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现场究竟有多刺激?​“要想富挖古墓”?

#MCN首发激励计划#


随着一部部盗墓题材的

小说、影视等作品大火

让公众逐渐认识到了

一套较为系统的“盗墓文化”


风水秘术、灵异传说、野史笔记等

讲述了一个个

以盗墓为主题的冒险故事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从第一视角

看看盗墓现场究竟是不是那么刺激?


首先,我们来到盗墓中

最“网红”的打卡地

——昆仑山龙脉的洛阳邙山



传闻邙山有十万陵寝

上溯刘汉、下抵五代

帝王将相多埋葬于此


带着一身星占堪舆摸金卸岭的本事

进行盗墓的第一步



最常用的寻墓秘诀不外乎

“望闻问切”


:古人修建墓穴讲究风水

望气这类堪舆之术

能准确找到没有标识的陵墓


闻:通过雷声穿透地面的反响

判断墓室的位置



问:盗墓贼乔装打扮成货郎道士

询问土著地名中带有“陵”、“坟”的地方

减少找墓室的时间成本


切:找到陵墓之后

寻找最薄弱的位置切入盗洞



古代贵族为了防止被盗墓

会设计许多空墓来迷惑盗贼

通过一些经验判断后

就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盗墓工具了



拿出洛阳铲一试

看是否有白泥膏和木炭

通常汉墓为了防潮

会用白泥膏和木炭封土



在正式下墓之前

要进行重要的一步



盗墓贼的祖师爷

是鞭尸楚王的伍子胥

通过拜同一个祖师爷

来互相起誓

“钱财均分绝不独吞”



阳间取义,阴间取宝

如有背弃,尸骨无完



盗墓团伙通力合作

用军工铲顺着盗洞往下挖

只听一声闷响,一缕白烟飘起

陵墓缺口就找到了



一人留在洞外控制绳索

其余的人乘坐竹筐下洞

约定以摇铃为号


进入墓洞后

来到了黑漆漆的墓洞

此时就需要“火折子”来引路



如果遇到火洞子

很可能会在点燃的一瞬间发生爆炸


没有盗掘痕迹的墓室

数千年都是处于缺氧的状态

随葬品分解为遇火即燃的沼气


除了爆炸

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机关

比如:流沙



只有技术和经验过硬的盗墓贼

才能顺利避开这些机关到达墓门

墓门口常常会放一些镇墓兽

通过此雕像规格大小可判断墓室规格



在主墓室的两侧是耳室

用来当做储物的仓库

放置墓主人生前的用品以及陪葬品


最珍贵的陪葬品

往往会放在古棺材内

在墓主的“左肩右脚”


从棺椁内陪葬的数量

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身份

若身份尊贵

那么盗墓贼就能满载而归



但即使能找到这些宝贝

最后真正能带出墓室的人

都是经历九死一生者


墓室坍塌、缺氧、分赃不均被杀等

都能让盗墓贼葬生于墓室内



再加上盗墓贼的目的是为途钱财

因此很大程度上会破坏墓室中的文物


民国期间频发的盗墓现象

造成了严重的文化流失

价值连城的文物流落海外

珍贵的古籍壁画毁于一旦



每当涉及到文物相关的挖掘报道时

总会出现这样的声音:

“考古是持证盗墓”



但考古和盗墓完全不同


考古的目的是为了

探究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

为了向全世界用事实证据证明

我们的上下五千年不是空口无凭


就拿美国来说

因为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因此在文化底蕴上并没有什么底气

七十多年前在二战中沉没的巡洋舰

就能被列为美国的十大考古发现



同时,考古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历史

比如孙膑和孙子这两个人

在1972年之前都被误认为是同一个人


直到在银雀山上挖出了两座汉墓

才从汉墓中发现了大量

记载《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文字竹简



在考古专家的保护和研究下

我们才能和几千年前的祖先

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而盗墓贼完全没有文物保护意识

在挖掘中会对文物造成严重破坏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无论最终盗墓者如何神化自己

也不过是借文化之名

行狩猎之事罢了


保护文物不被盗取

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不被抹杀

更是保护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摇铃   堪舆   墓室   祖师爷   汉墓   洛阳   陵墓   木炭   古墓   文物   现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