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久坐导致腿部血栓?这些高危人群要当心!

打牌、追剧、长时间坐车,是不少人的假期标配。专家提醒,这些需要久坐的休闲方式,很可能导致腿部形成血栓,进一步发展为肺栓塞、心梗和中风等,甚至引发猝死风险。但大部分下肢血栓可以提前预防,相关高危人群要注意适当活动、调整生活方式。

5月1日中午,63岁的沈叔叔突然感觉自己左下肢乏力、无法站立,小腿以下皮肤发凉、脚趾发紫。苏州市立医院山塘院区急诊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左腿动脉硬化闭塞,还有血栓生成。“血栓堵住血管,造成腿部出现缺血症状。”紧急会诊后,该院介入血管科主任医师徐国雄带领团队,立即为沈叔叔手术,取出血栓、扩张动脉。术后不久,患者病症便明显改善,第二天就能正常下床活动。

无独有偶,昨天中午,77岁的郭阿婆也突发右腿肿胀,无法活动,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检查。超声报告提示,她的右腿静脉充满血栓,介入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张志轩等专家马上参与救治,为患者抽吸血栓。术中,专家组发现,患者的整条右髂静脉已经完全闭塞。为彻底打通堵点,专家组又为阿婆这支血管搭建支架,确保后续血流畅通。术后不到2小时,阿婆的腿肿胀已基本消退。

“他们的发病都与久坐不动、喝水少、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徐国雄介绍,年龄增加、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患“三高”等慢性病、经常加班熬夜等,都可能让身体里的溶栓系统失灵,血管内慢慢“养”出血栓。如果平时还爱吃高油高脂食物、不爱运动、大量吸烟饮酒,更是给养大血栓提供“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血栓很容易从血管壁上脱落,顺着血管流动。若流到肺动脉,就可能导致致命的肺栓塞。若流入心脑血管,则可能引发心梗或脑中风。因此,这些高危人群若无故出现下肢肿痛、间歇性跛行、小腿以下颜色变深、皮肤粗糙等症状,务必及早就医,排除血栓可能。

如何预防血栓的形成?徐国雄提醒,市民要避免久坐,养成定时起身活动的习惯。其次,要注意多喝水,并通过药物、锻炼、饮食调整等,降低血液黏稠度、血糖、血脂。需要久坐时,应尽量穿宽松衣裤,减少对下肢静脉造成的束缚和挤压。即便出行不方便离开座位,也可通过做“踩刹车”运动,收缩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回流,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尤其要重视的是,市民若曾经发生过下肢血栓,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做好体检,防止血栓再次发生。


(苏报融媒记者 朱瀚墨/文 医院供图)

编辑:金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血栓   黏稠   阿婆   下肢   右腿   闭塞   腿部   静脉   小腿   血管   患者   假期   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