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男子继承2亿遗产,银行取钱时仅剩2万,银行:只有这些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二十余年前的2002年,一场围绕着数亿元遗产的纷争,在福建省福清市玉塘村拉开了帷幕。故事的主人公叶和德,一位普通的村民,怀揣着对伯父王贤能留下的巨额遗产的期望,前往当地一家规模不小的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叶先生顿时被狠狠地击中了,面露震惊和疑惑的神情。工作人员甚至拿出了一份存款凭证的复印件为证,但叶和德一过去,就发现这张本该珍贵的文件存在重重疑点。

他难以置信自己谨慎且勤恳的伯父,曾在海外打拼出如此巨额的财富,如今却只剩下这点可怜的存款余额。

愤然起诉银行

2012年3月,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就王贤能遗产案进行重审。

叶先生顿了顿,神情越发激动起来,他咄咄逼人般继续控诉道:"尽管我们兄弟依法享有中国赋予的继承权,但涉及到新加坡籍故人王贤能在海外的遗产时,仍需获得印尼政府的特批。

因此这场官司的审理过程沾沾自喻地需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存巨资惹争议

叶先生的愤懑,源于一桩旷日持久的纠纷。为了理清事实真相,我们不得不回溯到二十年前的1983年。

那一年,出生于福建玉塘村、后成为印尼侨富的王贤能携着自己终生积攒的巨资3000万美元,踌躇满志地回到家乡福州,前往一家有威望的大型银行办理存款手续。

考虑到存款金额过于庞大,为了确保安全,王贤能特意叫上了侄儿叶和全一同前往,作为便于日后确认身份的见证人。

3000万美元,用今天的汇率计算,价值已高达2亿多人民币。放眼整个1983年的中国,这笔钱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银行方面对王贤能的到来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但安排了专门的贵宾休息室,更是派出高阶主管亲自接待。

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王贤能提出了一个特殊请求——他希望银行能够将自己的一张大头照与存款单放在一起妥善保管。

作为一名久居海外的侨胞,王贤能对国内银行的安全程度自有一番顾虑,因此这一看似无谓的请求背后透露出他内心的一丝谨慎。

存款手续就这样在双方愉快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临别之际,王贤能对侄儿叶和全叮嘱道:"你要时刻记住,这笔钱可是伯父我半辈子的心血啊,一定要谨慎小心,好生看管着。

谁也没有料到,就在次年1984年9月,王贤能又一次前往银行,一次性存入了1000万美元现金。这两笔加在一起,总计已达3000万美元!对于一个已年过花甲的老人来说,能在异国他乡攫取如此巨资,可谓实属不易。

令人唏嘘的是,就在存完最后一笔钱后不久,王贤能便因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2月在泗水乘化永诀。

亿万遗产不翼而飞

命运对王贤能这个异乡人而言实在太过无情。他生前虽积累了数以亿计的财富,却无一子半个,连个陪伴在侧的亲眷也无。

按照他生前的遗愿,这笔巨资理应由他的侄儿们依法平分继承。

正所谓富可敌国,贫无立足之地。一旦得知伯父王贤能的巨额遗产,叶先生等侄儿们自是无比兴奋。

面对如此荒谬的答复,叶先生错愕的面部神情写满了难以置信。

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无谓地捕风捉影,叶先生掏出了一份当年银行为王贤能开立的存款单复印件。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就在复印件上,存款金额明晰地显示为3000美元!看到这一幕,叶先生惊呆了,他隐约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纠纷范畴,但始终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双方就这样陷入了一场争执的僵局,谁都不愿首先做出退让。眼看气氛越来越剑拔弩张,银行经理无奈之下只好提议:"要不然,我们就给你们2万多元人民币作为补偿吧。

听到这句话,叶先生如遭雷击,全身如同万箭穿心。

王贤能追梦路

为了更好地理解事情的始末,我们有必要追溯一下当事人王贤能的历史渊源。

据闻,王贤能原名叶木莲,出生于1920年代的福建省福清市港头镇玉塘村,一个有历史韵味的富庶美丽之地。

上世纪60年代初期,18岁的叶木莲独身一人离乡背井,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前往印度尼西亚谋生。

初到异乡,叶木莲只身打拼,处处碰壁。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慢慢打拼出了一番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他最终创办了一家农机农具工厂,先后攫取了可观的财富。

功成名就之后,叶木莲不仅在印尼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地位,更是德高望重,被推举为印尼帝汶古邦中华学校校长兼董事长,同时担任印尼古邦华侨总会的秘书长兼代理主席。

人们为之骄傲,深感荣誉——一个出身贫寒农村的青年竟能够在异国他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可谓实属不易。

然而就在事业达到巅峰之际,叶木莲却总是心存遗憾。因为他整个青春都投入到事业打拼中去,一味追名逐利,竟无暇组建家庭,更谈不上有个可供慰藉的亲生子女相伴。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遗憾越发清晰,他唯有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侄儿们的身上。

直到1983年8月,叶木莲(当时已改名为王贤能)怀揣着对故乡的眷顾之情,踌躇满志地返乡。在途中他曾饱含深情地反思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千。

初到故里,王贤能满心欢喜地希望能与家人团聚,想来日后的生活或许能过得从容一些。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让他猝不及防。

他的伯父之前曾承诺过要给他留下相当于自身付出百倍的遗产以作纪念,可却在最后关头把这一承诺抛之脑后,只给了他区区3000美元的存款。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王贤能自是忧虑万分,对这个世界也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怀疑。

发现证据疑点

面对银行铁板钉钉的说法,叶先生等人自然是断然不服。为了维护应得权益,他们决心展开连续多年的维权之路。

幸运的是,在2010年首次起诉银行的案件中,虽然初审判决并未支持叶先生的诉求,但叶先生在仔细研究材料后发现银行方面提供的证据存在重重疑点。

首先,银行提供的存款单复印件上的公章明显扭曲变形,与正常圆形公章的模样大相径庭。其次,他们出示的利息记录则显得草率简陋,仿佛是临时拼凑而成的拙劣伪品。

更令人震惊的是,叶先生在反复查看利息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有一年的记录竟然是空白,没有任何利息产生。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提供的材料很可能是临时伪造的,完全违背了一家正规金融机构应有的诚信操守。有鉴于此,叶先生在2011年毅然决然地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控诉称第一次的判决存在重大违法行为。

令他欣慰的是,上诉获得支持,法院作出判决,责令重新审理此案。

在2012年3月的二审过程中,叶先生指控银行方面对取证行为不予配合的做法已经暴露了它们并非心存正念。

诉诸法律

事实上,叶先生不得不通过法律武器来捍卫权益,这背后有着一段艰辛求证的维权经历。

早在2002年,当银行对他们宣称王贤能遗产仅剩区区3000美元时,叶先生等人就对此表示强烈质疑。可是面对这家声名赫赫的金融机构,他们又如何能轻易下定决心将其告上法庭呢?因此,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叶先生和其余亲属们开始了一场四处奔波的维权之路。

最初,他们曾走访过王贤能当年存款的那家银行,希望能从银行方面获取更多有利证据。可惜当时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银行方面对他们的质询置之不理,态度冷淡生硬。

之后他们又一路追踪到了王贤能当年在印尼的老家所在地,也尝试从印尼方面寻找蛛丝马迹,但由于时间过去太久,很多线索早已失去踪影。

在汗马功劳仍然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叶先生等人被迫选择最后的手段——诉诸法律。2010年,他们正式向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这家声名显赫的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银行赔偿损失并交代王贤能当年3000万美元遗产的去向。

尽管如此,他们在首次诉讼时由于准备不足,证据确凿度不高,最终以失利告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此放弃,相反,失败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和信念。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不遗余力地收集更多证据,终于发现了银行方面所提供证据上的种种疏漏和漏洞,这无疑是一把重磅炸弹,随时可能为他们翻盘。

基于此,2011年,叶先生等人果断地向福州中级法院提起上诉,终于如愿以偿,被判决可以就此案件进行重审。

真相未白谜团难解

尽管叶先生理据确凿,控诉声情并茂,但直至今日这场纠纷仍未画上一个句号。王贤能当年所存3000万美元巨资到底去向如何?这一直都是个未解之谜。

叶先生等人只能耐心等候法院的最终重审结果,期待早日为这桩冤案还以公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遗产   存款单   印尼   木莲   贤能   银行   侄儿   伯父   福建   巨资   存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