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高赞回答, 越早明白越受益

生活里是否有些许不如意?其实,所有幸福,都源于内心知足。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愿你历经沧桑,内心依然无恙。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路上人们行色匆匆,都在为生活奔走,但或许我们也应该适时停下来,审视自我和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

人活着不能漫无目的,在真正了解我们为什么而活、怎么活之后,我们的所作所为才有独特的价值。

1. 怎么定义“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是指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只能向自身找原因,而不能抱怨别人。

当我们不再完全依赖他人,不再推脱责任,不再放任情绪,我们才会变得成熟和理性,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只有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成为生活的掌控者。

2. 你最希望自己年轻的时候该知道哪些道理

很多时候,内心的感受,比外面的大道理重要。

亦舒在《印度墨》中说过一句话:“我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拾。一路上拾起无数我不想要的东西。当我遇到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之时,袋子已经装满了。”

世上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此吧!时间不可倒流,青春不可辜负。你可以自由自在,但是一定要清楚内心的感受,那是你一切力量的源泉。

3. 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

先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愫,以柔软心除障碍。如此,足矣。

4. 你是如何走出人生“阴霾”的

多走几步。

再长的路也有尽头,再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来清晨。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但是你也远比想象中强大。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总会有另一番美丽的景色。

5. 怎样做到“不抱怨”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抱怨本身就是一味毒药,它会消磨你的意志,放大你的短板,到头来一事无成,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6. “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如果你喜欢做一件事,并且确认这件事非常重要,那么,站起来,走出去,赶紧做。

7. 哪些行为容易得罪别人,自己却不容易察觉

太把别人当自己人。

诚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客人”。掌握好社交的分寸感、边界感,是所有人的必修课。

过于热情不是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与人相处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相处舒服,才能越过乍见之欢,走向久处不厌。

8. 哪些行为是在浪费时间

思而不学和犹豫不决。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望梅止渴,不如退而种树。

当努力成为人生的常态,那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充满希望。


文章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智慧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临渊羡鱼   望梅止渴   目的   袋子   内心   路上   东西   幸福   时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