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被西安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


三门峡大坝无疑是我国黄河治理的典型壮举之一,但是这一壮举并非没有争议。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虽然给黄河中下游带来了福祉,却似乎有损陕西人民的利益。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在跟黄河“做斗争”,黄河既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河”,也是给无数百姓带来洪水灾害的发起人。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三门峡大坝,两者各有优缺。但相同的是,都难免会损害到一些百姓的利益,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三门峡大坝究竟给陕西人民带来了哪些隐患呢?为什么会被当地人“痛恨”呢?

三门峡大坝所采用的核心思路是筑坝堵水防洪,也就是通过阻挡拦截,以达到防洪的目的。那么在阻挡拦截期间,会使大坝上游水位增高,泥沙淤积,甚至发生倒灌。

由于黄河的含沙量过高,上游的河床随着泥沙沉淀越来越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黄河在汛期就容易蔓延出来,给附近百姓和农业造成灾害,也容易造成黄河改道现象发生。

现实也确实如此,三门峡大坝建成后,仅仅一年半的时间,泥沙就已经堆积了15.3亿吨,这一数据远超设计之初的设想。

潼关高程河床甚至直接抬高了4.4米,导致陕西渭河附近形成了拦门沙。泥沙淤积带来了“地上悬河”现象,黄河中下游的水势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可是却将灾害转移到了大坝上游。

而且大量泥沙淤积不仅提高了洪水风险,还使地下水难以排出。

土地在经历过淹没过后,水分蒸发量大,水中的盐分长期充斥在土壤中,导致上游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于是三门峡大坝修建后,当地民众可能要同时面对洪水风险和土地盐碱化状况,于是才对三峡工程予以否定。

而且建设就需要用地,三门峡大坝又是一个大工程。因此在规划建设后,约有20万附近民众被迫迁移居住地,其中约四分之三都是陕西人。

我国自古重视归根溯源,而这批人的家乡一旦被建设成水坝,自然是回不来了。他们多年来赖以生存的家乡还有生活方式,都会随着这次迁移被改变。

而且当地有很多名胜古迹都不得不被摧毁,这些因素都是西安人不满的原因。

其实早在建设之初,就已经有清华专家对此建设计划表达过不满。当初主导建设三门峡大坝的并不是本国专家,而是苏联专家组。

苏联专家组在实地勘察、综合了解黄河情况后,选定河床狭窄、水流湍急的三门峡作为大坝建设地。

很明显,三门峡河床狭窄的同时也意味着拦洪建坝的成本更低,操作也相对简单。而河流湍急,更是实现水利发电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三门峡还有一个绝佳优势,那就是河床下遍布坚固的花岗岩。

花岗岩最大的优势就是坚固,而当时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依靠大坝自身重力,来抵御黄河冲击,形成阻拦作用。坚固的花岗岩能够完美胜任这一任务。

考察团综合考量以后表示,河南省的三门峡是一个得天独厚的选址地,没有地方能够综合具备以上优势。

1954年,经过工程人大代表们一致举手表决,三门峡就成为了被确定的建坝地址。

此次表决受到了我国水利学家黄万里的质疑,他认为尽管我们如何治理,也不能完全实现黄河水不带泥沙的愿景。

如此一来,在三门峡建大坝,无疑会使水库上游泥沙淤积,这样就把中下游的灾难转嫁给了陕西。

可是只要黄河需要治理,就总要建设大坝,这个问题明显是规避不了的,只是受影响的区域会有不同罢了。

对此有人建议修排沙洞,及时将淤积的泥沙排入排沙洞,以防止泥沙淤积所带来的后续影响。这则看起来非常好的建议,却并没有得到采纳。

苏联专家毕竟对我国情况还不够了解,他们低估了黄河泥沙含量,认为在长期治理下,黄河中的泥沙不足为惧,没有必要费劲心思再选址建立排沙洞。

结果最终大坝建成,也没有修建这个排沙洞。此问题也成了三门峡大坝的一大败笔。

尽管三门峡大坝确实有不足之处,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作用。三门峡大坝仍然是黄河治水的壮举之一。

大坝建成后,自古以来中下游常见的大规模水患几乎没有发生过。光是这一点,就足以称为壮举。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历史上经常出现黄河决口,黄河改道状况。每一次发生,背后都是无数家庭流离失所,一年农业劳作功亏于溃。

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黄河治理问题,历朝历代对黄河治理最出名的莫属大禹治水。

难道备受称赞的大禹治水,难道就没有副作用吗?

大禹治水采取的是和我们完全相反的疏通策略。大禹在修建堤坝的同时,清理泥沙,拓宽河道,降低了水流速度和强度。

与此同时,大禹开通了更多河道,分散黄河主流,核心还是放缓流速,让黄河更加温和。

但是这种做法无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了潜在受灾面积。原本不受黄河侵扰的地区,由于修建河道引水,反而备受侵扰。

毕竟黄河水量和水速都是不可估量的,小规模的疏松和引流可能不能起到预期作用。

反而,更多地区因为黄河流入且流速较快,而受到洪水冲击,地面现有植被也受影响。

对比发现,不论是我们采取的拦截还是大禹尝试的疏导,都是有利有弊。也都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一些地区的利益。

只有综合考量,尽可能地降低副作用,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才能取得根本性的进展,塑造一个相对完美的工程

而三门峡大坝自1961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就经过多次工程完善。三门峡大坝的运用方式也从最早规划的“蓄水拦沙”变成了“滞洪排沙”。

1962年年底,还开始动工建设排沙隧洞,缓解泥沙过多淤积状况。

滞洪排沙”主要用来针对性的处理大坝上游淤积泥沙过多的问题,在汛期开启闸门,利用洪水自身的冲击性,将已经淤积的泥沙冲刷下去。

但是由于泥沙在不断聚集,而“滞洪排沙”的方案需要有特殊条件,所以库区淤积泥沙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于是工程专家们再次提起了建设排沙洞的建议,一番规划后,工程师们决定再建设两条排沙洞,将已经建设用来发电的其中四条发电钢管也改建成排沙钢管。

于是两条几百米长的排沙洞被建在大坝左岸,四根进口高程300米的钢管和两条排沙洞一起,被称为“两洞四管”

这是对三门峡大坝的第一次大规模改建,主要应对的核心问题就是减少泥沙淤积。

第一次改建在降低库区淤积的同时,将泄洪能力提高了将近一倍,取得了很大成就。

工程人员再接再厉,1969年,开始计划进行二次改建。二次改建降低了发电钢管的排水高程,又增加了发电设施。

二次改建使泄流能力超过最早工程的两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库区泥沙淤积问题,基本上控制了泥沙淤积的恶化,使排泥和淤积相对平衡。

就在人们以为三门峡大坝已经完美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1980年12月,考察人员发现高含沙水流的冲击对相关设备的磨损过于严重,基础设施大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防洪安全再一次令人心忧。

于是第三次改建又开始了。此次改建主要对被磨损严重的设施进行完善。除了加固完善已有设施外,还增设了2个双层孔,改建9、10号底孔。

经历过三次改建完善后的三门峡大坝,已经没有非常明显的弊端。直到现在,三门峡大坝依旧屹立在黄河中游发挥着作用,守卫着四方平安!

除了滞洪排沙”以外,三门峡大坝还是我国重要的发电来源,是国家级别的大型发电项目。

三门峡水利工程涉及黄河120公里水域,无疑是我国建国后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如今的三门峡大坝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备受关注。

综上所述,虽然三门峡大坝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影响一部分地区人们的利益,但是专家们已经竭尽所能,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影响。

总体来看,三门峡大坝工程虽有瑕疵,但仍是伟大壮举,对此你怎么看呢?


#精品长文创作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壮举   大坝   大禹   大禹治水   黄河   中下游   泥沙   河床   陕西   西安   教训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