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团面,她整“活”了!

编者按:

龙行龘龘迎新春,老字号焕新过大年。此时此刻,港城上下已充满浓浓的年味儿。与此同时,“国潮”热度也持续升温,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非遗技艺——他们将传统“老字号”用青年人特有的审美旨趣和创新思维,赋予了其更新的文化内涵和时尚品味,也让这份文化记忆承载起更加新颖的年味和家国情怀。现推出“新国潮 新年味”系列报道,通过文字和视频来展现我市传统技艺在“春节档”的新面貌,领略传统文化创新的魅力,增添一份龙年始来的新气象。

戏伶起舞、孩童玩耍、醒狮咆哮、孙大圣登云入雾显威风……在我市海州区民主路老街,有一处“海州面塑艺术工作室”,这里的壁橱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但却与以往的面塑作品不同,充满了青春感、时尚感,无论是各式卡通人物,还是神话人物等,皆栩栩如生——它们都出自我市工艺美术大师徐姝姝和其母亲赵国梅之手。

“我最近在赶制一批龙形卡通面塑。”中午时分,迎着漫天大雪,笔者走进工作室,一进门就看到徐姝姝正手搓一团蓝色面泥,“现在捏的是龙肚子。”徐姝姝说,春节将近,外面有一批客户跟她定制了一批龙年“吉祥物”。她指了指旁边桌子上,只见一个方形插板上,用竹签插制好了一批“龙宝宝”。这些“吉祥物”颜色各异、造型各异,但各个矮墩墩、胖乎乎,充满了年轻人特有的审美特征,“目前我跟我妈马不停蹄赶制了1000多个。因为都是自己设计、纯手工制作,可以说每个造型都是‘私家定制’,每个作品都是孤品。”

  面塑,俗称捏面人,属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捏面人也成为过年时的标配年俗,面塑对制作者的形象思维和造型艺术都有很高要求。别看徐姝姝“手艺娴熟”,她本人却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典型的“半路出家”——她的母亲赵国梅,自幼跟随其父学习捏制民间面人,后来,赵国梅在新浦街一家老照相馆工作,耳濡目染多年,培养了人物造型、服饰搭配等基础美工功底,也加深了对面塑的喜爱。退休后,有了时间,便更加投身其中。大学学习韩语的徐姝姝则是在2013年左右,在母亲影响下,辞职开网店,搞人像订制,之后慢慢转向了面塑领域。

  在“新国潮”风格的影响下,徐姝姝的面塑作品不同于母亲的传统风格,而是更加多元、更加活泼,除传统戏曲人物造型,还有佛像、钟馗等神话人物,甚至还有国漫、美日动漫、网络游戏里的人物等,充满了浓郁的“二次元画风”。但这些作品又毫不粗糙,甚为精致,用徐姝姝自己的话说,“我要用双手捏出那种收藏级的中国手办”。

  “面塑起源于民间艺术,但在古往今来的传承过程中,声势渐衰,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人去进一步挖掘它历久弥新的韵味。”为让更多青年人知道面塑、了解面塑,除了在审美走向和造型设计上大胆突破,徐姝姝还在每周固定时间,和母亲手把手教授孩子制作面塑,希望他们能承袭下这个民间艺术,提高其传播度。有时候,徐姝姝也会收到许多邀请,走进社区、校园、文博会等地,为大家展示。她还常常在面塑的基础上,以软陶材质等,开发出更多人像订制服务、平面装饰画等,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传统工艺与时尚前沿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随着国潮的兴起,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徐姝姝怀着这样的认知和斗志,深耕这项民间艺术,力求打造独属于老海州的面塑品牌,努力推出收藏级的国风手办。2019年,母女俩在民主路开办了海州面塑艺术工作室。“现在,不少青年人都非常喜欢我们的面塑作品,我们也正式投身于对这项艺术的传承创新中,希望未来能继续将新潮与传统相结合,尤其是推出更多‘过年’主题的面塑手办,让更多年轻人喜爱这些有着‘新年味’的作品,并带着海州面塑走出连云港,走进千家万户。”这是赵国梅、徐姝姝母女共同的心声。

 其实,每一项年俗和技艺背后,都流淌着传统的年味儿,这些新鲜、新颖、新潮,突破了传统形象的传统存在,实现了创新中传承,激发了新的国潮风韵,让年味在更多年轻人的参与下,变得更有青春感、时尚感。

来源:记者 张晨晨 魏吉珂 钱凡雪 文/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海州   新潮   面塑   龙年   民间艺术   青年人   母亲   传统   更多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