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状元:引经药,张仲景和张元素的合集

张仲景(约公元150 154年—约公元215 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早上好,小王。” 谢老师微笑着回应。

“谢老师,您好!我最近在研究归经理论,对于引经药的理解还有些疑惑,能请您解答一下吗?” 小王恭敬地问道。

谢老师微笑着点头,邀请小王坐下,“当然可以,学问就在于共同探讨。在归经理论中,前人认为一些药对机体的某一部分具有特殊作用,其选择性特别强,并且可以引导同用的其他药物达于病所而提高疗效,因而将这些药物称为引经药,其所具有的特殊归经作用被称为引经。引经的含义,历来不尽一致,其所用称谓亦有多种。

小王认真地记录着谢老师的每个字,听得津津有味。他迅速反应过来,“引经药的概念似乎在历史中有不同的称呼,这是为了表达同一个概念吗?”

“是的,正如古籍中所记,有的称之为‘通经以为使’,有的称为‘各归引用’,‘主治引使’,‘引经报使’,‘响导’等。这只是不同文献对于同一理论的不同表达。归纳起来,都是在强调一种药物可以引导其他药物,增强疗效的观点。

小王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谢老师,那么在具体应用时,您是如何选择引经药的呢?”

谢老师笑了笑,“在这方面,经验和悟性同样重要。药有引经专长的思想早在宋代以后才比较重视。南唐的陈士良在《食性本草》中提到酒入药可‘引药气入四肢’,薄荷则‘引诸药入营血’,已与后世引经的概念十分接近。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那么,这个理论在后来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谢老师点了点头,“ 引经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个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的时代。

小王睁大了眼睛,满怀好奇,“《神农本草经》?那可是中医的经典之一吧!”

“是的,” 谢老师点头,“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一句话说:‘(菌桂)为诸药先聘通使’,这可以被视为引经的最早迹象之一。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菌桂。味辛,温,无毒。主治百疾,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

谢老师又说,“宋代《本草衍义》更进一步,提出‘张仲景八味丸用诸,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并在桑螵蛸条下说‘桑白皮引水,意以接螵蛸就肾经’。不仅有‘引接’的药物,还有最终所‘就’之脏腑经络,可谓引经理论的先声。后经张元素、王好古等人的发挥,该理论更加广为流传。

《本草衍义》,原名《本草广义》,北宋寇宗奭撰,刊于公元1116年(宋政和六年)。

引经理论的逐渐发展

小王露出了明白的表情,“那么引经理论是怎么逐渐发展起来的呢?”

谢老师微笑着解释道,“ 引经理论在金元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当时,医家张元素对于用药非常重视引经药,他把这些药物称为‘的药’。他明确了不同经脉所对应的引经药物,并强调了药物的上下之分。这可以被看作是引经理论的雏形。

张元素(1131 1234年),字洁古,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

小王认真地听着,“ 张元素的理论为后来的医家提供了基础,对吧?”

“是的,” 谢老师点头, “李东垣是张元素的学生,他继承和发扬了张元素的引经理论。在他的著作《用药心法》中,他明确记录了‘东垣报使’和‘诸经向导’两章,还新增了很多向导药物。这些理论为引经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杲(1180 1251年),字明之,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东垣报使”、“诸经向导”两章节,并新增了很多向导药,如手肺太阴经向导药桔梗,手少阳经向导药川芎等。

小王兴致勃勃地追问,“ 那么引经理论在后来是如何发展的呢?”

当时李东垣的引经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 引经药的临床应用变得更加普遍和深入。许多医家都沿袭了这一理论,并结合实际临床实践,不断充实和扩展引经理论。

小王思考着!

后来,引经药由引导其他药物功效达到各经络,逐渐演变成引脏腑、引部位。” 谢老师回答道,“ 比如,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中提到,牛膝,能引诸药下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首次提出‘引经报使’一词,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

朱震亨(1281~1358年),男,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谢老师接着又说:"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中提到,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另外,吴塘在他的《医医病书》中也列出“引经论”章节。"

尤怡 (1650-1749),字在泾,号拙吾,别号饲鹤山人,今江苏吴县人,师事苏州名医马俶,既得师传,悬壶于世,名噪于时。对张仲景著作钻研尤深,所撰《金匮要略心典》三卷(1729)、《伤寒贯珠集》(1810年刊),为研究仲景学说甚有影响之著作。又著《金匮翼》八卷(1768)、《医学读书记》二卷(1729)、《静香楼医案》一卷,均行于世。

吴塘(1758-1836年)。字鞠通、配珩。江苏淮阴县人。初习儒,因哀其父及侄相继病故,而专心攻医。后至京师,参加《四库全书》之抄写与校检;又获见《温疫论》(吴又可),叹服其说,遂究心医术达十余年。后又总结其经验,复习古代医经及温病诸家包括叶天士之学著成《温病条辨》一书。书中提出分辨阴阳,别水火之理论,以三焦进行温病辨证,上焦心包络与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系指病之阶段。此说与叶桂之卫气营血辩证法,构成温病学说之核心。另有《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均有刻本行世。

医圣张仲景、李杲等名家如何用引经药

小王继续说道:“谢老师,我想请您再详细举例解释一下引经药的应用。”

谢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引经药在中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就像方剂中的‘向导’,能够引领其他药物到达疾病所在的脏腑经络,从而驱邪、纠正人体的病理偏向,促使机体恢复正常。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 医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许多方剂应用到了引经药物的配伍。比如,他在三物白散方中使用了桔梗,以引导巴豆驱逐胸中的邪气,治疗痰阻于胸、呼吸困难等症。

谢老师点点头,“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桔梗在这个方剂中充当了引导的作用,就像是一艘小船,帮助其他药物达到它们需要去的地方。"

小王继续追问:“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当然,”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比如五苓散中使用桂枝宣通阳气,引导其他药物在肌表利水化湿。而李杲《脾胃论》中清胃散治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方中升麻散火解毒,兼引诸药至阳明,共奏清胃凉血之功;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为佐使,引胃中清气上升治脾胃气虚诸症。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证,方中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二者合用引导诸药共奏活 血调气之功。

小王连忙点头!

谢老师接着又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胆泻肝汤中的柴胡苦寒泻火,兼引诸药入肝,泄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症。《丹溪心法》左金丸中的吴茱萸引黄连入肝,导热下行,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诸症得以消除。诸此方剂举不胜举。

小王认真地记下这些要点,然后问道:“引经药在方剂中的角色通常是佐使吗?"

谢老师点头,“是的,大部分情况下,引经药是作为佐使的一部分出现在方剂中。但也有一些情况下,引经药可以充当主药,起到更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小王好奇地问:"有没有例子可以说明引经药充当主药的情况呢?”

“当然有,"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 比如《伤寒论》桔梗汤中桔梗就是君药,它的作用是引导甘草入肺,治疗肺痈咳嗽、咽喉肿痛等症。还有白虎汤中的石膏也是君药,它引导其他药物进入阳明经,治疗气分热盛等证。

小王更加认真地记下这些要点!

谢老师笑了笑,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中的柴胡也是君药,它疏肝解郁的同时,引导其他药物进入肝经,治疗月经不调、胸闷胁痛等症。

小王感到非常满意,“谢老师,您的解释非常清晰,我现在对引经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非常感谢您的指导!”

时间在指尖的滑动中流逝,房间里的光线渐渐暗淡,只剩下一盏书桌上的小灯照亮了他的专注。小王一遍遍地重读,努力掌握每一个细节,每一条经络,每一味中药的功效。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毫不吝啬地付出时间和精力。终于,当钟声敲响午夜时,小王合上书页,长长地舒了口气。他知道,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而他已经取得了今天的胜利。

《医学启源》的各经引用

附:张元素《洁古老人珍珠囊》

张元素《医学启源·各经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小王   本草   升麻   青皮   柴胡   桔梗   脾胃   状元   药物   元素   中医   老师   经理   仲景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