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中间堵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笔者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即身体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这乍看上去很矛盾,“寒”和“热”怎么能同时存在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人就同时有口干、嘴边长包、烦躁易怒,但又下肢怕冷、大便稀溏、腹痛喜暖的现象,中医称之为“上热下寒”。

《诸病源候论·冷热病诸侯》中说 :“阳气并于上则上热,阴气并于下则下寒。”

热气的本性是往上走,寒气本性是向下走,如果任由它们发展,很明显将会出现“两极分化”,机体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而引起疾病。我们平时健康无病,是由于机体有阻止这种两极分化的能力,把热气往下拉,把寒气往上提,也叫阴升阳降,使寒热交流达到动态平衡。

那么,上下不能交流、身体寒热错综是怎么造成的呢?

心肾不交

这就要先讲讲“三焦”,它是六腑之一,指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横膈以上是上焦,包含心、肺等脏器;横膈与肚脐之间为中焦,包含脾、胃等;下焦指的是肚脐以下的下腹部,包含肾、大肠、小肠、膀胱等。

我们把上、下焦设想成两个车站,这两个车站互相向对方发车,会有两种原因导致这种交流失败,一是车站不能发车,二是路途中有堵塞。人体中也有类似的这两种情况。

如果肾阳不足,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就是肾脏不能“发车”,这样心火得不到肾水的滋养,就会在上面出现热的症状,同时因为不能交流,肾脏也得不到心火的温煦,在下面出现寒的症状。

同理,先有心阴不足不能主动下交于肾,也能造成上热下寒。治疗需要清上温下,比如交泰丸就有这种作用,它由黄连和肉桂组成,黄连清心热,肉桂温肾阳。

这也是中医强调“治心不离肾”“治肾不离心”的道理。正如《慎斋遗书》中所说:“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

中焦堵塞

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堵塞了上下交通的道路,也会使上下焦的交流失败,进一步出现热盛于上、寒滞于下。这时治疗就重在疏通,如半夏泻心汤就使用了黄连、半夏、干姜、黄芩等药物,以辛、苦的药开路,打开中焦的通道。

有时患者本没有上热,只有下寒,医生想给予补药以温下寒,但因为路途不通,补药被堵在上面,反而会造成上热。现代人体质多郁,这种因郁滞造成的上热下寒更为多见。

外在诱因

“上热下寒证”的好发人群,以往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因女性容易伤阴耗血,导致阴虚火旺证较多。然而近年发现,从婴幼儿到中老年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看到这种症候。主要与以下诱因有关。

上热下寒证产生的原因与睡眠不足、熬夜过多或房事过度有关。另外,如母亲的体质属于阴虚火旺者,将这种体质遗传给子女的概率较高。

其次,因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化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的患者,均有熬夜的不良习惯,而熬夜最易伤肾,因“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不按时睡眠,导致肾所藏精气越来越少,虚阳浮越。为形成“上热下寒证”埋下了隐患。

再次,随着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吃到的自己喜爱的美食,而非适合自身体质的饮食。尤其是在冬季摄入过多辛辣动火发物,而夏季又多食生冷酸凉之品,不遵循“冬吃萝卜夏吃姜”饮食养生规律,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成为导致“上热下寒证”的又一重要原因。

此外,北方的冬季房间大多有暖气或者空调,不少居民家中的实际气温超过25 甚至达到30 以上,如此高的室温环境非常不利于冬季阳气的潜藏。不少中老年患者还有睡觉前用热水或药水长时间泡脚的习惯,导致夜半本应潜藏的阳气随着大量汗出而发越于外,阻碍了肾之封藏,促进了心肾不交,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上热下寒证”,这其实也是不少患者夜难人寐或者夜寐易醒的重要外因之一。

总之,正是在多种内、外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导致心肾不能相交,火水未能相济,肾水越来越寒,心火愈来愈旺,逐渐形成水亏于下而火旺于上的“上热下寒”。而不良的饮食起居或生活习惯,如同“火上浇油”或者“雪上加霜”,进一步诱发或加重了上热下寒证的发生。

情志致病

“情志致病”所导致的“上热下寒证”,也越来越常见。

上热下寒证最易出现在素体阳刚急躁的人群中。其多是性格急躁之人,加上外因的刺激促进了这种体质的形成,如社会环境因素(如负性生活事件、工作和家庭压力、不良竞争等)和个性特征(如性情阳刚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激动、语声宏亮、追求完美等)等导致情志过极,七情中主要以怒为主。往往面色潮红或阵阵升火,夜眠不实。

阳刚则阳气亢盛,阳盛则易伤阴,逐渐出现阴虚之候:阴阳互根互用,阴损及阳,则出现阴虚阳亢于上、阳虚损于下的上热下寒证。肝疏泄太过则易化火伤心阴:肝旺克脾土,阴阳互根互用,阴损日久必定及阳,出现脾阳运化不足的阳虚证。

六经辨析

一、厥阴病上热下寒

1.1 厥阴病病因 ① 邪气传经 :厥阴病大多从太阳 、少阴病传入 。 ② 外邪直中 :厥阴经脏腑虚弱时为外邪所伤 。

1.2 厥阴病上热下寒病机。两阴交尽 ,名为厥阴 ,厥阴为阴之尽 ,阳气初生之脏 ,两阴交尽 ,一阳初生 ,主阴阳枢机 ,故厥阴具有阴阳寒热之性 。 《医宗金鉴》曰 :“厥阴者 ,阴尽阳生之脏 ,与少阳为表里者也 ,邪至其经 ,从阴化寒 ,从阳化热 ,故其为病 ,阴阳错杂 ,寒热混淆 。”

邪犯厥阴时 ,寒邪郁遏厥阴相火 ,相火郁极乃发 ,郁火上冲 ,出现上热 ,厥阴寒邪未退 ,表现为下寒 ,则人体出现上热下寒的变化。

脾土又受厥阴风木克伐 ,运化失司 ,升降失常 ,气机逆乱 ,上下阴阳不得交通 ,又因肝为阴尽阳生 ,阴阳相交之脏 ,肝木脾土交互影响 ,阴阳不交 ,使厥阴病诸症加重 ,可见上半身发热汗出 、下肢肢冷无汗之症。

1.3 治疗:治宜清上温下 、敛肝实脾 ,方选乌梅丸加减。

二、太阴病上热下寒

2.1 太阴病病因 ① 脾胃素虚 ,邪气直中 。 患者素体脾胃虚弱 ,感邪之时 ,外邪直中脾胃 。 此谓“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 ② 误治伤阳 。 太阳病误用泻法 ,伤及太阴脾阳 ,可致太阴病 。 观《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 、上热下寒证条文 ,皆有误下伤脾阳之治 ,可知脾胃阳虚是上热下寒证发病的关键所在 。 ③ 邪气传经 。 当正气虚弱 ,无力抗邪时 ,邪气在六经中传变 ,邪至太阴时 ,便发为太阴病 。

2.2 太阴病上热下寒病机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升清 ,胃降浊 ,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 。脾胃久病而失和 ,无力转枢 ,人体气机不畅 ,浊清之气逆乱不能各归其位 ,浊气不降反升 ,郁于上则生热 ,清者不升反降 ,陷于下则生寒 ,以致上热下寒 ,虚实互见 。 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曰 :“胃中者 ,冲气所居 ,以为上下升降之用者也 。”“胃受邪则失其和 ,则升降之机息 ,而上下之道寒矣 。”

《伤寒论直解》曰 :“阴阳水火 ,位居上下 ,而土居其中 ,上下交合 ,必由中土 。”所以脾胃虚弱日久 、升降失司为太阴病上热下寒证发病的关键所在 。

2.3 治疗:治以健脾益胃 、平调寒热 ,方选甘草泻心汤、附子理中丸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中焦   寒热   太阴   外因   心火   阳气   脾胃   邪气   体质   阴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