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的国民家电巨头:被美国公司欠款40亿,如今沦为三线品牌

作为90年代的“国民品牌”,其销量向来是常年霸榜的第一名。

在那时全国范围内但凡出售彩电,三台其一必然是出自长虹牌,一度成为了时代的象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结婚的必需品,竟会逐渐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从盛极一时沦落到三线品牌,长虹究竟经历了什么?

01

进入21世纪后,原本就在走下坡路的长虹,净利润更是直接跌到了一亿元以下,这可是把领导层急的团团转。

恰逢这个时候,美国APEX公司递来了橄榄枝,长虹也真是病急乱求医,连对方公司的背景调查都没做完整,就忙不迭的上了贼船。

将手中积压的大量显像管原材料一股脑的“送”了出去,为什么要说是送而不是卖,那就要看对方的态度了。

美国这家公司显然就是个大坑,在国际上的名声早就臭了,典型的二道贩子拿货不给钱那种。

参考资料:界面新闻2018年4月29日发布关于“一个中国式失败标本:市值缩水400亿,长虹为何不长红”

最重要的是,货一到手就跑路,一秒都不带犹豫的,所以当长虹这边还在催促对方支付款项的时候,人家早就溜之大吉了。

为此,长虹算是彻底伤到了根基,一下子付出了将近四十亿的惨痛代价。

在这之后,彼时的领导人倪润峰也被迫告别,永远的离开了由他一手创建的长虹。

或许有人会好奇,长虹为什么会突然走下坡路?

倪润峰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又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02

长虹最早始于1958年,原本是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是实打实的国营企业。

但随着倪润峰的加入后,长虹的战略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

从最开始的只供与军需用品的生产,逐步扩展到了与民生相结合的赛道。

例如电视、空调、冰箱等诸多生活家电类的产品为主,特别是长虹牌的彩电,在当时可谓是盛极一时。

犹记得在那个年代,许多年轻人结婚的标配,也从原来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改成了摩托车、长虹彩电以及录像机。

由此便能看出,长虹彩电在彼时的盛况,可谓是到了人人以拥有其为荣的地步。

当然,长虹之所以能这么快的从单调的军工企业,转变成炙手可热的知名企业,还要多亏了倪润峰对于市场的敏锐度。

1985年,已经年过四十的他,被单位调派到了长虹电器厂做领头人。

而经历了诸多社会历练的倪润峰,也算是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他的目光快速的锁定在了与电器相关的产业上。

经过多次的走访调查,他很快就发现了彩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此算是抓住了彩电在国内的先手。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2019年9月6日发布关于“‘彩电大王’倪润峰: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报道

事实证明,倪润峰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

随着长虹牌彩电的正式推出,很多老百姓都趋之若鹜,曾多次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与此同时,长虹的销售额呈直线上升趋势,一度霸居国内品牌销售额榜首的位置,而倪润峰也成为了彼时挽救长虹于“水火”的关键性人物。

毕竟如果不是他的出现,按照长虹以往的发展道路,迟早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仅仅依靠国家的补贴总也不是长久之计。

然而,倪润峰能够险胜一时,却未必能够险胜一世。

参考资料:光明网2019年1月17日发布关于“倪润峰:企业“军转民”的创新者”的报道

03

树大招风,在长虹势头如此凶猛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很多同行的眼红以及竞争。

在那个年代,我国对于彩电的市场需求可谓是一块大蛋糕,不是倪润峰一个人就能够吃得下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招来了很多国外的“贪吃者”。

日本的索尼、韩国的三星、荷兰的飞利浦等诸多相关品牌,纷纷挤破了脑袋想要进驻我国市场。

彼时的长虹显然不具备与之竞争的实力,毕竟相较于这些品牌,长虹彩电的技术实在是落后。

人们先前之所以选择长虹也不过是因为没得选,可当有了更多的选项之后,消费者自然也会追求更加清晰和优质的产品。

作为长虹的领导人,倪润峰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自我技术无法得到突破的关键时刻,他选择了引进日本松下最先进的射线管显示屏生产技术。

在这个技术的加持下,长虹也自然而然的有了与国外产品一较高下的资本。

到这一步的话,长虹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质量和技术对等的情况下,长虹相较来说是国民企业,更能俘获老百姓的信赖。

再加上,长虹的性价比高,价格优惠是很多老百姓都能够消费得起的程度,再加上彼时人们对于支持国货的呼声很高。

因而倪润峰也算是顺势而为,加大营销民族企业的名头,将长虹的身价一下子抬了好几个高度。

一夕之间,长虹的追捧者与日俱增,一跃成为了时代的标志性产品。

然而,一向稳重的倪润峰,不知是不是被两次胜利慌了心神,他的野心得到了前所未来的发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倪润峰不再满足于国内家电巨头的位置,从而提出了将长虹送往世界舞台的战略目标。

只能说,想法很好,但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

在没有绝对技术领先优势的前提下,将目光放的太过远大并非一个正确的决定。

起初,长虹彩电在远销海外时,的确因为新颖受到了大量的购置订单,甚至一度超越了索尼在国际上的地位。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至于倪润峰忘记了技术提升的关键性,只是一味的做着市场垄断的措施。

大批量的购买显像管原材料,近乎收购了市场的七成。

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其他品牌的产量,在原材料缺失的情况下,其他品牌的彩电产量必然会下降。

按正常逻辑来看,倪润峰“清理门户”的方式非常多见,并不足为奇。

可错就错在,他没有考虑到一旦新技术出现,那自己囤积的原材料必然会成为一堆废铁的风险。

参考资料:观察者2018年5月3日发布关于“对标海尔的长虹不再“长红”,是被“猪队友”坑了,还是押错赌注?”的报道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倪润峰大批量购买显像管时,液晶屏横空出世。

到了此时,他就是收手都来不及了,一大批货还在仓库堆集,又握着一大堆没有什么市场价值的显像管。

带着这两个累人的巨大包袱,长虹的收益可谓是继续下滑,将倪润峰急的团团转,以至于错误的将美国APEX公司当成了救命稻草。

最终遭遇了对方的背刺,彻底的成为了时代的淘汰品。

04

尽管如今的长虹依旧存在,可却再也无法重现当初的辉煌。

现如今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彩电也早已被遗留在历史长河之中。

当长虹没有了自己标志性的产品,那么沦落到三线品牌的地步,也算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既定事实。

参考资料:荔枝新闻2017年07月31日发布关于“长虹生死59周年:价格战赶跑洋货 40亿豪赌失败两次”的报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三星   长虹   品牌   显像管   家电   欠款   美国   参考资料   彩电   原材料   巨头   国民   时代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