恭维我们的长城,说长城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高速公路”——借助于一个个烽火台,边关将士能将敌军来犯的消息在一天之内传到几千里外。其实,长城到底是墙而不是路,我们的民族在修墙上投入的精力远大于在修路上投入的精力。文章末段说:(明清)这两个朝代的统治者之所以要实行海禁,就是为了“固守住疆界,笼络住人口”。世界上最大的洋在他们眼中,与西南面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一样,不过是老天赐予的免费的长城。他们想不到或不愿想到,那是一条宽广无垠的路,直到坚船利炮逼近的时候,他们才猛然意识到这大洋原来是路——当然只是洋人的而非自己的路。

  探究题:从末段看,实行海禁的明、清统治者是怎样看待大洋的?由此,你对古代“长江天堑”的说法有什么新的认识?

  本题要求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作者否认“长城是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墙,批判了中华文明中缺乏进取精神的一面。实行海禁的明、清统治者认为大洋并不是通向世界各地的宽广无垠的路,而是阻遏对方进入的天然的长城,都反映了一种封闭、保守的态度。由此,我们对古代“长江天堑”的说法也就应该有所否定,应看到这种说法也是把长江视为防守的壁垒,而不是视为进取的通道,同样是封闭和保守的反映。

  例3英雄的舞蹈(小说) 路 翎

  课文相关内容:小说主人公张小赖是镇上的一个说书艺人,十几年来抽着鸦片,衰老、病弱,仅剩下一副干瘪而可怕的躯体。后来,在斜对面的茶馆里,一个女子拉着胡琴,一个男人尖利地唱着《毛毛雨》和《何日君再来》,把听众都吸引了过去。愤怒的张小赖更加起劲地说起三国故事,仿佛自己就是替天行道的吕布、关公,拾起地上的竹棍在台上拼命挥舞,大叫一声扑翻了条桌,跌在地上死了。

  探究题:你觉得这篇小说有什么风格?试以绘画为喻,说说这篇小说是像油画、国画或漫画,从而阐明它的风格。

  本题要求发掘作品自身深沉而丰富的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时代精神。这篇小说像是一幅漫画,具有夸张的讽刺的特点,如对张小赖外形的描写,说书时声音、动作的描写等都是这样。特别是“他大叫一声扑翻了条桌,跌在地上了”,出人意料地一下子就“死了”,这个结局无疑具有夸张色彩,仿佛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守旧的主人公被女友一推就死的结局一样,漫画式地突出了守旧人物的虚空无力,不堪一击。

  2. 即使从初中所学课本中选择某些课文作探究,也很有意义,便于入手,若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得,其中乐趣不可言喻。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一般人都把重点放在一个“讽”字上,指出“讽”不是讽刺,而是借助比喻、故事等方式委婉地劝谏,于是着重分析邹忌的讽谏艺术。其实,邹忌的可贵特点并不仅仅是善谏的问题,善谏只是一点技术,邹忌还有许多可贵品质。例如:① 力求自知。为了自知,他广为调查研究,问妻、问妾、问客“孰视”徐公,还要再“窥镜自视”,终于有了自知之明:远不及徐公美。② 善于反思。明明自己不及徐公美,为什么妻、妾、客都不讲真话呢?邹忌“暮寝而思之”,原来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他们皆有私心,怎能讲真话呢?③ 推己及人。邹忌由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由想到了齐王,作为一国之君的齐王,更该有多少人想从他那里得到好处,能不受蒙骗吗?④ 敢于进谏。想到了齐王受蒙骗,邹忌可没有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而是当即入朝进谏,确有勇气。这以后才是⑤ ——善于“讽谏”的问题,邹忌现身说法,以己为喻,终使齐王顿悟自己受蔽之深,下令群臣和全国,“面刺寡人之过”,即使在外议论,“闻寡人之耳”亦可受赏,“纳谏”的决心的确很大,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如能探索到这一步,显然走进了人物的深处,走进了人文的深处。

  再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送行》,写一般人在朋友远行的时候,既在头天晚上举行饯别宴会,又在第二天早上到车站送行,而内心里却巴望火车快点开出,以结束尴尬的局面。但有些人通过“社交处”受雇于被送者,在车站却尽显依依不舍的情感。文中所写的勒罗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人认为勒罗有真情,甚至连教材编写者都有这样的看法。这样就可以展开探究:勒罗的车站送别是真情吗?从本质上看问题,而把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其一,勒罗在车站送别,他“的确有感情”,眼中有的是泪水。但这里的“感情”不等于“真情”,只是出于“演戏”的需要而培养起来,“没有感情演不成戏嘛”。“演戏”,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其二,进一步看,勒罗“演戏”还只是一个现象,他与被送行者不是合作演出的关系,也不是一方欣赏另一方演出的关系,而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许多美国人,在英国交不上‘朋友’,但完全可以雇人送行。”借以避免孤独,博得车警尊重,在旅伴中显示身份地位。由此诞生了“英美社交处”,明码标价,毫不含糊。在这样的赤裸裸的雇佣关系面前,勒罗出于谋生的目的而受雇“演戏”,会有“真情”吗?其三,再从整个英国的社会背景看,亲朋好友之间,都以到车站送行为苦,寻求“摆脱”;主客之间,“英国人是那么不好客”,以致成千上万美国人带来的介绍信形如废纸。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的确要呼唤真情,但绝不会以“雇佣”的“演戏”作为一条出路,“雇佣”的“演戏”只能是一种夸张、幽默和讽刺,以奇特的想象深刻地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助,给了无情的现实一笔更深的讽刺!从过去所学的课文中选择某些文章让学生作一点探究,深化过去所思所悟,确实是一个办法,可以使学生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领受到探究的乐趣。

  3. 关注报刊上对某些问题的探究和质疑的文章,善于思考某些人文色彩浓厚的话题。

  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认为,自从“资本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的冷战结束之后,原有的两半划分已不存在,世界需要新的划分法,应该从固有文明来划分,在众多的文明中,新世纪将会由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唱主角,构成21世纪世界的冲突图谱。这让不少中国文化人产生了一种愉快感。很多年轻人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参与21世纪“三岔口”式的打斗,而且信心满满地预计中华文明极有可能成为擂主。对此,学者余秋雨从一开始就十分怀疑。他认为,世界各大文明间,融合的事实远远超过冲突的事实。只要是文明,互相之间一定有共同的语言,也有共同的敌人。人类不能放过必须一起面对的灾难,而掉过头来自相冲突。亨廷顿把中华文明在冲突中的地位大大抬高,实际上是把中华文明看作主要对手。余秋雨借用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的话,指出这个理论背后隐藏着两个基本词汇,那就是“我们”和“他们”,“我们”要防范“他们”,人类历史上一切简单化的理论总是会让人们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最后才会让人们摆脱。作为一个高中学生,也可联系当今的时代背景,对这种“文明冲突论”探究一番,认清不同文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明确自己对不同文明的应有态度。这不但对于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甚至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都大有意义。关注现实,关注热点,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

  如果说,为迎接语文高考而进行的其他方面的复习都可以在某一个或长或短的阶段完成的话,探究能力的培养却不能限以时日,应该渗透在平时的学习之中,渗透在现代文阅读各道简答题的训练之中,甚至还可渗透在古代诗文的阅读鉴赏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作文   课外阅读   读者文摘   6700字   能力   本题   意蕴   长城   课文   能量   人文   文本   答案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