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劳动”,来看这份“劳动机会清单”

“孩子太小,做什么家务!”

“孩子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做。”

……

说起让孩子劳动,很多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年龄小做不好,还会给大人添乱。其实,劳动教育是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浦东新区顾路幼儿园副园长顾燕丽指出,教育孩子从小爱劳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对孩子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促进智力发育,还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然而,家庭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中,碰到不少的困难。如当孩子不愿意坚持劳动、半途放弃时;当家庭成员不能容忍孩子劳动带来的混乱时;当家中长辈不忍心孩子劳动时;当家长觉得使用智能化设备不安全不让孩子接触时……在老师们看来,家长眼里的那个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会自我管理的孩子,其实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家长要学会放手,多点鼓励和耐心。孩子一开始劳动可能不尽如人意,家长要求不能太苛刻,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家长可以这样试着说:“今天扫地扫得很干净,就是角落忘记扫了,明天你肯定会把地扫得更干净!”

从每周五的“浦电劳动日”,到现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令浦电幼儿园徐婷园长思考最多的是,劳动教育不止于劳动技能培养,更需要在劳动的过程注重幼儿对于劳动的情感体验和培育,比如对自身劳动成果的珍视,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和感恩,对美好生活的珍惜等。劳动教育也要基于孩子在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体验。幼儿劳动绝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实的需求。比如,当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把汤洒了,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劳动教育的契机——汤洒了,我们可以怎么处理,怎么才能把桌子和地面擦干净?......她不建议家长直接代劳或“教”孩子具体的劳动技能,而是让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体验、反思,自我建构关于劳动的经验。

劳动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这个五一劳动节,还有哪些适合孩子参与的劳动内容呢?浦电幼儿园保教主任时琼老师分享了一份“劳动机会清单”:

对于小年龄的孩子,鼓励他们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是自理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穿脱衣服、拿拖鞋、分水果、收拾餐具、扔垃圾;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DIY蛋糕、亲子种植、捡菜、剥豆等等。现在正是蚕豆上市的季节,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剥豆,过程中也可以做做小游戏:数数剥了几颗?妈妈和你比一比,谁剥得多?也可以从大到小给豆豆排排队,这个小小的劳动就可以蕴藏各种教育的契机。

对于中班的孩子,可以摆放碗筷、盛饭(根据家人的特点、胃口、身体状况等,这里需要基于他对家人的观察、了解,激发他们关心、爱自己家人的情感,同时能够体现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也是孩子思维的一大转变)、饭后收拾餐具、晒衣服、收衣服、叠放衣物、自己盥洗清洁。为蔬果摆盘、分水果、卖废品(饮料瓶)。

对于大班的孩子,家长朋友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盛饭、早晚刷牙、自己洗澡、清洗自己的小内裤、整理房间。大班的孩子马上要进入小学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整理书桌和书包,逐步养成归类整理的好习惯,同时还能让孩子知道爱护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等。

劳动最光荣,

多放手,多鼓励,

相信孩子!

让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发现自己的力量,

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劳动教育   园长   独立性   清单   幼儿园   干净   家人   幼儿   家长   妈妈   孩子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