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在火星下发现了什么


中国的“祝融号”漫游车是首个成功登陆火星并进行探索的中国任务,它对火星上最大的撞击盆地之一——乌托邦平原进行了探索。这个区域在1976年被“维京2号”探测器访问过,而几十年的技术进步意味着“祝融号”可以为我们带来有关这一区域的新见解。而一些发现来自行星表面以下。漫游车在行星表面以下发现了16个多边形结构。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构是在冻融循环的作用下形成的,导致了原本在表面上的地表裂缝。就像火星上的其他地形一样,升华和冷冻可以以奇特的方式雕刻地形(比如所谓的蜘蛛状地形),看起来这个过程在火星上并不新鲜,可能已经持续了数十亿年。

“祝融号”的雷达数据显示,部分裂缝地形和其多边形结构是被埋藏起来的。这些结构埋在地表以下35米(115英尺)深处。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该地区的垂直层。这表明约30亿年前该盆地曾发生过数次洪水。新的研究则通过对雷达分析跨越1.9公里(1.2英里)的区域,揭示了地层在水平方向上的情况。

火星曾是一个火山活跃的世界:太阳系中最高的火山就在火星上。一些地质活动至今仍在持续,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在火星上记录到了火星地震。

所以,研究人员考虑了埋藏结构可能是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可能性。地球上有几个这样的例子,比如巨人之路。然而,“祝融号”探测的区域并没有玄武岩喷发的证据。团队确信这些结构是沉积岩,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力作用形成的。

这项研究引人入胜的一个结果是,如果多边形结构需要冻融事件,古老的火星气候应该更加多变。乌托邦平原位于火星的低纬度至中纬度地区。该地区位于火星赤道以北25度。但该行星可能曾经存在更高的倾角,所以该地区可能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季节。

地层表明过去发生了更多的事情。多边形结构被埋在一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沉积物层中。也许形成它们的湿润环境已经消失,或者发生了其他未知的地质事件。

作者写道:“(位于北纬约25 的)多边形地形,被解释为最可能是热收缩裂缝形成,为早期火星的高倾角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覆盖在埋藏的古多边形地形上方的覆盖物表明,之后可能发生了显著的古气候转变。”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天文》杂志上。

[转自:今日宇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2

标签:火星   乌托邦   多边形   裂缝   行星   地形   火山   区域   结构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