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解锁一集只需0.9元?有人一月充值六千块!被困在微短剧算法中的爸妈们

如今,设定有趣、反转飞快、爽点密集的微短剧火了,豪门虐恋、草根逆袭、古装甜宠……随着各种剧情爆款迭出,让屏幕前的观众欲罢不能,疯狂“上头”,甚至很多中老年人也沉迷其中。


不少网友表示,“爸妈没日没夜看短剧”“凌晨四点都不睡”。更让网友们感到不安的是,微短剧开始盯上了中老年人的钱包。有网友偶然发现,自己的母亲近半年来每月都保持着6000元的付费频率,累计充值金额高达4万元。

图源:网络

据官方定义,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0亿短视频用户中,超一半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业内数据还表明,短剧的主要受众,通常来自下沉市场、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

“一个月充值六千块”

微短剧盯上中老年人钱包

有网友回家偶然发现,自己的母亲有多笔微短剧小程序支付记录,金额在9.9元、19.9元和29.9元不等,少数几笔则达到129元。虽然单笔金额不高,但仔细一算,最近半年母亲都保持着每月6000元的付费频率,累计充值金额高达4万元。

图源:小红书

不少网友也发帖吐槽,父母沉迷微短剧,产生了大量消费,并晒出账单——“一个月花三四百”“两个月充值四千”,有的单人消费记录高达数千元至数万元,为此还与父母产生了矛盾,纷纷表示:根本劝不住啊!

图源:网络评论

据了解,这些微短剧一般先在各平台、大量社交账号中推广,曝光引流,再通过前期免费的剧集吸引观众观看,或在视频平台直接进行剧集投放,或跳转到小程序播放。

法治网记者进入相关页面后发现,付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注册成为会员,但总体价格常高于综合性视频平台会员费;另一种是单剧付费,即充值相应的“K币”“看点”等虚拟货币,然后逐集解锁。有网友分析,短剧动辄上百集,看完一部需要百元不止。

图源:微短剧付费页面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观看的前几集会通过设置大量“爽点”,在最短时间内挑起观众情绪,然后在关键情节处中断,让人无法自拔,不得不开始“氪金”之旅。

在这种情况下,有钱有闲却缺少陪伴的中老年人群,开始迅速涌入,成为微短剧消费的“主力军”。天津的何女士告诉法治网记者,自己的母亲整日盯着屏幕刷短剧,吃饭也拿着手机,根本停不下来,据其母亲说,“看到高潮就没了,忍不住花钱看后面的”,何女士对此也很无奈。

精准“围猎”

中老年人掉入微短剧付费陷阱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微短剧题材五花八门,播放平台众多,而平台之间又互相引流、跳转,收费方式复杂多样,乱象频出,中老年人极易掉入付费陷阱。

有网友反映,中老年人在受到“解锁一集只需0.9元”的诱惑后,很难注意到支付页面“默认自动解锁下一集”的选项,莫名被扣费。网友小然就表示,自己曾收到不少银行卡扣款的短信,均来自母亲的微短剧付费。其查账单后发现,一半左右都是自动扣款。

图源:网络

今年1月,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也点名了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乱象。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娟律师表示,消费者可能在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被自动续费或扣费,这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如果消费者没有明确表示同意自动续费或扣费,根据民法典规定,这类条款可能是无效的。

此外,有消费分析认为,用户大量的花费在解锁环节,一集又一集仿佛无底洞,会员年费也高达365元。某大数据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过程中有五成用户遭遇虚假广告,充值时告知的优惠与实际情况不符;有四成用户在开通小程序全站会员后,观看其他剧集仍需付费;还有超过30%的用户充值后,该小程序随即下架,再也无法使用。

图源:网络评论

江苏消保委曾发文指出,微短剧以0.9元解锁一集、9.9元解锁本剧全集等低价噱头吸引目标用户,而消费者实际观看成本可能达到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同时,小程序付款页面穿插着福利充值广告,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或类似于会员协议等内容,且付款页面不可截图。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中消协律师胡钢表示,微短剧收费应该对标市场同等产品,定价需公平合理。

罗娟律师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并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如果平台在合同中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存在额外收费或优惠的真实条件,那么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收取额外费用或提供不符合宣传的优惠,可能构成违约行为并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平台在消费者充值后无法提供所承诺的剧集,或剧集被下架导致消费者无法观看,明显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有权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如果平台在宣传时故意隐瞒或虚假宣传剧集信息,诱导消费者充值,则构成欺诈行为。如果平台在消费者要求退款时设置障碍,拒绝或拖延退款,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及时、全额退款,平台不得无故拒绝或拖延。

尽管如此,消费者往往还是面临着投诉难、退费难的情况。法治网记者发现,黑猫投诉平台存在大量相关投诉。网友普遍控诉微短剧收费套路深,退款难。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在这些投诉案例中,起初用户多是被刷屏的切片视频吸引,但只要多次点击或观看微短剧,相似内容就会被不断推送,一旦进入小程序付费,又会被精准捕捉,成为重点投放对象,彻底被算法套牢,甚至还会因一笔高额充值被不断推荐高价位剧集。

人工客服精准营销也是主要“围猎”手段。不少网友反映,沉迷微短剧的父母被拉进几十个微信群,群里不停有人分享新鲜微短剧链接,推荐购买。

这对于不熟悉网络营销套路和互联网支付操作的中老年用户来说,简直防不胜防。这也让他们被困在算法里。

充分保障消费权益

拯救被困在算法里的中老年人

随着中老年人群对互联网依赖度持续加深,“追剧”这一主要精神娱乐活动也有了变化,节奏快、时长短的微短剧迅速受到追捧。

《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500亿。而业态走红之际,各种乱象和质疑也随之而来。

有媒体评论表示,若放任付费陷阱等乱象泛滥,不仅伤及用户权益,也必然危害行业自身生命力。

“中老年用户对网络环境不熟悉,当遇到诱导消费等情况时,很难辨别真假,如果遭遇了诱导消费后退款维权难的情况,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帮助,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媛媛律师告诉法治网记者,随着中老年用户增多,行业相关方也应进行相应适配,建议平台事先审查优惠宣传的真实性,对于存在虚假优惠等的诱导消费内容不予上架或下架处理;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保留证据进行维权。

罗娟律师也认为,平台在推送消费服务时应当附加中老年消费提醒,并对消费者的年龄等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付费服务条款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对消费者可能存在不利情形的条款,应当着重标注并给予充分解释说明。监管方也应重视上述问题的投诉反映,加大对平台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利用AI等新技术对短视频平台进行智能监督,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

“子女和中老年人可以加强沟通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微短剧付费观看模式,防止中老年用户在未能了解或者未能辨别的情况下,掉入消费陷阱。”董媛媛律师说。



选题策划 法治网研究院

文 李思彤

监制 余瀛波

编辑 李雨桐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法治网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短剧   剧集   中老年人   中老年   法治   算法   解锁   消费者   律师   网友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