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安”(二)

湛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滩,在法兰西6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走来,清朗的阳光照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鲜血洒在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再次向他们授予了荣誉勋章,并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这就是老兵的心境。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我们是不是也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致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你们永远感激!     或许,只有这样,中国的老兵们才会安心吧!     但,这个想法对中国的老兵们可能太奢侈了。实际上,有些中国老兵的故事听起来让人辛酸,经历卢沟桥事变的老兵杨云峰,只能以乞讨为生;我爷爷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对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没有任何纪念活动,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言及那些牺牲的老战友,他止不住老泪纵横……     老兵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安宁,而我们却不能让他们安心地生活,你心安吗?     我们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吗?不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正是我们的格言吗?对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的老兵,我们为什么不感恩?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是不会有未来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老兵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我也安心了。”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到那时,我们会心安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作文   初中   初一   应用文   1000字   卢沟桥   诺曼底   法兰西   耄耋   心安   勋章   庄严   中国   感激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