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纪行:老马奋蹄奔岭南 之二十

原创 2024,1.31 五四马

二十、罗浮山,岭南名山你第一!

还是在游西樵山之前查阅相关资料时,我看到一种说法:“南粤名山数二樵”。这二樵指的是西樵山与罗浮山(别称东樵山)。其中,罗浮山还领先于西樵山,被列为“岭南第一山”、“百粤群山之祖”。

早在汉代,司马迁就记述过罗浮山,直称其为“粤岳”;对西樵山,史圣则只字未提。明代万历年间南海生员霍尚守也说:“罗浮山为仙人窟穴,秦汉以上,业已著声”;而对自己曾隐居多年的家乡名山西樵山,却说其声名“曾不一二见”。

罗浮山不仅自古声名显赫,在高度、面积等方面,也都超出西樵山甚多:其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为西樵山最高峰的3倍多;共有432座山峰,为西樵山的6倍多;总面积达214平方公里,更与西樵山的14平方公里,不在一个量级上。

经过这么一番比较,令我对罗浮山既心向往之,又心有所怯。因为,我肯定不能遍游罗浮山全境,即使在其核心景区朱明洞,恐怕也会步履所至,遗珍漏珠太多……

3月15日早上 7点半,我就到达罗浮山旅游景区的朱明洞山门外。我发现,如果只从停车场和其它配套服务设施来看的话,同样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的罗浮山,与西樵山有不小的差距。这是跟它距离重要客源地、省会广州市,要比西樵山远一些有关呢,还是跟它所在的惠州市博罗县经济发展水平,要比西樵山所在的佛山市南海区差一点有关?

不过,旅游景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观的独特性、人文资源的丰富性等方面,我还是赶紧进景区里看一看再说吧。

或许又是我来得太早了,景区里看不见几位游人。两只代表癸卯年开门迎客的雕塑兔宝宝,呆呆地向形单影只的我招着手,让我们彼此都有一点尴尬。

行走不多远,环顾四周景色,特别地恬静宜人,林密水清,鸟语花香,让我有一种进入世外桃园的感觉。想想也是,倘若没有如此幽静的美景,怎会吸引古代那么多出世高人到罗浮山来潜心修练呢?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据说,他在罗浮山采药炼丹、行医济民、著书立说长达30多年,直至81岁仙逝于此,以致坊间有了“葛洪因罗浮山得道,罗浮山以葛洪成名”一说。

还有唐代的吕洞宾等几位仙人,也曾多次来罗浮山修炼、游历,让罗浮山成为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历代到罗浮山游历过的文人墨客,更是不计其数,留下许多吟咏赞美罗浮山的诗文。像苏轼那首《惠州一绝.食荔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柑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沿小路上行不远,白莲湖出现在眼前。只见雕饰精致的石栏、石桥、凉亭等,将这一方小小的水面景观,打扮得好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仙子,再加上周边郁郁葱葱的南方常绿乔木,纷纷来为她盛情装饰,真可谓绝世容颜!

罗浮山中生长有1200多种植物,是南亚热带植物宝库、中药材资源宝库。路边不少树木主干上,景区都为它们挂上了介绍该树木名称、种属等科普资料的小标签。这种现象,在多景区都能见到,但我觉得在罗浮山见到的更有意义,一路上拍了好多图片,根本不在乎自己这漏脑壳能否分得清、记得下。

来到“霓裳飞瀑”景点上方,一面石壁上镌刻有巨大的“飞涛”二字,字体洒脱飘逸,颇具瀑布飞流之势,给这处自然景观平添不少文化内涵与艺术色彩。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来到景区的玻璃漂流栈道下方,可惜既不见水流,也没有人影。

在满目苍翠的林间小路上,又独自走了一个多小时。虽无游人相伴,但有苍翠的林木散发出的优质负氧离子为我鼓气,走起来甚是轻快,没有丝毫的疲惫感。

不久,上到一处大平台,发现这里是景区索道的上站。我早晨进入景区大门时,没有发现索道的下站在什么地方。反正,我原本就没打算乘坐它上、下。

在这处大平台,便可以望见鹰嘴岩了。那是我今天准备游览的终点。前方通往鹰嘴岩的步道上,总算瞧见几位游客的身影,正缓慢地向鹰嘴岩方向挪动着。

在鹰嘴岩下面的石壁上,刻着“飞云顶吴子振衣处”几个大字。一块铭牌介绍: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博罗县令吴日强多施德政。某天,他乘坐轿子欲登飞云顶。来到此处,轿夫疲累难忍,便诓县令说,上方就是飞云顶。吴日强明知轿夫诓他,却不忍揭穿,下轿振衣高呼几声即返回。待他离任之后,乡民们感佩他的德政与仁心,特在此勒石以志纪念。

海拔676米的鹰嘴岩,古人称作伏虎岩。因从不同角度观之,既似鹰嘴,又似虎头,故而今古各得一名。据传,古时有好些高道、名僧曾在鹰嘴岩上设坛讲经、护佑乡民。现在,它仍是整个罗浮山景区一处著名的景点。

站在鹰嘴岩举目望去,前方是更高的山峰、更多的奇石密林,还有一些新建的廊亭小筑隐于其中。看来,罗浮山景区确实大得难以轻易尽赏!已经攀爬近三个小时的我,只能望而兴叹往下撤了。因为朱明洞景区那些主要景点,我还没有去观赏呢。

下到半山腰,看见 “双燕亭”了。它旁边的石壁上,刻着“仙人卧榻”几个字。据传这是当年葛洪道仙上山采药时,经常躺卧休憩的地方。

附近还有一个“遗履轩”,也与葛洪道仙的故事传说有关

在接近山谷底部的一面山坡上,两块巨石相抵而立,形成一道天然石门,仅留下一个窄窄的孔道,游人可以弯着腰勉强通过。

两块巨石上,还分别刻有“石径有尘雨洗”、“洞门无锁云封”两个联句,应该是天然石门的楹联。

过了石门,行走约半小时,出现一座新建起不久的“朱明书院”。我以为书院门外树立的雕像是葛洪,一瞧名字却是湛若水。湛若水的大名我在查阅西樵山、广府文化的资料时曾多次见到。这次进书院里进一步了解后,才晓得这位明代理学大儒的学术成就非比寻常。他创立的“甘泉学派”,居然能与王阳明的心学并列,合称为“王湛之学”!

湛若水对明代理学文化的传播贡献巨大。他在全国各地任职期间,曾创建过近四十座书院,学生弟子遍布大江南北。在创建罗浮山朱明书院的前后,他也在西樵山创建了云谷、大科两座书院。作为广府本土人氏的湛若水,为广府“二樵”名山的文化繁荣,都耗费了不少心血,可敬可佩!

离开朱明书院往山谷外走一阵,看见三个石刻大字:“朱明洞”。但我在附近反复寻找,也没找到洞口。待我回到家后整理此行所拍的照片与所记的日记时,才上网查询出,朱明洞全称“朱明曜真洞天”,源自我国第一部辞典《尔雅》对太阳的解释:“日曰朱明,亦曰曜真”。由于建在罗浮山这一带的道观,均位于山南麓的向阳处,常有日光照拂,所以就用太阳的别名“朱明”或“朱明曜真”来称呼这些道观。原来,朱明洞既非以人名相称,也非指山洞而言。我前面那两幅图片中显示的天然石门、石刻楹联,便是被后人视作朱明洞的山门。

哎哟,罗浮山的文化太玄奥深厚了,而老夫我太浅薄无知了……

山高谷深的罗浮山,不仅保存着繁茂的南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还铭刻着浓重的中国革命红色踪迹。

抗日战争时期,罗浮山周围属于我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根据地,东江纵队司令部就曾设在冲虚古观里。建国后,古观一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单位长期驻守。朱德、林彪等七位元帅,以及许多将军都来此视察过。距离前面那张图片所标 “朱明洞”三字不远的地方,现在还保留有一排石头建筑的两层房屋,正是元帅们住宿过的“元帅楼”。可惜我当时不知道,没有拍下一张图片。

1985年,驻守在冲虚古观里的解放军某部队医院最后撤出,地方政府开始把冲虚古观交还给道教人士管理,并将整座罗浮山,包括原先归属于国营林场的林区,都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逐步开发建设成现在的罗浮山旅游景区。

2003年,博罗县人民政府又拨出专款,在冲虚古观旁边另外修建起一处东江纵队司令部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3300平米。共设4个展示厅,陈设着大量文字资料、历史图片、革命文物等,让后人永远不要忘记那段感人的革命历史。

当然,冲虚古观才是道教名山罗浮山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它最初由葛洪道仙亲自主持修建,名为都虚观,俗称葛洪南庵。虽经历朝历代屡修屡损,仍基本保留着古观的格局与风貌。这幸亏“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古观属于军管单位,没有遭到造反派的打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葛洪不仅是道教丹鼎派名家,还是一位反对求卜问卦等巫术迷信的实验科学家。他通过火炼水煎、口尝体试等方法,研究出许多有科学价值的成果。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高度赞誉葛洪为“道家中最伟大的博物学家”。我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就是受葛洪中医药名著《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研究出抗虐药物青蒿素,摘取了诺贝尔奖项……

距离冲虚古观不远处,现在刚建起一座“葛洪博物馆”,利用许多古代文物资料,和现代艺术手段如动画、电影等,详细介绍葛洪的生平事迹与成就,恰似给“葛洪因罗浮山得道,罗浮山以葛洪成名”一说,做了完美的注脚。

已经过午时了。尽管我感到心灵中的饥渴感,比肚腹中的饥渴感还更重一些,但怕出现要命的低血糖症状,我只好离开景区去填肚子了。对于罗浮山中深蕴的历史文化内涵,只好以后慢慢地补习吧……

罗浮山景区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地理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显著优势。尽管它现在的旅游热度,跟西樵山景区有些差距。但只要深入挖掘并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肯定会迎来自己的辉煌时代,配得上古人赠予它的所有美誉!

罗浮山,岭南名山你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罗浮山   岭南   博罗县   名山   道教   石门   纪行   景点   景区   明代   书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