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



在座的身为宝妈,管教孩子时常常犯难,到底是严格一点,还是温和一点,到底是表扬多一点好,还是该批评批评呢?


到底管教的边界在哪里,这是很多人家庭教育的纠结点。


管教的边界,首先要知道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人类无法脱离“他人”而存在,而家庭成员是孩子第一接触的“他人”。


孩子在家庭当中习得的生存经验、与他人相处的经验将影响一生。

家庭教育的目标就是协助孩子“自立”,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自立”,更是心灵“自立”。



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孩子在学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父母会怎么做呢?关于孩子的学习,书中说表扬或者感谢都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孩子并不是为了父母而学习。

表扬孩子导致的问题就是一直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好好做,如果总是被表扬则会成为一个不被表扬就不好好做的孩子。

学习好,孩子可以从其中获得喜悦;


学习不好,他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与后果。


为了得到表扬而去学习或者做好事的孩子,他无法真正体会学习和帮助他人的快乐,他做这件事之前期待的回应是他人或者外界的表扬,而不是真的发自内心享受这件事。


既然“批评”和“夸奖”都会破坏孩子内在价值的建立,那该如何帮孩子建立内在价值呢?


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应该要鼓励,鼓励孩子的努力,在不完美中,寻找积极的一面,给予孩子具体而真实的肯定,相信这已经是许多宝爸宝妈都知道的。


除了鼓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感谢”,通过感谢,来肯定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人什么时候会有价值感?


那就是自己做的事是真的对他人有帮助的时候,被真心实意地感谢,信任的时候。


不同于批评与表扬,真诚的感谢是平等的。所以最好的鼓励孩子的方式是向孩子表达真诚的谢意。


每一次的“感谢”,其实都是在肯定孩子的价值,让孩子知道自己对别人有用。


也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感谢”,将孩子的价值感在内心渐渐固定下来。


让孩子感受到,他做的事是有意义的,内心有“价值感”的孩子能渐渐感受到“我的人生我可以做主”的感觉。


这相比被“表扬”绑架的人生,“被感谢”的孩子,更能在自我价值的滋养中获益。


不说教的语言更为强大



育儿,从来不是去告诉孩子,你要干嘛干嘛。


更多的是先自己做好“索取”和“给予”。


要先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我能给其他人什么?


当自己内心力量强大的时候,不说教的语言更为强大。


书中有两点建议“一是不要说伤孩子人格的话,其次是要礼貌的跟孩子说话”。


跟孩子好好说话,说有意义的话,是自己生命充沛的表现。


一味地斥责和威胁,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气,产生“是我不好”“我做错了”“我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等负面情绪。


当你发现自己焦虑不安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要关注孩子,更多要多去爱爱自己,给自己一个拥抱并告诉自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没有万无一失人生,我们没有办法帮孩子铺好每一条路,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实现自立,让他们愉快的接纳自己。


提起“自立”这个词,以前我认为就是让孩子拖拖地,洗个袜子,就是自立了。


通过这本书,有了另一层次的理解。自立应该是多去关注孩子心里方面的建设。


去建立正确的三观,进行指点,但不能指指点点。


让他自己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包括失败、成功、挫折、背叛、信任、抛弃…当遇到好的坏的都可以去接受它。


不悲不喜,正确的去面对。



寻找管教的边界,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


他们必须去面对一些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的问题,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气面对生活的勇气。

具体来讲就是帮助孩子学习自立,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人生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树立面对生活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但却值得一读再读的育儿书,里头提到了一些育儿方式看似简单,但实行起来却不容易。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事半功倍的基础,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则是实现自立的关键。面对孩子的人生,家长可以做什么呢?


1.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树立自信。


很多孩子会因为某一次的失败或学习的失利,就认为自己不行,这种想法可能会伴随一生,让孩子没有自信独立面对需要自己解决的课题。


2.让孩子明白:必须认真学习,但没必要让自己的负担过于沉重。


学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最终的结果需要自己承担,不用认为自己辜负了他人的期待而消沉,只需要再好好努力就可以。


3.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作者说,孩子的短处和缺点就像黑暗,父母总是关注孩子的短处和缺点,并试图通过批评来纠正,这样黑暗既无法移走也不能消除。


那该怎么办呢?投以光明就好了。


如果投以光明,黑暗就会消失,不要看短处,要看长处。或者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作长处来看待。比如孩子专注力不够,但发散思维很强,想象力丰富。


4.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


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父母的包办人生不一定能许给孩子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如果孩子已经勾画好自己想要过的人生,父母却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这样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被认可,产生抵触心理,反而无法冷静思考自己的人生。


父母能做的只有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


写到最后



这本书中,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从阿德勒的理论出发,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为什么我们应当有勇气不管教孩子。

岸见一郎告诉我们,表扬和批评一样会阻碍孩子的学习热情,这是因为批评看似能立刻解决问题,却是在破坏亲子关系,会导致孩子以后不再积极做事;


而表扬也是如此,习惯了表扬的孩子,一旦得不到表扬,就不会再好好做,因为他已经错误地把得到表扬当成努力的目标了。

父母不干涉孩子,不等于不在场,不等于要缺席他的人生。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平等。


因为只有平等的关系才能产生出尊重和信任,才能给予真正的爱。这时候,和谐的亲子关系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而有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才能真正有意愿倾听父母的建议和想法。



书很薄,抽出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通俗易懂,书中的教育观点跟我自己的观点很合,每个例子举的都很贴切,但是实际实施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所谓道理都懂,但是情绪很难控制。


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建立好亲子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能力,但是父母再努力也会慢慢被时代抛弃。


只有对孩子放手才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过自己的生活,去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接下来我的课题就是慢慢放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勇气   孩子   人生   短处   自立   边界   课题   批评   内心   父母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