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儿歌” - 漫话漫画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就去找它妈。它妈想打架,就赏它妈两个大嘴巴……”前段时间,有网友反映称,自己用网络电视给孩子播放儿歌时,竟然出现了这样一首改编的儿歌,歌词让人感到不适。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类似家长口中的“毒儿歌”并非个例。一些儿歌中或掺杂脏话、或宣扬暴力、或带色情词汇,还有的歌词怪异,让不少家长直言毁“三观”。(3月21日澎湃新闻)

儿歌的受众显然是儿童群体。特别是年龄尚小的幼儿,心智处于开发阶段,对低俗、恶搞的儿歌没有甄别能力、抵抗能力,很容易被这种儿歌“污染”,或者被误导。从某种程度而言,传播少儿不宜的儿歌,是在儿童心里种“毒”,不利于儿童受众形成健康的“三观”。所以,决不能容忍这种“毒儿歌”横行。

那么,是谁在制造“毒儿歌”呢?其一,某些所谓的“儿歌改编者”只为求新求异求怪,从而忽略了儿歌受众的特殊性以及作品的“毒副作用”。其二,某些儿歌制作机构为了商业利益,追求儿歌的下载量、播放量,忽略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其三,相关网络平台对上传、播出的儿歌没有进行严格审核,致使“毒儿歌”在网上肆意传播。此外,部分家长在下载或者播放前没有先试听、把关,也有一定责任。

还有人认为,市场上缺少符合当代潮流、朗朗上口、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优秀儿歌长期缺席使“毒”儿歌有了一席之地。另外,我国儿歌的审核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毒儿歌”乘虚而入……这些声音都值得有关方面倾听。

不管谁在制造“毒儿歌”,谁在纵容“毒儿歌”,都是对儿童权益和相关法律的漠视。希望媒体报道能引起有关各方高度重视,成为清理网上存量“毒儿歌”、杜绝增量“毒儿歌”的契机。

文 丰收

图 春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儿歌   下载量   个例   乘虚而入   受众   老虎   家长   能力   漫画   儿童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