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一年内从5万赚到1000万,并在半个月亏掉900多万的

2015股灾故事


2014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份,那时上证指数还徘徊在2000点,深圳的房价也并没有涨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那时候贵州茅台还不到200块,泸州老窖也不到20块。


那时我已在深圳工作4年,4年的工作并未给自己带来多少积蓄,虽然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研究市场,但真正用自己的收入认真投入股市是在2013年。


经过一年多的基本面研究与实践(当时主要投资标的为某州老窖),我的本金从5万亏到了2万(另配了5万负债进入股市),总资金亏损幅度约20%多。


背井离乡工作四五年,毫无积蓄,多少次深夜看着出租屋的天花板陷入沉思。


虽然自己的投资是亏钱了,但是那时我的内心是充满希望的。我认为资本市场将会迎来一个大牛市。理由有以下几点:


1、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的小牛市打开了人们的投资思维,经过3年多的下跌,市场的估值风险已经基本释放。那时候的市场估值并不高,很多公司现在回头看,真的是属于价值投资的完美入场点。


2、市场情绪已经陷入冰点,股民基本是谈股色变,往往这个时候未来会有大机会。


3、A股每一波大行情轮回都伴随着高层的新旧更替,人们对新周期的期待会反映在市场上。而管理层在2013年左右降低了融资融券开户门槛,更是表达了高层对于市场的态度。


4、国际市场如美国和日本市场在过去的2年间基本翻倍,给A股带来一定支撑。


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市场下跌空间有限,而上升空间巨大。虽然当时亏了小几万,但对未来的信心满满,只恨自己资金有限,不能重仓抄底。


2013年,管理层释放明确信号,融资融券开户门槛从50万降低至20万,一个人可以开5个证券账户。


我抓住时机,向家人凑足了20万,开通了融资融券账户


在账户还没有实现盈利的状态下,我是不敢高杠杆持有太多股票的,在整个2013到2014年之间,我的账户赚赚亏亏,直到2014年年中,我总算挽回了之前的亏损,账户小幅盈利几万块,账户净资产约为20万,加上自己每个月几千块钱的收入,算是有了一点安全垫。


2014.06.24

我认为市场行情很快会到来,我想要重仓参与,于是我迅速将账户融资做到了1:2,即60万的持仓,我抛弃了那些技术面不太好的价值股,比如某州老窖之类。选择了兼具价值面与技术面的个股,比如老牌客车龙头股,稀有金属股等,很快我的账户就实现了10多万的盈利,账面净资产达到30多万元。


在大行情启动之初,先于市场获得盈利是很有利的,因为这部分盈利可以作为下一次搏击的安全垫。


2014.07.02

我迅速将账户杠杆放大到1:3,即总持仓为120万,维持担保比例控制在133%附近(根据券商规则,当该比例低于130%之后,将会在第二天通知客户降低负债,把维持担保比例提高到145%,所以要尽量在每日收盘前将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保持在130%以上),账户保持5 10只股票并随时留足一定的现金来应对尾盘可能的回调(股价下跌之后将导致账户资产减少,所以要留一些资金用于收市后现金还款,提高维持担保比例)。


随着市场热度的提升,开始出现整体行情,我的持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账户的净值曲线可以说是很稳的,虽然市场有几次大幅回调,我通过分散持仓和账户灵活的现金保留机制,每次都顶住了市场的回撤,在下一波行情中再创新高。


在市场上涨中,我是不断滚动盈利杠杆加仓的,也就是说只要账户实现盈利,我账户的可用保证金就会增加,这样就可以通过“两融绕标”来同步实现1:3放杠杆。而且我的杠杆加仓并不是在某只股票上涨时候再加仓它,而是减轻它的仓位去买其他“涨得少”的个股。这样可以避免快速上涨之后加仓之后快速下跌,同时可以让账户的净值曲线尽量平滑,以免触发强制平仓。


2014年9月末,我的净资产达到60万,持仓约240万;


2015年2月,我的净资产达到100万,持仓约300万,市场出现高位盘整,我降低了我的杠杆至1:2。虽然账户资产出现回撤,但我认为市场行情还没有结束。


2月中旬,市场果然如预期再次上攻,我迅速放大杠杆至1:3,持仓接近500万,净资产约130万;


直到2015年4月末,我都是维持着1:2.5倍以上的杠杆,并将前期涨幅较多的股票减仓,加重仓位到涨幅没那么高的股票上来,并且持股数量更加分散到近20只,少数重仓股占到账户总资产的1/4。此时我的净资产逼近500万,持仓约1500万。


市场涨到这个阶段,我嗅到了风险的味道,我开通了股指期货,我也降低了杠杆。


虽然我盈利倍数很大,但是相比起我的超高杠杆来说,这个收益率并不高。


我身边的小伙伴如“乔帮主”更是从100多万做到了几千万,相比起来,我这点资金才刚好够在深圳买一套房而已。这波透支未来高杠杆融资才获得500万的收益,我不甘心。


我认为市场上还有一些“价值低洼”区的股票还有空间,我决定继续维持1:2.5左右的杠杆运行。


5月初的市场回撤并没有让我损失多少,这加大了我的信心,我切换的持仓在随后的一个月快速上涨,重仓股实现80%以上的收益,其他个股也有较好表现,单日盈利超百万的情况时有发生。


(找到一张2015年6月4日账户截图)


此时市场一片火热,证券公司经常出现无钱可融的情况,当时大户要想融资,还需要给证券公司两融专员打电话问“放钱”时间点,证券公司资金一旦放出来,卡准时间融资下单,否则马上会被融光。


当时的新股申购还需要冻结资金,国泰君安证券恰在当时IPO,我宁愿用资金参与股票,也不愿拿出资金参与国泰君安的新股申购,按照当时的持仓配额,我至少能中10个签,按照当时的新股收益率,至少也能有20多万的新股收益,但是这20万的收益,对于大户来说,还不如直接买卖股票。


当时每一天我都神经紧绷,按照一般规律来说,市场大牛之后必有大熊,在这个高位,确实该做些什么来做一些防范了。


我主动降低了我的杠杆到1:2以下,账户最高峰持仓也不超过2400万。我开通了股指期货,准备随时转战股指期货市场去做空。当时中证500指数期货刚上市不久,当时的中小盘个股,基本已经到达历史天价,未来全面腰斩的概率超过90%,是另一个大机会。


我的判断是大约在6月末,市场应该就会到顶(判断依据是行情在2014年6月末才启动、持续一年也就是2015年6月末,另外当前市场的热度极度火爆,有可能再持续一段时间),但此时还是认为有些鱼尾行情,觉得可以考虑等账户净资产到1000万以上的时候,再全面退出转战股指期货。


也许正是这个执念,让一切美好化为乌有。


我选了几个公司,一个是东北的老牌百货公司(寄希望于鱼尾行情),一个是某杨创世(认为是个好壳,有望重组),还有一些其他零碎持仓。


这两个公司在股灾之后确实很快创了新高,然而在千股跌停的股灾面前,任何杠杆都是给死神送镰刀,都是扛不住的


2015年6月11日,我的净资产达到了980万以上,持仓约为2200万。


当时我还是在坐地铁上班,看着黑压压的上班族,我觉得我应该和他们不一样吧,抬头望天空,也觉得天空比以往更蓝了。


马上就端午节了,我想回家看看父母。从2014年到现在,股票账户实现多少收益,是瞒着家里人的,问只说赚了,不说具体金额。一方面是不想让他们担心,另一方面是不希望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你短时间内实现巨大的财富收益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认知,那我建议你停下来,先保存好自己得来不易的财富,不然世道总会有千百种办法把你打回原形,这是我的血泪感悟。


端午节之前,我没有清仓,虽然杠杆不高,但也接近1:1.5了。


6月19,我坐上了回家的高铁,我买了人生最贵的一张高铁票,单日亏损超过100万!此时经过连续多日的下跌,我的净资产大约只有700多万了,我也觉得市场很危险了。


但彼时市场牛市论又出来了,又是大国崛起,又是万点论,我抱侥幸心理认为只是技术性调整。(无数次历史证明,这些市场噪声真的是害人不浅,建议投资者少看一些财经分析,还不如就看看股价走势,分析分析财报,静下心来学学公司估值


当时还有一个很令人不安的因素,就是券商的大客户们基本已开通融资融券,并且基本都杠杆式满仓了。另外管理层这时对场外配资、融资融券加大了监管力度,要求降低杠杆,不少券商开始降低折算率、清理场外配资账户。


我是知道这个信息的,并且也知道在目前大客户们都高仓位高杠杆的情况下,突然收缩杠杆有可能引发踩踏效应,只是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人在通过某条路径获得巨大收益之后,往往容易形成路径依赖,自己笃信的观念才会致自己于死地。我想我并没有路径依赖,并没有想着通过杠杆做多一条路走到黑。


虽然自认为没有路径依赖,但自己的操作逻辑是发生了混乱的。我此时既想通过股指期货做空赚钱,又想吃鱼尾行情,这纯属在和市场较劲,想证明自己技术高超而已。


此时明显做多的收益空间不大,做空的收益空间大,而自己内心纠结,操作得四不像。


端午节的下跌之后,市场就开始出现救市声音,每次下跌,救市声音都一浪高过一浪,而市场的下跌则是一次比一次猛烈,刚开始还是逐步下跌,后来连续一两周千股跌停,这场景A股历史绝无仅有。

(6月26持仓,对重仓股的误判,致自己于险境)

如果要解析为什么下跌如此惨烈,我的解释是市场大幅上涨的同时市场杠杆同步上升,并且普遍杠杆比例超过了1:1.5(当时融资保证金比率为0.6),当市场高位回落之后,将导致两融客户账户风险度快速上升,当市场整体下跌幅度超过15%时,会触发2倍杠杆的客户强制平仓。(如果真要救市,就应该在此时托住,但是此时市场在高位,管理层没道理在此时出手)强制平仓会导致市场继续下跌,继续下跌就会导致原先1:1.5倍的杠杆强平,接着是1倍杠杆,这部分的客户体量可能是市场上最多的,于是整个市场出现了恶性循环式踩踏,流动性陷入枯竭,往往几千万的抛压就能将一些成分股砸跌停。直到高层通过直接注资证金公司到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才化解了枯竭的流动性。


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认知确实是不足的,股灾打回原形一点都不冤。


老牌百货公司有巨大的财务杠杆,盈利能力弱,还有巨大的少数股东权益,而且还是夕阳产业,这样的公司难言有多大的价值。而某杨创世虽然是个好壳,但是当时股价也已经翻了3倍,杠杆买入实在是不知死活。这里面的估值陷阱直到多年后才醒悟,如读者对公司估值感兴趣,日后有机会再聊。


7月7日,连续的千股跌停持续了一周多,此时市场绝大部份股票少则腰斩,多则暴跌70%,还有一部分则是停牌装死。


个人账户在连续的下跌中,维持担保比例逐步下跌,从原先的220%左右,边跌边砍,持仓资产也是雪崩式减少,此时账户净资产约七八十万,维持担保比例130%,因为还持有一个停牌的票,市场后续的暴力反弹也无法重仓切换参与。

(2015年7月20左右账户情况)



此时小伙伴乔帮主发来信息,说他已经腰斩了,亏得好惨,特打个电话安慰我。

是啊,此时心中郁闷,也只有同在股市厮杀的股友能领会个中辛酸。

腰斩尚有翻身的机会,打回原形就很难重整旗鼓了。


我明白,往后市场将很难再有系统性牛市,而板块及个股分化的行情是不太适合全面高杠杆操作的。


市场在证金公司全面注资流动性的作用下,在7月8日之后迎来了暴力反弹,不过由于我的持仓在暴跌中被迫减仓,导致反弹也无法收获太多收益,最终在反弹行情中我逐步清理了所有未停牌股票,最后剩下小几十万出来了。


从5万到将近1000万,我花了2年多时间准备,花了一年时间冲刺。而从1000万掉到地板上,只用了15天。


这一切好像是做了一场梦。不过我也庆幸自己在最后关头,还是守住了最后的底线,没有穿仓,没有因为经历了大赚大亏之后进入虚无主义而不好好生活。高额的学费更是让自己对公司估值陷阱有了深刻的认识。


上一轮市场启动是在2014年6月底,上证指数的点位是2100点。今天是2024年2月初,上证指数是2730点。


时间过去了10年。当前点位是高是低,每个股民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困难总是接踵而至,市场不相信眼泪。

这就是我的一个朋友的故事。

祝各位看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跌停   杠杆   净资产   账户   融资   收益   比例   资金   股票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