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语|AI“复活”亲人,你愿意吗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AI技术的突飞猛进似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永生”的大门。

音乐人包小柏用AI技术“复活”逝去的女儿,辽宁一男子用AI换脸“复活”已故父亲,90后小伙张泽伟成立“超级头脑”团队,帮助数百个家庭重现亲人形象——最近,这些令人震撼的个案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触动无数人的心弦。

媒体报道,在做了600多单AI“复活”亲人的委托后,张泽伟提出了关于“数字永生”的设想:无论生者还是逝者,每个人都可以用AI创造一个“数字分身”,用这种形式留存在亲人身边。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与生俱来,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更是刻骨之痛。如同科幻电影一样,“复活”亲人、“数字永生”似乎是人类跨越生死之门的解决之道。

但是,对此争议一直不断。

有人认为,AI“复活”亲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是一种对生者的疗愈,帮助他们走出失去至亲的痛苦;有人认为,人总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证明自己来过,“数字永生”就满足了这个愿望;也有人认为,再如何复制也是假的,不可能代替真人,所谓“疗愈”只是科技带来的幻觉罢了。

任何新鲜事物出现,总是伴随不同的声音,究竟是“疗愈”还是“幻觉”,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然而当这一技术已经越来越多运用到现实中,甚至可能处于“爆发”的前夜时,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些根本性问题。

生命与死亡,这两大人类永恒的命题,是否真的能够被科技替代或消解?

正视死亡、理解死亡,是人类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生命教育,首先是让我们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和珍贵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宇宙间不可复制的奇迹。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感悟。

而死亡教育,则是帮助我们正视死亡的必然性和意义。通过死亡教育,我们可以学会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如何接纳生命的终结,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优秀的文艺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见解。

日本电影《入殓师》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洞见,展示了如何以尊重和敬意面对死亡;电视纪录片《人间世》通过记录医院里生离死别的真实场景,让观众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迪士尼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和儿童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以温和寓言的方式,向孩子们传达了关于死亡和记忆的深刻道理。

这些作品教我们为生命赋予意义,以及对生命终极归宿的直面与接纳。

如今,AI“复活”亲人、“数字永生”,科幻成为现实,“生命”掌握在人类手中,似乎不复遗憾与痛苦,但还是要问一句:用技术就可以弥补遗憾吗?

的确,AI技术可以模拟人的形象和声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情感交流,但它无法复制生命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更无法替代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也就是说,AI技术的复刻,并不代表个体在现实层面真正的重生。它的出现,更多还是因为现实世界中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罢了。

用AI技术“复活”亲人 图片来源:电影《流浪地球2》

正因为此,不能不警惕科技可能带来的伦理和心理问题。过度依赖AI来疗愈失去亲人的痛苦,可能会让人们逃避现实、无法真正接受亲人死亡的事实,这并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无助于更多人建立健康的生命观、死亡观。

再者,如果未经逝者生前同意就用AI技术将其“复活”,是不是对逝者的不敬?其中的伦理思考不可或缺。

或许,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理性的心态来看待科技在生命领域的应用。在欣赏科技带来的神奇和便利的同时,不忘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未来,是不是要用AI技术“复活”亲人或者实现自己的“数字永生”,个体有一定的选择权,但这种选择应该守住伦理的边界,以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人类的福祉,不可能完全寄托于虚拟之中。

据安徽时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亲人   逝者   深刻   痛苦   现实   人类   生命   数字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