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探寻天津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大运河天津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博物馆正在推出的“沽帆影远——天津运河文化展”,带您在春节期间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运河—人家—城市,展览通过近200件文物,全方位展现天津作为运河沿岸重要城市,与运河互相依存,最终因河而兴的发展历程。

驻足展览,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从大运河的前世穿梭至今生,千年大运河魅力依存,焕发着新的生机。

前世:漕运的繁盛

“天津运河文化展”中,一幅《漕运图卷》引起了参观者的关注,此幅画卷描绘了曾经漕运的繁盛,以及运河沿岸的山川景致,是本次展览中代表大运河文化的精品。

漕运是清代京师给养的主要途径,而漕粮运输主要靠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沿岸城市之一,天津的漕运始于东汉末年,兴于明清两代。

大运河天津段南起静海区九宣闸,北至武清区木厂闸,流经静海、西青、南开、红桥、河北、北辰、武清等7个区。元、明、清三代来自江南的河、海漕运皆经此转输北京,流经天津的大运河被分成南、北两段并与海河交汇,其交汇处 “三岔河口”更是被称为“天津的摇篮”。元代诗人张翥写诗“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形象地描绘出漕船云集三岔河口的盛况。

三岔口还在。站在金钢桥上,是观看天津新地标摩天轮的最佳角度,缓缓转动的城市之眼,坐落在永乐桥的中央,金钢桥下,就是南北运河汇入海河的三岔河口。

只是,随着岁月变迁,三岔河口早已不再肩负漕运的使命,转而化身成为天津地标性的风景线。

2014年6月22日,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河道保护与“申遗”点段,天津市申报的北、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全长71公里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岔河口是天津六百多年历史风云际会、沧海桑田的最好见证。它川流不息,亲历了天津城的发展,也孕育了天津独特的文脉和商脉。

今生:生活在运河边的人

“运河文创市集”是本次天津运河文化展的亮点,非遗文创、天博原创设计、古风饰品、手工手作等多位文创摊主带来了各式各样精美的产品。

大运河不仅带动了天津城市的发展,还为天津带来了南北交融、五方杂陈的文化积淀,运河沿岸的人们依河而居、以水为生,世代在运河上劳作、生息,形成了运河沿岸独特的生活。

运河沿岸曾经是一幅怎样的生活画卷?津云新闻记者找到多位曾在大运河边生活的人,很多人都能讲出一段与运河有关的故事。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一片老房区。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70后”出生的的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保留的清末民初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九河下梢天津卫呀,呀儿哟,咿儿呀儿哟……”79岁的顾宝地老人还能唱响消失了50多年的民间艺术珍宝——杨柳青运河号子。

“漕船从南往北顺流,需摇橹把握方向,从北向南是逆水,则需纤夫拉纤前行,当年船工们为提高劳动效率自然吟唱的劳动号子,原汁原味流芳民间,被称为民间艺术珍宝。”冯立说。

为了找到家乡杨柳青运河号子,2007年到2021年,西青区档案馆工作人员苦寻14年,终于找到顾宝地老人,并按老人的要求原汁原味重现了《艌船号》等5首杨柳青运河号子。

迄今于天津发现的大运河相关历史遗存有二百余处,除了运河号子外,还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古驿馆等。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大运河滋润了杨柳青古镇,也孕育了享誉海内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兴于明、盛于清,在战争时期基本消失。霍庆顺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第六代传承人,1993年,霍庆顺家的老宅门口挂起“玉成号”的牌子,杨柳青木版年画在画庄重现。

如今,古老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历经了几百年的兴衰,在一代代传承人的执着与守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未来:更华美的篇章

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天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按下“快进键”。

以此为遵循,天津大运河文化带“一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日渐清晰灵动:以大运河河道为主轴,将大运河天津段划分为通武廊运河文化共享区、津沽历史文化集聚区、运河千年古村镇观光区和津冀河流文化协同区,建设文化遗产节点、河道水系治理节点、生态环境保护节点、文化旅游节点、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节点等,“串珠式”打造天津大运河核心发展平台。

正在“串”起的大运河文化“明珠”中,有北洋大学堂旧址、石家大院、静海火车站,也有河西务、杨村、北仓、杨柳青、独流等历史名镇,其中,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可谓是应“运”而生。2021年4月,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经天津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公园规划占地面积2800余亩。

此外,天津利用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公园。北运河郊野公园、北运河桃花堤、南运河“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西青区的御河景观……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主线的文化公园陆续建成,成为群众生态休闲游的好去处。

行走在天津北运河郊野公园,繁花绿树映入眼帘。经过多年治理,北运河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鱼类和水生植物逐步恢复,大量黑天鹅等鸟类前来“观光”。

清波荡漾北运河,一河美景一河歌。大运河途经的西青区杨柳青镇等多个街镇均“依河而建、因河而兴”,运河西青段岸边拥有石家大院、安家大院、如意大街等多处风景,是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北辰区双街村沿大运河而建。穿过村中古色古香的牌坊,便是双街古街的各式商铺。两侧墙壁上生动刻画的壁画,讲述着明清时期双街人的临河生活。2010年,双街村沿北运河先后建成双街古街和紫御园,每到节假日都有不少游客来此“打卡”。

三岔河口周边的店铺云集,曹庄花市人群的熙熙攘攘,独流镇飘出的老醋香……一个又一个商贸点位勾勒出运河沿线商业带,进一步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感。

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一条条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正在形成。妈祖文化旅游节、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保护性传承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沿线文旅资源,讲好运河故事。

穿越历史、回望今生,千年流淌的大运河犹如一条生命之歌,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大运河与天津的故事还在延续,未来,它的生命中会有更华美的篇章。

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大运河   天津   西青区   河口   漕运   木版   号子   节点   运河   前世   今生   时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