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中国芯片的目的达到了,存储芯片涨价两成,收割中国市场

近年来,中美芯片产业之间的博弈日趋激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至关重要。而美国则利用其在芯片制造设备和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垄断地位,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中国芯片产业,既要控制중国市场获利,又要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这种矛盾的目的与不当的手段,不仅损害中国利益,也扰乱全球芯片产业链的良性运行。

一、美国打压中国芯片的目的:控制利润、遏制发展

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最核心的目的就在于控制利润和遏制发展这两大方面。

第一,控制中国这一世界最大芯片消费市场,获取丰厚利润。中国每年的芯片进口额超过3000亿美元,占全球1/3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芯片消费国。这块“肥肉”让美国等芯片强国垂涎三尺,通过技术垄断获取高额利润。比如,它们联合抬高存储芯片价格,短期内就获得20%的涨幅。这种“抢钱”式的损人利己做法令人遗憾。

第二,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崛起撼动美国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千方百计压制中国芯片产业,包括切断设备供应、限制技术交流等手段。目的就在于让中国芯片产业无法取得关键核心技术,保持美国的垄断地位。比如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企业原本技术水平不输美日韩,但在美国打压下被迫放缓研发步伐。这种刻意围堵不体现技术领先者的开放共赢精神。

二、美国打压中国芯片的手段:技术封锁与供应操纵

为了实现上述双重目标,美国运用了技术封锁和供应操纵等极不当的手段打压中国芯片产业。

首先,全面技术封锁。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各类芯片关键设备、材料、软件及相关服务,冻结已经出口设备的后续维护,切断中国取得先进芯片技术的渠道。这种打压手段毫无理由,损害中国芯片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次,联合操纵供应。美国指使国际大厂联合涨价,掠夺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比如存储芯片就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涨价20%。同时,美国还会人为制造供应短缺,导致中国下游产业造成损失。这种供应链操纵手段损害市场秩序,增加交易成本。

三、中国芯片产业面临困境与应对之策

在美国的不断打压下,中国芯片产业正面临空前的发展困境。核心痛点在于关键制造设备和材料的供应短缺,导致中国无法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


首先,中国应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现有科研资源要重点投向制造设备、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原创性突破,实现核心独立制造能力。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解决产业发展的后劲问题。

其次,要加快产业链异地化,提高自给自足水平。在产业政策上要大力支持国内设备、材料、IP等方面的本土企业,构建自立自强的芯片产业生态。同时,通过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产学研深度协作的良好局面。


第三,要构建国际化产业链合作。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数字经济建设,在市场、资金、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使中国由芯片消费大国向芯片强国转变。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推动形成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国际数字经济治理规则。

四、打压中国芯片将扰乱全球芯片产业链

美国这种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做法,不仅损害中国利益,也将严重扰乱全球芯片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首先是供应链乱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一旦出现大面积替代美国芯片的情况,必将对全球芯片供应链造成无法预料的冲击。现有格局随时面临被打破的风险。

其次,全球芯片价格可能持续失控。美国的联合涨价行为已经导致存储芯片在短期内上涨20%。如果中美“脱钩”,美国很可能进一步操纵价格,不利于价格的稳定。


第三,世界芯片产业创新可能受阻。中美作为全球芯片产业“双引擎”,对全球芯片技术创新贡献最大。如果“冷战”持续升级,将削弱双方合作创新动力,最终损害整个世界芯片产业的技术进步。

因此,美国打压中国芯片的做法不仅损人害己,也有违世界芯片产业的总体利益。中美双方应秉持合作共赢的睿智,重建双边互信,共同促进全球芯片产业的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目的   中国   芯片   中美   中国市场   美国   产业链   手段   产业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