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麻花”没生意还全国窜,如今才彻底明白,猫腻不是一般大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小黑

编辑 | 小黑

前言

“这天津有三怪,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被誉为三绝之首的便是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天津麻花是天津市的一道特色传统名点,但正是这样的老字号,如今却会沦落到走街串巷,无人问津的处境。

甚至在全国各地都会看到打着“天津大麻花”的流动摊位,只是生意惨淡得可怜。

是价格贵,是味道不正,还是说另有什么隐情?

“天津麻花”的发展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的天津卫海河西侧小白楼的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这巷子之中就有一家小小的麻花铺。

麻花就是把和好的面搓成条状,再将几根面条拧成辫状,放入热油中炸制。

这种食品全国各地都有,但唯独天津的麻花最有名,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更是被称为“津门三绝”之一。

说起麻花的起源,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自己的爱臣介子推而创立寒食节,在寒食节三天内禁生烟火做饭,所以每家每户就用油炸面食来代餐。

这些油炸食品统称为“寒具”,而其中以蜂蜜和面炸成的保质期比较长的“粔籹”,便是麻花的先祖,光阴如梭,“粔籹”也不断演变。

南北朝时期的“膏环”型似玉镯;唐宋时期的“巨胜奴”样子很像菊花;起源于明朝的“馓子”,一直到现在还能在一些集市上看到。

清末时期,麻花被称作“铰链棒”,此时的麻花已经很接近现在的形状;到了民国初期,有的地区把麻花叫做“炸油绳”,样子类似绳子头。

天津十八街的麻花的做法是把两根麻条和四根白条拧在一起,在这些白条和麻条里夹一条含有桂花桃仁、瓜条、闵姜、等多种小料果仁的酥馅,这样能使炸出的麻花香甜酥软口感独特。

说它“绝”的是其口感酥脆不艮,而且越嚼越香,有闽姜的香味,甜口相对适度,并且炸得透,没什么水分,所以最少能放三个月,不需防腐剂。

十八街麻花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创造了金黄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绵的什锦夹馅大麻花,成为天津百姓的最爱食品,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现代,我们竟然能在大街小巷看到不少流动的“天津大麻花”,他们大多数拉个透明玻璃货柜,里面是与小小车身十分违和的巨大麻花。

难道是天津麻花的技艺已经传到全国各地了吗?

就算是天津当地的人,他们都表示没怎么在当地看到这种流动的贩卖摊位,更别提尝过没有。

这些“天津大麻花”车,频繁流动在中国各地,除了天津本地。

而且这些车很少停泊,永远都行驶在路上,可以说除了交警,很难有人能伸手把他们拦停。

那他们卖的是正宗的吗,做的麻花好吃吗?

种种迹象使得这些流动的“天津大麻花”车辆疑点重重,既然他们做的既不正宗,也不好吃,还价格昂贵,为什么还能频繁出现于全国各地。

神秘组织?

这些“天津大麻花”的商贩虽然生意惨淡,但销售利润确实不低,有的净利润可以达到一年10万元。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以“宰客”闻名的新疆切糕。

在现如今的互联网世界里,网络上一直流传着几个神秘组织,分别是“专修楼房漏水”、“卖衣架的”、“卖切糕的”,以及“天津大麻花”。

这些流动的商贩都有这么两个特点:永远在路上,生意永远冷清

而且有人发现他们玻璃上的招手即停更像是一个摆设,他们很少在中途停下来贩卖,就算你招手了他们也不会停。

这种经营方式一点也不像是诚心做生意的,在买卖过程中还会左顾右盼,好像在顾忌什么似的。

有人曾跟踪过一辆“天津大麻花”,一天下来他们一根麻花都卖不出去,到点了就开车到一个更为偏僻的地方。

那里聚集了大量的“麻花车”,三三两两的商贩聚集在一起,仿佛在做什么秘密交接,如此神秘的组织一度让人望而却步,却也充满好奇。

互联网上突然有人爆料,说是发现“天津大麻花”的玻璃货柜与车底存在一个隐秘的夹层。再结合其他许多疑点,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天津大麻花”最骇人听闻的传说——“他们是拐卖小孩的”。

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而随着网上事件的不停发酵,持续有新的帖子提供“证据”,也有不少的“目击证人”称在哪看到过这些“天津大麻花”的商贩犯案,更有不少的“受害者”浮出水面。

无数的信息铺天盖地,应接不暇,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也使得这些商贩的名声越来越差。

直到警方抓住了散播“卖天津麻花车里藏小孩”的网络造谣者,人们才明白一切都是虚惊一场

但有关“天津大麻花”的谣言治标不治本,如今依旧存在。

更有甚者,说他们是特工、间谍,在全国到处走是为了刺探情报、绘制地图,各种传言都越说越玄乎。

真相只有一个

但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流动的车辆,会发现,他们都来自同一个省份“皖”

在安徽省有一个以生产麻花而出名的黄坝乡,因为地势原因,这里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无法依靠农作物赚钱的他们,外出务工成为了赚钱的首选。

同时,这个乡里对麻花生产产业进行了扶持和鼓励,里面有很多小工厂就是专门做大麻花的,随后便宜批发卖给小贩,所以不需要担心货源。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全乡常年全乡有3000多人、200多辆昌河车从事制作、经营“天津大麻花”油炸食品,年创效益4000多万元。

一年生产了这么多的小麻花,至于销路都靠这些小摊贩跑遍全国各地下乡贩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不厚道的摊贩经常是乱开价,而且麻花的口感也是参差不齐,一些被坑过的人下次肯定不会再买了。

由此必然造成回头客极少,所以他们必须永远在路上行驶,不能频繁长久地停泊。

他们一方面要提高收益,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

把车窗涂黑是为了住在车里,从而节省住宿费用。

他们总在荒野集群,同样是为了远离市区,暂时休憩。

把他们“秘密集会”的照片放大,也能发现他们是为了在车间挂起绳子晾衣服。

也正是种种原因的影响下,黄坝乡直到今天都没能把自家的麻花品牌打出去,所以仍旧沿用着国内最知名的麻花名号“天津大麻花”进行着销售活动。

鲁迅先生曾在 《而已集·拟豫言》中说:“茶店,浴堂,麻花摊,皆寄售《现代评论》。”

想当初麻花摊也曾是先锋文化的寄放地,而现在的麻花摊伴随的是各类犯法事件的流言蜚语。

现今的社会,网上购物的普及与线下卖场的增多,越来越多流动商贩更加没有生存空间。

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高糖分和油炸食品也逐渐排挤,麻花这类面食,也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

况且,在了解了流动的“天津大麻花”事件的相关后,人们更不会去选择口感和质量都没有较好保障的黄坝乡产出的大麻花。

但也正是我国的飞快发展,很多行业都发展出了质的飞跃,黄坝乡也终于在2020年实现了全乡脱贫

得益于网购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在的黄坝乡在建设家庭农场,设立电商网点,帮助农民农产品上线、网上销售都各有建树

现在路上的“天津大麻花”流动车已经少了很多,但关于“神秘组织”的传说一直在流传,并且因为互联网的原因,被迫成为了“小众网红”。

可是仍有一些还在流动售卖的“天津大麻花”行驶在全国各地,而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跟踪麻花车”都变成了网上一项探险活动。

据说,曾有网友追踪“天津大麻花”长达25天,历经了3省12市。

可惜这些仍在流动的商贩或许不知道,卖麻花赚不了钱,拍卖麻花竟然能赚钱,要不然他们早自己开个直播,探秘自己了,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总结

也许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流动的“天津大麻花”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虽然他们曾经有过高额的净利收入,也备受广大网友的猜忌质疑,但他们只是想通过出售大麻花的方式自食其力而已,并没有其他坏心思。

如果有一天,我们还能看到有一辆“天津大麻花”车行驶在路上,请你不要招手,这或许是对于还在坚持这种形式售卖的群体最大的敬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天津   麻花   寒食节   全乡   猫腻   商贩   口感   生意   路上   神秘   原因   组织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