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竟然错了? 嫦娥6号近月制动,巴立方星分离,进200x8600km轨道

#精品长文创作季#

嫦娥6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飞行已经超过3天了,据央视以及多个官方媒体报道,嫦娥六号接下来将会执行近月制动,在此期间,嫦娥6号搭载的巴基斯坦的立方星将会分离,之后探测器将进入一条200 x 8600km的临时轨道。

然而在社交媒体上却有相关专家指出,央视以及多个官方媒体“近月制动”形容并不准确,恰恰相反,嫦娥六号在接近月球的时候是“加速”追赶月球,媒体如此说法完全是误导读者!一个是官媒说法,一个是相关专家的说法,到底哪个准确?

嫦娥6号:这次与五号的任务过程是怎么样的?

嫦娥六号正在前往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上狂奔,六号是五号的备份星,任务也和五号一致都是月球采样,但这次前往的却是月球背面采样,载荷也和上次大相径庭,不仅加了一台迷你版月球车,而且还是一个国际大合作的版本。

嫦娥六号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以及采样的样品容器等几个部分组成,这个不分结构和此前嫦娥五号基本没有区别,因为本来就是备份星,所以并没有打算在这个结构上作改变。

除了采样必须的几个组件外,还搭载了巴基斯坦的微型/纳米卫星 ICUBE-QAMAR CubeSat,重约7千克,搭载了两台光学相机,主要任务包括嫦娥六号轨道器分离进入月球轨道和对轨道器、地球和月球进行成像,并获取月球磁场数据以供国际合作1,从功能来看主要还是实验,尽管比较简单,但对于巴基斯坦刚起步的航天事业来说也是提供了一个深空测试与通信平台。

另外还有法国仪器DORN (氡气释放检测仪)用于研究月球尘埃和其他挥发物在月球风化层和月球外逸层之间的输送,包括水循环;

意大利仪器 INRRI (着陆巡检激光反射器调查仪器) 由一个反射器组成,可以精确测量从着陆器到轨道的距离;

瑞典的NILS(月球表面负离子检测仪),这是一种用于探测和测量月球表面反射负离子的仪器。

视频加载中...

所有搭载物重量大约为10千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国际合作的搭载物外,在嫦娥6号的着陆器外侧还有一个迷你月球车,很多网友可能会很好奇,这样挂着抵达月面后到底怎么去到月面?

左上角的小车车,看到了吗?

笔者猜测,这个探测器轮子很大,车身很小,所以极有可能是从探测器上直接释放丢下去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四轮着陆,即使是侧面触碰月面,也可以用轮子转动调整一下,这样就能扶正了,估计各位应该是不会想到,中国航天居然会有这种创意,有小车大家就有福了,下次月球背面采样过程可以看个仔细。

月球背面采样的过程:其实和五号差不多

月球背面和正面的差别是背面无法直接通信,所以在嫦娥六号出发前往月球之前的三月份,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就已经出发了,这颗卫星携带了一个直径4.2米的通信天线,运行在一条大倾角的冻结轨道上,可以在一天之内的大部分时间为嫦娥六号通信中继服务。

与嫦娥五号在月球北半球采样不一样,这次六号不仅是南半球采样,还在背面,当时的五号设计优化到了极致,甚至连发射时抵达月球的姿态都计算好了,这次要去月球背面,还是南半球,姿态和北半球完全相反,这一下子换到南部,姿态就全相反了,所以只能从逆行轨道进入来保证为月球北半球设计的着陆姿态来应对南半球着陆,这就是嫦娥六号逆行轨道的来历。接下来嫦娥六号大致的任务进程:

“减速制动”后的嫦娥六号首先会进入约200 km 8 600 km、周期12小时的大椭圆环月轨道,在这个轨道释放 ICUBE-Q 立方星。 之后嫦娥六号会再次制动进入高度约200 km 2 200 km,周期4小时的椭圆停泊轨道。 最后再次制动进入 200 km 200 km,周期约128分钟的圆轨道,将会在这个轨道实施四器分离(轨返/着上分离)。

视频加载中...

返回分离的6月25日:轨道器在环绕地球半圈后再次飞往月球轨道,嫦娥五号的轨道器抵达了日地拉格朗日L1点,并且进入了远月逆行高轨道,这次嫦娥6号的任务就不知道是啥情况了,且看中国航天的安排。

嫦娥6号近月究竟是制动加速?央视真错了吗?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说,6月7日的嫦娥6号探测器是减速进入月球的,似乎听上去很有道理,因为探测器从地球出发时必须要达到10.8千米/秒的速度才能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月球的逃逸速度才2.4千米/秒,这不减速探测器飞跑了吗?

但是有专业级网友却指出了一点,探测器抵达月球附近时速度才几百米/秒,要是不加速让探测器赶上月球,估计这跑丢了,所以进入月球必须要加速而非减速,两个说法在社交媒体上吵的不可开交,到底谁的说法对?

加速还是减速?其实只是参考点不一样而已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来简单了解下霍曼转移轨道,这是从一个天体前往另一个天体的最常用的手段,原理倒是很简单,也就是探测器在近地点加速,使得远地点抵达另一个天体附近,可以使用一次加速,比如嫦娥6号直接在近地点加速达到10.8千米/秒,也可以多次加速达到这速度,比如印度的月船三号。

印度月船二号如入轨

另一个是轨道的半长轴指向,这个同样很关键,因为从地球前往月球至少也得3-4天,因此半长轴的指向必须是3-4天后的月球所在位置,调整半长轴只需在近地点超前或者滞后一点即可,这俩因素是霍曼转移轨道的关键。

这里必须要指出一点,地月转移轨道说白了其实就是一条大椭圆轨道,从地球出发时的速度就是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要求,约为10.8千米/秒,但随着轨道逐渐走高,距离地球越来越远,这个速度也会越来越低,当嫦娥六号抵达距离地球42万千米即月球附近时,出发时10.8千米/秒的速度早就降到了不到100米/秒的速度!

此时月球环绕地球公转速度为1.022千米/秒,两者相差1千米/秒左右的速度,月球快,探测器慢,所以更准确的说是探测器在此时需要开启发动机,“踩一脚油门”赶上月球才能顺利被月球引力捕获。各位发现了吗?是不是需要加速才对?减速不就掉队更严重了吗?

真是加速?如果从月球角度来看的话,探测器却会以每秒大约1千米的速度冲着月球迎面而来,此时探测器速度过高,需要猜一脚刹车才能与月球同步,因此从这点来看,探测器对着飞行方向喷出了加速气流,使得探测器速度下降与月球同步并被月球引力捕获。

到底是加速还是减速?其实不过就是参考系不一样而已,从地球角度理解就是加速,而从月球角度理解就是减速,不过如果不提到参考系直接说明的话,一般默认就是地球参考系,因为我们本身就在地球上,所以用加速赶上月球可能更准确一些,用这个描述也让这个技术过程更容易理解。

“首次近月制动”后,探测器会进入一条200 km 8 600 km,周期为12小时的临时轨道,之后就是逐渐降低轨道了,下一次会是200 km 2 200 km,周期4小时的停泊轨道,最后着陆时会进入一条200 km 200 km,周期128分钟的下降准备轨道。

刚才提到霍曼转移轨道在近月点加速,而将轨道拉圆并降轨则是在近地点减速,但要是以远地点为高度拉远轨道,那么就是在远地点加速,这个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延伸阅读:这次给不给美国人样品?

反正嫦娥五号是给了,但这个事情比较有趣,可以来说道说道!之后大家根据给月壤这个来龙去脉给个建议,到底给还是不给!

在嫦娥五号发射当天的2020年11月24日,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在X上发表推文,PUA中国要将资料公开,将月壤共享给全世界,营造一种学术无国界的氛围。

当然各位猜到了,中国航天根本就没有理会比尔·尼尔森,甚至都没有官方正式回应,断定中国不会给月壤的尼尔森屡次对中国口出狂言,讽刺中国航天封闭,抄袭美国技术,不对NASA的要求给出回应。

但问题是限制美国与中国交流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国会,NASA与中国交流必须获得国会批准,这比尔尼尔森没想到的是《沃尔夫条款》不仅限制了中美交流,也限制美中交流,这个贼喊捉贼的把戏,中国人根本不予理会。

2023年底,中国国家航天局突然公开了国外机构的月壤申请渠道,为期一个月,结果NASA心急慌忙的提出申请并向国会递交报告,希望能获得同意!之所以NASA会如此上心是因为中国带回的月壤能补上NASA研究的短板,所以才“不耻下问”,自己打脸去国会“审批”。

长方形位置为采样区域

这次嫦娥6号采样点是月球背面的艾肯特盆地阿波罗环形山,这里作为月球晚期重轰炸期的重要场地,可以获得月球历史的精确资料,又是NASA研究的一个短板,不得不说中国人很会挑地方,当年美国人带回了382千克月岩,却有大量重复的样品,中国取回1731克月壤却隐藏了月球历史与起源的秘密,所以多又有何用,还不是得求精?

NASA继续要是肯定的,但是给不给呢?5月1日,澎湃新闻转发了“科工力量”作者陈蓝的一篇文章:《中国带回来的月壤,要不要给NASA?》,给出的说法不错,可以作为参考:

提升中国开放形象,为未来中国航天展开国际合作打下铺垫,因此建议是分享月壤

笔者认为这个建议有些道理,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在嫦娥五号时已经分享过月壤了,还掉了美国人当年那1克月壤的人情,现在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再给就说不过去了吧,所以笔者认为,美国人要是再要的话就拿OSIRIS-REx任务的小行星样本来交换吧,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不白要,但绝对不会再白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近月   嫦娥   尼尔森   轨道   立方   千米   探测器   月球   背面   中国   央视   速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