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搞砸,印度如何深陷困局?GDP一路狂飙,百姓为何水深火热?

印度经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一边是人口红利不断释放,GDP常年保持在较高的增速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印度GDP的年化增长率来到7.6%,成为黯淡的世界经济中最亮眼的色彩,而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的股市也是三年两倍,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但另一边,疫情期间大规模的露天焚烧尸体、孟买市区最大的洗衣店依旧是纯人工手洗、几乎“莫需有”的罪名就能抓vivo高管,轻松没收小米6.8亿美元的资产,印度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总是层出不穷,让人总觉得,印度虽空有经济增速,但依旧是路有冻死骨,开放水平、法制水平、生产力水平依旧十分低下。

那么,为什么印度经济会如此矛盾的存在?真实的印度经济状况究竟如何?这个视频,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最了解自己的还得是自己人,要真正理解印度经济,观察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会是一个较好的视角。莫迪自2014年上台后,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可以主要概括为三个大方向:

一个是重点发展制造业,试图提升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对外经济政策从过去的开放转向封闭自守的趋势;三是国内政策更加注重大资本、大企业的利益。

2014年莫迪刚刚上台时,印度经济其实难言乐观。印度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当时的政府推行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取消了印度被诟病许久的许可证制度、注重保护私有制经济、积极引入外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这一系列政策都为印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增长,1988 年至 2003 年,印度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有5.8%,2003 2012 年进一步提高至 8.2%,成为除了中国以外,又一个因高增速获得全世界侧目的新兴经济体。

可是好景不长,2011 年,印度 GDP 增长率由前一年的 8.5% 骤降至 5.2%,同时卢比大幅度贬值,政府赤字增加,通货膨胀率一度攀升至 12% 的高位。高企的通胀加剧了贫富差距,底层民众生活越来越艰难,而与此同时,执政的国大党却不断的爆出腐败丑闻,加上当时政府受制于财政赤字,决定削减燃料补贴,迅速激发起广泛民意,时任总理辛格本人也因改革不力,被媒体称为“差等生”,“犹豫不决、无能的官僚”。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带着全国民众消除通胀,重振经济的期盼,登上了印度总理的宝座。

如果将印度在2011年前后陷入的经济停滞,单独归咎于总理辛格的无能,其实是不公平的,更深刻原因,可以追溯到印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才进行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当时的印度经济面临双逆差、高通胀的局面,以许可证制度为代表的经济制度,不但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还滋生出严重的腐败和官僚主义,加上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代表的邻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带来的辉煌成就,也刺激到印度社会,整个全社会由此有了不得不变的紧迫感,而这种紧迫感也从侧面反映出印度的改革来得太晚了。

知耻而后勇、亡羊补牢固然是好的,可是很多时候国家间的竞争就强调一个先发优势,特别是按照一个国家正常的产业发展模式来看,要先发展第二产业,搞工业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服务业。而要想搞好第二产业,工业制成品就得要有人买,这就要求起步要早,如此才可能抢占到市场。

可是印度的自由化改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不跟“亚洲四小龙”比,就是比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晚了十来年的时间。这十来年,中国作为同样的人口大国,已经在制造业领域抢占了不少国际市场。外向型的经济发展体系已经初现规模,虽然出口的大都还是低端的初级加工品,但是十来年的时间里,积累的客户资源、供应链资源、甚至说技术资源,相较于啥都还没有的印度也依然是优势明显。面对这样的劣势,无奈的印度只好剑走偏锋:放弃制造业,优先发展服务业。

印度要优先发展服务业,其实是有一定先天优势的。服务业不比制造业,制造业只要能造出产品,哪怕你是哑巴也没有关系,但服务业大都需要从业者能与客户流利沟通。而印度作为曾经的英属殖民地,全国约有30%的人口会说英语,看上去比例可能不高,但在印度十几亿的人口基数的加持下,这就是3亿多熟练的英语掌握者,这为其融入全球服务业体系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印度本就特别重视理工科的教育,正所谓“一流学生去印度理工,二流学生才去麻省理工”,较好的理工科教育基础,也为印度发展服务业提供了必要人才基础。

就这样,印度政府下大力气扶持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出台各类优惠措施,降低投资门槛。由于印度其他经济部门发展落后,劳动者对工资的需求普遍不高,凭借廉价的高技术IT人才,印度迅速吸引了各大跨国互联网企业的目光,“大厂”们纷纷向印度发来外包服务的合约,由此印度一度获得了“世界办公室”的美誉。1990 2012 年,印度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由 37.95% 上升至 46.3%,迅速崛起成印度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以IT产业为代表的印度服务业,让其GDP 在90年代工业、农业总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 6% 左右的增长。

在印度领导者的眼中,高端服务业发展起来了,能够自发带动整个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从而实现其他落后部门的现代化。可是这样的“美梦”并未成真。要知道服务业,终究是需要服务对象的,计算机确实可以为产业赋能,提升生产率,可前提是,你得有需要被赋能的产业呀。在世界的外包业务需求到顶后,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找不到新的办公需求了,由此才有了辛格时期的经济停滞。2012 财年前后,印度非要素服务出口的增速大幅下滑,增长率甚至一度出现负值,远低于 21 世纪初 40% 甚至 80% 的增长率,IT服务业对出口的支柱性作用明显减弱。而且由于印度的服务业相对比较高端,只能为一小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技术人才提供高收入,无法为大量的中低层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和谋生渠道,这就造成印度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经济增长快,但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却不显著,总给人落后感觉。

在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再看莫迪总理的系列经济改革,就容易理解了。2014 年,莫迪一上台就推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确立了汽车、航空、化工、国防军工、电子设备、制药等 25 大产业,宣布到2025年要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5%,推动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此后,印度国内主要经济改革都围绕“印度制造”展开:制度层面,莫迪政府致力于推进税收、征地和劳工制度改革,降低制造业企业投资设厂的门槛,改善营商环境,相继放开建筑、医药、保险、畜牧、通讯、采煤等行业,提高私人投资和外资的持股比例上限。基础设施层面,莫迪政府将铁路、港口、工业走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到优先议程,优先保障这些方向的财政支出,并推出“数字印度”倡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

而伴随“印度制造”国内产业政策的,是“印度自足”的对外政策,莫迪强调“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在讲话中,莫迪多次号召民众“购买国货”、“以印度产品取代进口”,并推出“为本土产品发声”(Vocal for Local)计划,主张对外贸易重新回到“只有国内没有的或国内不能制造的工业品才能进口”路线上。在自己相对有优势的IT服务部门,印度政府挥动“保护主义”的大棒,借“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将百款中国背景的手机应用强制下架,以此扶持印度本土的软件公司。在自己相对弱势的制造业领域,印度政府也挥动“关税”武器,一改过去低关税的政策取向,在2014年到2019年五年间,其最惠国待遇关税水平由13.5% 升至2019 年的 17.6%,通过增加进口成本,来打压进口商品在印度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此扶持印度制造的起步。

莫迪还大力发扬自己所谓的“古吉拉特模式”,这个模式是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时所创立的,其本质就是给予大企业和大资本各种政策优惠,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廉价土地、免除对工业企业污染许可手续、为大企业和大项目提供财税补贴等。

客观来说,莫迪改革的最大出发点:发展印度的制造业,是绝对正确的。纵观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经济模式,先工业化都是必由之路,哪怕后期可以考虑以服务业为主导,去制造业,但是没有制造业繁荣的过程,印度不可能真正实现其大国梦想。这一系列政策,短期内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莫迪上台后的2014年-2017年,印度经济走出一波小高潮。期间,印度GDP年均增长率达到 7.6%,一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经济体,2017 年,印度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但是,虽说改革大方向正确,短期成绩也表现不错,但莫迪的经济政策还是留下了许多隐患。莫迪希望“印度制造”能够崛起,但思路却是保护主义,这是很可笑的,雏鹰在翱翔天际之前,哪有不受风吹雨打的?一个国家要想成功实现工业化,其工业产品必然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即具备实力强劲的出口型制造业部门。在居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哪怕本国人口再多,内需也不足以拉动制造业的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先后、加入世贸前后的制造业表现、经济表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数据来说话,自2014年莫迪上台,“印度制造”开始实行,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全都不升反降。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从2015年的15.58%一路降至2019 年的13.6%,固定资产形成率也由30.0%下行至26.9%。

保护主义虽然不能带来制造业的真正强大,但数值上至少也不应该出现下降吧?这就要归咎于所谓的“古吉拉特模式”了。在该模式下,莫迪政府对大资本、大企业极度宽容,可大资本、大企业又岂会愿意苦哈哈地从事制造业?以印度最大的私人企业,诞生印度首富的信实集团为例,近年来致力于垄断零售、电信等服务业,只愿意布局国内消费市场,或进行海外并购,在出口型制造业上几乎没有任何投资举动。而莫迪呢,又极依赖这些大企业、大资本家所提供的支持,对他们的投资方向既没有胆量 ,也没有能力干涉。此外,由于莫迪相对保守的引资政策,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数量只在70-80亿美元之间徘徊,相较于2014年莫迪上台时的93.4亿美元,是不升反降。国内资本不投资、引进外资又无建树,印度制造业难发展起来的现状就不难解释了。

制造业起不来,印度积贫积弱的既视感就难有改变,因为本质上,这种既视感是来源于最广大民众的生活现状,如果没有能提供足够多的吸纳底层民众就业的制造业,他们的生活就不会有大幅改观。

而事实上,印度普通民众的生活还在不断恶化,据《经济学人》数据,印度 80% 的人口收入水平低于其人均 GDP。在 2018 年,印度城市及郊区男性失业率等指标,创有下了相关统计数据4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成百上千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零时岗位以谋生路,这就是孟买街头至今仍存在的千人人工洗衣店的根本原因。而在民生政策上,莫迪政府也相对“抠门”,除了在大选季之外,莫迪政府对粮食、燃料等平民补贴的态度都较为消极,认为这些方面的支出会给政府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出台了限制对底层民众的燃料补贴、取消对农民的最低市场价格支持等措施。据印度财政部数据显示,莫迪上台后,补贴支出占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持续下降,自 2012 2013 财年的18.9% 降至 2016 2017 年的 12.4%。在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莫迪政府也不愿增加财政资源投入,这些领域的公共支出占 GDP 的比重也长期维持在低位,这些政策都加重了底层民众的生存负担。

这些问题,我们能看到,印度政府当然也能看到。于是2019年莫迪再度当选总理后,推出了所谓的“印度制造2.0”计划。政府在2020年3月,推出了生产挂钩激励计划,也就是所谓的PLI,令人遗憾的是,PLI的本质依旧是保护主义,甚至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替代中国产业”计划,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本国企业提供高额补贴,意图通过补贴增加国内生产,提升出口竞争力。在该计划的刺激下,印度的制造业,特别是在计划重点扶持的消费电子行业,印度的出口有所提升,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在2020年,印度生产的iPhone仅占其全球产量的1.3%,2022年这一占比已经上升至4%,预计今年将升至7%。

但是,根据之前改革的主要内容,大家就不难明白这2.0计划改了名字,实质却还是没变,单靠补贴,不触及更本质的分配机制,依旧是“古吉拉特模式”,印度的这种增长的持续性恐怕很难让市场乐观。

当然,说了这么多印度经济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经济确实具有非凡的增长潜力,根据IMF的预测,印度经济将在三年内,超越德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这种预测不是没有道理的,印度的人口结构特别优质,2022 年,印度人的平均年龄为28.7岁,其中15-64岁人口的比例约占63.6%,据安永的数据,到2030年印度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70%左右,将占当年世界新增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在中国、日本以及世界各大主要国家,都纷纷陷入老龄化社会之际,这是多么令人艳羡的人口结构。都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印度在未来中长期都坐拥这样的劳动力优势,真希望他们可以放弃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短期主义,静下心来调整国内分配机构,解放劳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否则,就算其经济增速能维持在高位,GDP排名也可以上升,可底层民众生活恐怕也依旧难有改观,这样的增长没有任何意义。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还辛苦大家给视频点个赞支持一下,我们下期内容不见不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印度   古吉拉特   困局   水深火热   狂飙   比重   中国   服务业   民众   制造业   人口   百姓   政府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