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的“空调巨头”,曾连续8年销量第一,怎么如今却无人问津?

1986年的一个夏天,35岁的陶建幸面对着一个濒临破产的江苏泰州冷气设备厂,心中盘算着企业发展的出路。

多年的亏损让这个设备厂岌岌可危,如果再这么下去,破产清算也许是唯一的结局。

陶建幸对设备厂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和分析。他明白,要扭转局面,就必须找到一个有前途的产品方向。当时,我国空调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各大企业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没有考虑用户需求。

陶建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决定把设备厂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空调行业。

通过对空调市场的调查,陶建幸了解到用户对功能单一的普通空调已经较为厌倦,渴望一款智能化、人性化的新型空调产品。

于是,他组织技术人员针对这一需求开发出我国第一台多变频空调。这款空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频率,实现较为智能化的温控,受到用户的欢迎。

多变频空调的研发成功,使得设备厂打开了新的局面。订单数量猛增,厂房需要加班加点才能赶制。设备厂也终于扭亏为盈,步入正轨。

看到空调产品的市场潜力,陶建幸决定正式将企业更名为“春兰空调”,全力发展空调业务。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设备厂,从此踏上了成为空调巨头的征程。

当陶建幸回顾这一段历程时,内心涌起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他判断空调市场的前景准确,又以灵活的头脑和果断的行动,打开了企业发展的新天地。

可以说,春兰空调就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诞生的。这也奠定了陶建幸在企业发展史上的关键地位。

春兰空调正式成立后,陶建幸将目标对准大功率柜式空调和家用空调这两个细分领域。他判断,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这两类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果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国企改革举措。大量国有企业被租赁、承包、改组,企业活力也因此而大大提高。

这为春兰空调的产品带来了巨大商机。企业中的柜式空调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所,而家用空调也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深受用户喜爱。

在陶建幸的积极领导下,春兰空调抓住机遇,迅速扩大生产,积极开拓市场。凭借产品质量过硬、性价比高的优势,春兰空调在行业内的销量连年飙升。

到了1989年,春兰空调的市场销量已经高居行业第一,并保持了8年时间的领先地位,完全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

这8年是春兰空调发展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春兰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在巅峰时达到了40%,即市场上每卖出10台空调就有4台是春兰品牌。

“春兰”这两个大字几乎随处可见,成为空调行业的代名词。

1993年,在春兰空调稳居销量第一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授予其“中国空调之王”的荣誉称号。站在领奖台上,陶建幸心中激动万分,因为这标志着春兰空调正式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的龙头老大。

对春兰未来的发展,陶建幸也充满了信心。

在春兰空调达到鼎盛之后,陶建幸的心中也萌生了骄傲自满。他认为,仅仅依靠空调一个行业是远远不够的,春兰空调需要拓展更多新的发展领域,才能确保企业的长足进步。

于是,从1994年开始,陶建幸便大力推进春兰空调向多个行业进行扩张。他先是将触手伸向了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领域,又进军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产业,甚至投资购买了大量房地产。

陶建幸的目标是,把春兰空调打造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

但结果却与陶建幸的设想背道而驰。多业务扩张的举措直接导致春兰空调无法再专注于空调这一主业。企业的研发资源、营销能力都被分割到了其他领域,原本稳坐“空调之王”宝座的春兰,空调主业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

与此同时,多元化经营也给企业带来了管理的混乱。各业务之间缺乏协同,内部资源重复建设、相互竞争的问题严重。

再加上部分非主业投资出现亏损,春兰空调的整体效益也受到拖累。

这时,格力、美的、海尔等后起之秀抓住时机,快速崛起为行业新星。而春兰空调却在自身的盲目扩张中丢掉了原有的优势。

当陶建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春兰空调的主业地位已经难保,想要扭转局面为时已晚。

多年后回想起这一时期,陶建幸不禁为自己当年的决策错误而深感懊悔。也许当初坚持发展好空调主业,才是春兰空调走向辉煌的关键。

但历史无情地回答了“如果”。

进入21世纪后,春兰空调的市场份额出现了大幅度下滑。1999年之后,春兰空调在原本的空调主业市场上节节败退,由盛转衰的趋势非常明显。

数据显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春兰空调的空调销量就出现了近一半的降幅。许多原本购买春兰空调的客户,也纷纷转向了格力、美的、海尔等后起之秀。

这些企业凭借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上的优势,迅速抢占了春兰空调过去的市场。

这种急剧下滑的局面,与1990年代春兰空调仍然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形成了强烈对比。当年春兰空调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0%,现在只剩下区区个位数。

“中国空调之王”的美名变得名不副实,这对陶建幸和春兰空调的员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分析这一转变的原因,春兰空调过度扩张非主业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不仅分散了企业在空调领域的资源投入,也打乱了春兰的管理秩序,同时带来了投资亏损。

处于多重压力之下,春兰空调疲于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

其实,早在1990年代后期,陶建幸就意识到多元化发展的问题。但为时已晚,春兰空调主业的劣势已经积累形成。

虽然陶建幸后来停止了非主业的投资,但是空调领域的市场已被竞争对手占据。春兰空调在原本的主业市场上失去了先发优势,也就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如今的春兰空调沦为家电行业的边缘角色,已经很难在市场上见到它的身影。与它当年的辉煌一样,春兰空调的衰败也成为了这个行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

其中蕴含的深刻启示,也值得所有企业家反复思考和学习。

春兰空调从盛转衰的发展历程,对所有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企业需要做到稳扎稳打、深思熟虑。陶建幸在春兰空调初创时就显示出这些优秀品质,他对市场进行调研,推出多变频空调,让一个小厂成功转型。

但在春兰空调达到鼎盛后,陶建幸又急于扩张,做出了许多草率决策,因此走上了败路。

其次,企业更要专注主业,发挥核心优势。90年代中后期,陶建幸改变了这一点,让春兰空调过度扩展到各个领域。

结果春兰没有发挥空调这一主业的专业化优势,反而被新进入者超过。所以企业即使多元化经营,也要建立在主业成功的基础上展开。

再者,扩张进入非主业领域需要审慎。这些领域与企业的主业不同,常常具有不确定性,进入门槛可能也较高。如果盲目扩张,不仅会分散企业资源,还可能遭遇无法控制的风险。

陶建幸投资入摩托车等行业就证明了这一点,给春兰空调带来了损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要保持谦逊、汲取智慧。陶建幸在春兰空调初创时期显然懂得这点,但在春兰空调巅峰时期,他显得过于自信自满,不愿汲取外部智慧,最终导致春兰空调沦为他人的教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春兰空调的故事已成为过去,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将继续啟迪着企业家的成长之路。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汲取春兰空调的历史经验,走向辉煌。

春兰空调从一个小型设备厂,成长为“中国空调之王”,又衰落至行业边缘,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企业成长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陶建幸在不同发展阶段显示出的智慧与不智慧,也启发我们认识到:只有保持谦逊、稳扎稳打、深思熟虑,企业才能在市场风云变幻中立稳脚步;放松警惕、自满骄傲、盲目扩张,都会让企业失去成长的动力。

历史的车轮向前,而其中蕴含的智慧永存。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能汲取春兰空调的历史经验,在竞争的波涛中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销量   春兰   空调   无人问津   主业   巨头   设备厂   优势   领域   行业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