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元谋江边龙街渡口

一个有历史文化故事的地方,总是能吸引游客多次到访。在我看来,元谋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元谋是古人类发祥地,又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之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算来,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我都到过元谋,算下来,到元谋县的次数也是好多次了。但这次到元谋,有点特殊,是党支部组织、带着任务去参观学习的活动。

沿途的早晨,天气多了几分寒意,雾雨蒙蒙,想从车窗看看外面的风景,视线总被车顶上流淌下来的雨水遮挡,根本看不清窗外的景色。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仿佛在不知不觉中 ,就让大家安全到达元谋人博物馆停车处。来不及休息一会,在导游的引导介绍下,大家兴 致勃勃地参观了博物馆,了解了元谋人科考探秘、发展演变的历史文化。

吃完中午饭,稍作休息,乘车前往江边渡口“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参观学习。

车行驶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今天活动的主要目的地。车停在新建的公路边,我们一行顺着下坡小路前行。

临近新建的斜拉悬索跨江大桥,眺望远方,昔日江水湍急,而今,被下游的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拦截,一江碧波,清澈湛蓝,绵延上百公里,要是从高空中俯瞰,仿佛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山谷间。我侧身往下看,斜拉桥距往日进江边的老公路有几十米高,江水上涨越来越接近老公路了。 缓步继续顺斜拉吊桥往前走,至桥中央,驻足放眼望去,今天江边这个地方,高峡出平湖的壮阔美景就呈现在眼前。孤岛、 湖光,高山,峡谷,红军纪念馆等这些元素,构成江边一幅大美的山水画。 走近纪念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线路上的、“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横匾镶嵌在正门上方,格外醒目,环视四周,呈方型设计,俯瞰顶部,犹如一颗“五角星"。这样的设计,在我看来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不畏艰险,夺取胜利!

进入纪念馆内,右侧的展览橱窗陈列着毛主席《长征》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字体遒劲、潇洒、自由奔放,格外抢眼。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的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困难的长征精神。毛主席的这首诗,是中学语文课本多年来学生必诵的经典诗词。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顺着观展线路缓步参观学习。悉知,1935年5月3日至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和三军团,长征经过元谋,在龙街渡口诱敌佯渡金沙江,虽然没有渡过金沙江,但确掩护了中央红军主力从下游禄劝的皎平渡顺利渡过了天险金沙江,扭转了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的被动局面。第二天,渡江浮桥被国民党军机炸毁,红军就此进入龙街等 村庄进行革命宣传。当年宣传标语还留在墙壁上,今天还能相见, 如“白军兄弟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军阀龙云、刘湘!" “不替卖国贼军阀打仗,当红军打日本去"等数十条完整的标语。

参观活动结束后,大家思绪久久难以平静。走出纪念馆,拍照留念,之后,又来到红军长征雕塑壁画前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从悬索桥步行返回时, 一江湖水的壮阔美景,让游客再次纷纷拍照留影。放眼眺望下游,新建的江边龙街大桥贯通东西,连接南北,方便进入江驿乡百姓,昔日轮渡的时光留在记忆中。

重返江边渡口的时间虽短暂紧凑,但给我的收获一点不少。在返程途中,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我想,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并书写“突破敌人防线"、“ 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占领遵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雪山夹金山"、“走出若尔盖草地"等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先后于陕北吴起、甘肃会宁两次会师,在世界军事史上世所罕见,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长征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我还想,如今,金沙江流域,已建成多座梯级电站,人们熟悉的“乌东德 ”、 “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集“蓄水、发电、灌溉、旅游" 为一体,惠及广大地区老百姓生产生活,圆了当年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 ,让后辈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作为后辈人,应该始终牢记革命历史故事,不忘欲血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让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永续发展。 (2023.12.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元谋   渡口   东德   中国工农红军   江边   金沙江   天险   纪念馆   下游   红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