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通过对舌头的观察,获取身体状况的信息背后的原理

今日头条《言身中医》之中医入门栏目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轻轻洒在谢老师的中医诊所里。诊所的布置简朴典雅,悠扬的古琴曲声在空气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谢老师坐在诊桌前,一袭宽袍,看上去严肃而亲切。

小王端坐在一旁,笔记本摆在膝盖上,满脸的好奇和期待。他是谢老师的学生,怀着对中医的热爱和渴望学习的心情来到这里。

中医舌诊背后的原理

“老师,我一直对中医的舌诊很感兴趣,不知道您能不能给我讲讲舌诊的原理和应用呢?” 小王恭敬地问道。

谢老师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看着小王,点了点头。“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舌诊起源于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通过对舌头的仔细观察,我们能够获取很多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如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这也是中医诊法的独特之处之一。

小王认真地记录下谢老师的每一句话,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深地被谢老师的严谨和知识深度所吸引。

“舌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谢老师解释道,“舌常与体内的各种生理、病理发生同步变化,所以,舌象可视为窥测内脏变化的 '镜子'。”

小王迅速记录下这一点。他开始明白,舌诊不仅仅是看舌头的形状和颜色,更是观察舌体的各种细微变化。

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谢老师继续说道。 “通过望舌色,可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从而反映 '心主血脉' 的功能。此外,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反映 '心藏神' 的功能。

小王默默地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他意识到,中医舌诊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观察者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灵枢·脉度》曰: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谢老师引用经典文献,“这说明舌与心神的功能亦有关。

小王深深吸收着老师的教导。他开始明白,中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通过舌诊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身体的整体平衡。

舌为脾胃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谢老师继续解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舌体有赖气血充养,舌苔是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辨舌指南》曰: '苔乃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

小王感到心情愉悦,因为他开始理解了舌诊的深刻意义。他知道,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和质地,可以了解脾胃的功能状态,从而帮助患者改善消化和营养吸收问题。

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其他脏腑组织,皆可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舌联系。” 谢老师总结了整个原理。

小王停下了笔,深吸了一口气,“谢老师,您的教导真是太有启发性了。我以前对舌诊只是停留在表面,现在我开始明白了它的深层原理。”

舌诊的注意事项

谢老师又说道:“小王,既然你懂得了原理,我们必须注意排除各种操作因素所造成的虚假舌象。”

谢老师拿起一盏明亮的台灯,放在舌面上方。他解释说:“光线的强弱和色调对舌色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灯光太亮或色调不对,我们很容易产生错觉。所以,望舌时最好使用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或者在夜间使用白色日光灯。

小王点点头,记住了这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接着,谢老师拿出一些食物和药物,并告诉小王它们会如何影响舌象。他说:“饮食或药品的摄入可以改变舌象。食物摩擦可以使舌苔变薄,饮水可以使干燥的舌苔变湿润。而过冷过热的饮食和刺激性食物会改变舌色。”

小王眼前闪过一丝茅塞顿开的神情,对谢老师的教导充满兴趣。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此外,某些食物和药物会染色舌苔,我们称之为染苔。例如,牛奶、豆浆、钡剂等会使舌苔变白,而富含脂肪的食品会在短时间内附着黄白色渣滓。这些染苔一般会自然退去,但我们要小心不要误认为它们是病理征象。”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他决心将这些知识牢牢记住。

接下来,谢老师提醒小王注意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谢老师指着小王的嘴巴说道:“小王,牙齿的残缺会导致同侧舌苔偏厚,而镶牙或牙床不规整会在舌边留下齿痕。另外,睡觉时张口呼吸会导致舌苔增厚和干燥。这些因素所致的舌象异常并不是病理征象,我们在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以免误诊。”

小王略微皱起了眉头,他没有想到口腔的状态也会对舌诊产生影响。他对这些细节感到更加好奇。

最后,谢老师告诉小王伸舌姿势的影响。

谢老师示范着伸舌动作,他说:“当我们伸舌时,舌体蜷缩、过分用力或伸舌时间过长都会影响舌体的血液运行,从而导致舌色改变或舌苔紧凑变样,甚至舌苔的湿度也会发生变化。

谢老师对小王说:“记住,小王,这些注意事项对于准确的舌诊非常重要。只有排除了这些操作因素的干扰,我们才能准确地观察舌象,为患者提供正确的中医诊疗。”

危重舌象

谢老师看到小王这么认真,他又说:“今天我还要教你中医的危重舌象,危重舌象主要包括舌色、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小王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要点。谢老师继续说道:“当病情发展到危重阶段时,舌象往往会出现异常的变化。首先,要观察舌色。如果舌色呈现暗红,光泽如镜面,或者类似去膜猪腰的颜色,这通常表示热病伤阴,胃气将要绝。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小王点头表示理解,他的眼睛一直注视着谢老师的嘴唇,生怕错过任何一点重要的信息。

“接下来,观察舌质。” 谢老师继续解释。“如果舌质变得粗糙有刺,干燥裂开,就像鲨鱼皮一样,这是津液枯竭的危象。这意味着患者的体液已经严重流失,需要紧急补充。”

小王的手在纸上飞快地动着,他的脑海中充满了谢老师的教诲。谢老师接着说:“还有舌体的变化,如果舌体开始敛缩,看起来像荔枝干肉一样,又干又没有津液,那就表示热极津竭,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

小王继续记录,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海洋中,而谢老师就是他的明灯。

“舌色也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谢老师说,“如果舌色变得干晦,就像猪肝一样,或者是柿子的颜色,这可能表示气血已经败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理。

小王的手已经不停地动着,他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关于危重舌象的详细解释。谢老师看到小王的认真,不禁对他的学习态度感到满意。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舌体短缩伴随着阴囊的缩入,可能表示肝气将要绝。而如果舌色呈紫绛带有黑,那可能是肾气将要绝。舌上出现白花,如雪花片状,可能表示脾气将要绝。

附《七种危重舌象》

  1. 舌色呈现暗红,光泽如同镜面,或者类似去膜猪腰的颜色,通常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热病伤阴,胃气即将枯竭。
  2. 舌质表面粗糙,有刺状感,呈现出干燥和裂开的状态,就像鲨鱼皮一样,这可能表示津液已经耗竭,患者处于危险之中。
  3. 舌体收缩,看起来像荔枝干肉一样干燥无比,这是热极津竭的严重症状。
  4. 舌本身变得干瘪晦暗,颜色类似猪肝或者柿子,表明患者的气血可能已经受损。
  5. 舌体短缩,伴随着阴囊的收缩,可能暗示患者的肝气即将枯竭。
  6. 舌色出现紫绛,并带有黑色斑点,这可能表示患者的肾气已经枯竭。
  7. 舌面覆盖着白色花纹,如同雪花片状,可能表示患者的脾气已经失去了功能。

“原来如此,舌诊真是太神奇了!” 小王感慨万分,内心对中医的敬仰更加深厚。

谢老师笑着点头,“舌诊确实是中医的瑰宝,但要学好它,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长期的实践。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脉诊、问诊等多种方法,形成全面的诊断。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你要有耐心,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小王恭敬地点头,他对中医的热爱使他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在心中下定决心,要认真学习,不负谢老师的教诲。

“老师,我会的,谢谢您的指导。我一定会努力的。” 小王激动地说道。

谢老师微笑着看着小王,“好,努力就会有收获。记住,医者仁心,要用心对待每一个患者,把中医的精髓传承下去。” 他的声音温和而深沉,给人一种莫名的安慰。

整个诊所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仿佛这里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温暖的角落。小王拉开笔记本,开始认真地整理和记录谢老师的教诲。他心中充满了对中医的信仰和对谢老师的感激。

从此以后,每次小王都如约而至,向谢老师请教。他在学习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逐渐领悟中医的奥妙。谢老师亲切而严谨的教导,让小王受益匪浅。每次的问答中,谢老师都耐心地解答小王的问题,引导他深入思考。

在这个中医诊所里,传承着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谢老师和小王的师徒关系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互助。他们共同探讨着中医的奥秘,一问一答间,传承中医的千年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小王   中医   舌苔   危重   脾胃   气血   舌头   患者   入门   原理   状况   颜色   身体   老师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