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当心被这些疾病“盯”上

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尹士平 李春燕 济南报道

五月绿树浓荫,万物繁茂,立夏、小满之后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高温高湿天气使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更容易腐败变质,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几率升高。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外出旅游的人数将会暴增。济南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游玩要注意饮食安全,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同时,还要避免受到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布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的侵扰。

主要预防措施

五一假期很多市民都选择出门游玩,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场所,不要在无《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的餐饮店或流动摊点消费;餐前要彻底清洗双手,用餐时应注意食物是否新鲜,是否有异味,是否烧熟煮透;倡导分餐制,聚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就餐后,记得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并做好留存。

家庭用餐要合理选购食材,购买时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注意选购新鲜食物,不要购买不新鲜的果蔬和水产品、未经检疫检验的肉类及其制品、死因不明的禽畜肉等,不采购或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不吃腐烂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海鲜正当季,制作时一定要蒸熟煮透。海鲜生食安全风险较大,尽量少吃或者不吃。例如醉虾、醉蟹、生鱼片等,谨防食源性疾病。

不购买路边“无证”摊贩售卖的熟肉、凉拌菜、凉皮等食品。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不私自采食瓜果蔬菜和野生食物。凉拌的瓜果蔬菜现做现吃,食用前一定要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夏季气温高,适时、适量食用冷饮能消暑解渴。选购冷饮时要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出厂日期较近的产品,而且不要在大量出汗、喝完热饮等情况下食用。

避免吃没有煮熟的奶制品,避免接触携带布鲁氏杆菌动物的毛皮,不要在皮肤黏膜有伤口的情况下接触动物可以预防感染布病。

夏季衣着单薄,要远离狗、猫这些流浪动物。一旦被抓伤或咬伤,要及时正确地处置伤口,按照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根据伤口情况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夏季是蜱虫活跃的季节,被蜱虫叮咬可能会出现伤口水肿、发炎等反应,还可能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蜱传疾病。外出游玩要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皮肤暴露,可在裸露的皮肤上喷涂避蚊胺等驱避剂产品,露营者可在衣服、帐篷、背包等物品上进行喷洒。离开时应相互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蜱叮咬或附着,仔细查看宠物是否染蜱,返回家中及时洗澡并更换衣物。

温馨贴士

五一假期外出旅游、走亲访友,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做好充分的出行准备。

注意交通安全。密切关注天气和路况信息,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线路。自驾游时,提前检查车况,避免疲劳驾驶,途中全程系好安全带。

注意旅游安全。外出旅游提前做好攻略,尽量选择室外旅游景点。错峰出行,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点的高峰时段。不独自去未开发区域旅游,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旅游项目。

注意消防安全。在旅游景区,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随意吸烟、烧烤或使用明火。入住宾馆时,及时了解消防疏散通道。

注意汛期安全。夏季雨水增多,在山区、河谷等区域,要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密切关注当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风险提醒。

注意饮食安全。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野外就餐最好携带密封包装的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

加强个人自我防护。出行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火车站、汽车站、公路服务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外出旅游尤其是跨境旅行的人员,出行前要密切关注目的地的传染病疫情动态和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提示,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疾病   狂犬病   景点   瓜果   保质期   当心   夏季   伤口   食物   食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