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文澳网夺亚再次证明:越商业化的体育项目越不适合中国

当郑钦文在澳网女单决赛中夺得亚军时,不仅为中国网球填补了10年的空白,也再次证明了一个现象——越是商业化程度高的体育项目,中国运动员就越难取得佳绩。

与郑钦文相似,中国网球史上的另一位传奇人物李娜,也是通过“半职业化”的方式崛起的。她未加入中国国家队系统,而是选择了个人路线,到国外接受专业化训练,以个人身份参加商业赛事。

可以说,中国网球界的两次高光时刻,均脱离了国家体育系统,而是依靠商业化道路取得的。

事实上,这并非个案。从足球到篮球,从高尔夫球到橄榄球,一系列商业气息浓厚的体育项目上,中国的表现都不尽人意。相比之下,在商业氛围较淡的举重、射击、乒乓球等项目上,中国运动员则继续保持强势。

商业化与我国的体育体制存在根本的冲突。商业化注重个人技巧,体制注重集体配合;商业化追求快节奏转型,体制渴望稳定发展;

商业化需要开放自主,体制却倾向封闭管理......种种因素导致我国在商业项目上始终难以突破。

当下,面对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中国体育系统暴露出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选材机制的陈旧。

重视身体条件而忽视专业技能,导致了“高大全”却不“专业化”的窘境。这在商业项目上尤为致命,技巧、体能的专项化训练更为关键。

第二,训练方式的割裂。

集中扎堆的培养模式难以激发个人潜力,也无法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发展。这阻碍了个性化成长,失去了与商业化契合的个人方式。

第三,组织模式的封闭。

国家队作为重要组织形式,却不接受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这形成了自我封闭的生态,让中国体育难以汲取商业化的营养。

当然,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但在当今世界,强国体育必然需要在商业项目上有所作为。

那么,如何改革现有的体育体制,使其既不失传统 BASIS,又能适应商业化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中国   体育项目   网球   体制   方式   我国   项目   商业   体育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