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又一项技术被卡脖子?日本撤走空调压缩机产线,国产谁能替代

2023年中旬,松下品牌的空调压缩机,突然从我国彻底搬离。这让人不由得担心,我国又有一项技术被卡脖子了?

照理来说,松下品牌在我国很出名,也没有什么质量问题。

这不禁让人疑惑,它撤离中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国又是否有企业能够替代它?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澎湃新闻、亚太快讯、中国家电网】(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国内空调崛起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本土空调品牌也逐步崛起,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格力、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更是异军突起,凭借自身实力向行业顶端冲刺。

格力空调一直以来都把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作为发展重点。他们自主研发的凌达压缩机性能出众,已经成为业内翘楚。

同时,格力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也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为消费者提供长达10年的质保期,这在业内实属罕见。

此外,格力正逐步淘汰使用多年的海立压缩机,全面转向自主品牌,充分彰显了他们的决心和信心。

美的空调同样表现亮眼。他们的自主品牌美芝压缩机凭借优秀的性能和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已跻身市场主流压缩机之列。

美的在产品智能化、健康化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创新,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面对竞争,美的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等举措,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

海尔空调虽然主要采用外资品牌压缩机如瑞智、三菱等,但近年来也在加紧布局自主研发。

作为老牌家电巨头,海尔在渠道、品牌等方面优势明显,有望实现技术、市场的双重突破。同时,海尔还率先布局智慧家庭等新兴领域,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但是,相信大家一定还听说过“松下”这个牌子。可日本却撤走了空调的压缩机产线,导致我国的技术又被“卡脖子”了。

“压缩机之王”

松下公司,这个诞生于1918年的日本百年企业,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卓越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2020年,松下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53位,旗下拥有230多家分支机构,员工数量达29万之众。

百年间,松下始终坚持"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企业宗旨,致力于通过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全球消费者创造美好生活。在众多业务领域中,空调压缩机一直是松下的拳头产品。

凭借先进的变频节能技术、低噪音运转、高效节能等特点,松下长期稳居日本空调市场头把交椅,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压缩机之王"。

据了解,松下的变频技术可实现能效比提升30%以上,噪音降低3-5分贝,且使用寿命可达15年之久。

除此之外,松下还拥有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精密加工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产品阵容方面,松下涉足单转子、双转子、涡旋式、活塞式等多种压缩机技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其中,松下自主研发的涡旋式压缩机采用非对称结构设计,显著提升了压缩效率;双转子压缩机则通过优化气流分配,在降低振动的同时,实现了能效的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松下还积极布局新冷媒技术,推出了R32等环保型压缩机产品,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基于雄厚的技术积淀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松下建立了完善的全球化生产布局。

在日本本土,松下拥有多个高端压缩机生产基地,为全球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在海外,松下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设厂,就近服务当地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松下就瞄准中国市场,在华投资建厂,将最新技术和产品带到中国消费者身边。

松下在中国的发展堪称教科书式的成功案例。1993年,松下与广州万宝集团合资成立广州松下压缩机有限公司,开启了其在华发展的新篇章。

彼时,国内空调市场方兴未艾,松下以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迅速占领了中高端市场。

2007年,在中国销售的2亿台空调压缩机中,广州松下一家就贡献了1/4的份额,市场地位之突出可见一斑。

收益直线下滑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松下最终选择退出,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纵观松下压缩机在华发展历程,他们曾凭借快速制冷制热、持久保温保冷、纳米除菌净化等技术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格力、美的等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松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国产品牌在技术水平上展现出快速追赶之势,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对松下形成了有力挑战。

国产品牌依托本土优势,在营销渠道、成本控制等方面更具竞争力,不断蚕食松下的市场份额。除了市场竞争加剧外,疫情的影响和日本国内经济形势也是松下撤出的重要原因。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众多企业面临困境。松下在华业务同样受到影响,收益下滑,经营压力骤增。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经济低迷,亟需龙头企业回归支撑本土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松下不得不重新评估在华战略,最终选择收缩战线,聚焦日本本土市场。

松下撤出还折射出企业在变革时代面临的多重挑战。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给跨国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带来巨大挑战。

其次,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智能化、个性化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倒逼企业加快产品和服务升级的步伐。

松下撤出中国

此外,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给企业的全球化布局蒙上阴影。种种因素交织,使得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对于松下而言,此次撤出是基于审慎评估后的战略抉择。他们需要应对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为本土市场的复苏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他们也需要审视全球化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寻找最优路径。撤出中国,或许意味着松下将在全球市场重新布局,调整资源配置,以更加灵活和审慎的姿态应对变局。

松下的撤出,给中国空调产业和广大国产品牌敲响了警钟。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国产品牌唯有加快创新步伐,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与此同时,国产品牌也要放眼全球,战略性地开拓海外市场,在更大舞台上展现中国创造的风采。

外资企业凭借先发优势长期占据制高点,令中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处于"被卡脖子"的被动境地。因而,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掌控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中国产业振兴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

以空调行业为例,格力、美的等国产品牌已经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等方面不逊色于外资品牌。

其中,格力更是凭借自身实力,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真正自主品牌。这种进步的取得,根本在于中国制造业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决心和投入。

中国自主创新

从企业层面来看,越来越多的领军企业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陈出新,在产品性能、制造工艺等领域取得了一个个突破。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然而,现实也告诫我们,中国产业仍存在不容回避的短板。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依然受制于人,对外资品牌有较大依赖。

从某些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亟需加大创新力度,切实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对于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做到在未来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步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蝶变。而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无疑将是实现这一伟大跨越的关键一招。

要实现这一目标,须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着手。战略上,要高瞻远瞩,统筹布局创新发展的长远蓝图。

既要在当前相对有优势的领域持续创新,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也要着眼于未来前沿方向,超前谋划和部署核心技术研发。

战术上,要集中精锐力量攻克当前的制约瓶颈。明确重点方向,通过税收、政策等综合举措,为企业创新扫清障碍。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整合优势资源,集中火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此外,还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可以预见,在中国产业创新发展的大势所趋下,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必将崛起。

结语

它们将成为中国制造业引领未来的生力军,为民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在全球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将产业命脉置于他人之手。

只有紧紧把握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自主可控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真正走向产业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康庄大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创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

事关全局和长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上下同心协力,携手砥砺奋进,共同开启中国产业创新发展的崭新征程。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亚太快讯——

中国家电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日本   压缩机   空调   中国   松下   我国   产业   品牌   市场   产品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