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差距让我大跌眼镜

由于工作原因,我之前在上海待了六年,之后又去了北京待了五年,对于这两座城市,我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慨,毕竟我将近十年的青春都留在了这两座城市。

通过对比,我发现这两座城市客观上还是存在不小差距的,甚至这些差距让我大跌眼镜,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实际感受。

就拿咖啡馆来说,上海的咖啡馆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词,那就是精致与派头。无论是位于繁华商业区的咖啡店,还是隐藏在小巷里的独立咖啡馆,你只要稍加留意都可以看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上海的咖啡厅有很多老人,不少上海老人都喜欢聚在咖啡馆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这种咖啡文化和习惯在上海非常盛行。

相比之下,北京的咖啡馆给我的感觉则截然不同。因为据我的观察,北京的咖啡馆里面坐着的大多都是自由职业者和失业中年人,大家更多的只是纯粹把那里当成是用来交流或短暂休息的场所而已。所以看起来就给人一种感觉,北京的咖啡馆的氛围要比上海的更为随意,也更为放松一些。


在上海的时候,上海的本帮菜餐厅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是深刻。当然也不可否认,这些餐厅的价格普遍较高,与其他同档次的川菜、西餐、粤菜等餐厅相比,本帮菜餐厅的价格确实让不少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都望而却步。而在北京,各种价位的京菜馆子都有,选择就相对比较多。

我还观察到了京沪两地老年人在消费观念上存在很是明显的差异。上海的老年人更喜欢出去餐馆吃饭,好像很享受餐馆里的环境和服务,他们也愿意把钱花在体验上。而北京的老年人则相反,他们更注重家庭和传统,更倾向于在家里做饭,在他们看来,在家里自己做饭经济实惠还健康,这样的消费差异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旅游资源方面,不可否认,上海确实很是有限。可能提起上海旅游的话,大家只能想到外滩和迪士尼这两个当地比较出名的标志性景点,但与北京的丰富旅游资源相比,上海明显要逊色不少。北京的历史古迹、文化景点和自然风光简直是数不胜数。然而,让我不解的是,上海的旅游资源明明就是这么有限,但是来上海的游客却多得吓人大。或许是因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才吸引大家过来见识的吧。

其实据我了解,上海旅游资源有限主要还是因为当初开展大型的整治工程,导致上海的霓虹灯被撤掉,大量拆迁使得原住居民被迫离开。这些举措对商业消费群体环境造成了破坏,许多地方的繁华景象也因此消失。如今,在虹口区的四川北路和天目路附近,昔日的繁华闹市早已不复存在。白天人影稀疏,夜晚则几乎成为“鬼城”。大量拆迁将居民赶走,破坏了当地的人文环境、经济结构、生态环境和商业环境。这种破坏不是几年就能恢复的。

不过,要说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的当属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了,从他们的身上,我真的可以看到他们的自豪感,这是我在北京的司机身上所看不到的。好几次乘车,他们都会热情地给我介绍上海的文化和地标建筑。完全可以看出他们对上海的热爱和自豪感溢于言表。相比之下,北京的司机给我的感觉反而是对城市有着更多的不满和抱怨。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对交通拥堵、空气质量等问题的无奈和抱怨。在这点上,多少让我对北京的印象打了折扣。

还有一点,我认为上海的美食也是北京拍马都追不上的,因为上海汇聚了全国顶尖的厨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无论是精致的粤菜、正宗的日料、高级的西餐,还是诱人的咖啡蛋糕,在上海总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口味。而北京在美食方面逊色的不是一点点。普遍来说,北京的餐饮显得较为粗糙,在口味和品质上与上海有着不小的差距。即便是一些在北京颇有名气的餐厅,其味道和食材的选用也难以与上海的同类餐厅相媲美。比如京菜中的大董和四季民福在上海的分店,品质也不比北京差。

上海的和平饭店,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都很高级,只要花得起钱就能吃到,而北京花得起钱能吃到的不能和上海比的,除一些特殊任务的招待规格不了解了。北京被外界称之为美食荒漠真的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北京被外界称为“美食荒漠”一点也不夸张。

不知道大家认为我亲身经历后所总结出来的这几点区别,是否客观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北京   上海   京菜   城市   景点   大跌眼镜   旅游资源   咖啡馆   差距   餐厅   两个   感觉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