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生育率继续降低,人口降至8亿,日子会更好过还是更难过

去年初,针对老龄化问题,任泽平曾提出一个观点:建立2万亿规模的生育基金,未来10年促使全社会多生育5000万。

一年后,2022年的人口出生相比2021年减少了85万。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成为国内第一次人口没有增长的年份。

围绕生育问题,有人认为任泽平的观点不切实际,2万亿的规模太小。也有观点认为,虽然去年的人口没有增加,不过国内眼下的人口还是太多了,减少和负增长的趋势应该继续才行。

那么在你看来,我国的人口是多还是少呢?

规划中的5000万增长

不知不觉间,国内放开生育已经有8年时间。还在2015年的时候,国内已婚且生有一胎的人口接近1.5亿,按照当时的趋势,政策放开后新生儿将能达到2000万到5000万之间。

而因为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没有生育的家庭,会有多孩的生育意愿。而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的家庭,要不要再生育,需要看年龄比例。

当时的统计是,新增二胎的家庭,其年龄结构在40岁上下浮动。这一有生育意愿的目标群体,粗略统计有9000多万人,占适龄生育人口结构的63%。

生不生孩子,生多少孩子,从家庭角度看是抚养问题,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不仅仅有抚养问题。

我国人口结构的逐步变化,是当年调整政策的主要驱动力。国内15岁到64岁的人口中,2020年的数量为9.9亿左右。而根据此前的预测,这一年龄结构内的人口,到2030年将会达到9.6亿。

此后,这一阶段的人口比例开始缓慢下降,到2050年前后将会达到8.3亿人的规模。也就是说,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人口在逐步减少,老年人口和儿童的人口比例在增加。

2015年前后,国内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例是13.7%,儿童的抚养比例是22.5%。两者加起来,整个国家需要抚养的人口比例是36.2%。

简单来说就是,全社会三成多的人需要养老和被抚养,而工作和干活的比例人口有六成多。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希望能工作的人口占比最大。但现实的人口结构,各年龄段的人口会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区间,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口,其规模都不会超出极端的范围。

而从社会健康运转的角度看,人口红利期,需要抚养的人口比例不能达到半数。一旦达到半数或者超过的话,全社会的支出成本就会提高。

而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比例,目前依然还处在人口红利期内。但也正因为总抚养人口有增加的趋势,所以在此之前就推出了放开生育的政策。

毕竟,人口结构的各种变化,都是由时间来推动和检验的。也因此政策上的调整,都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去推动和完成。

当然,由于去年的人口第一次出现了不增长,才导致全社会对人口的问题异常关注。甚至有观点认为,我国的人口结构下一步将会继续失衡。

但真实的情况果真如此吗?

现有人口结构是长期追求的目标

就像有的观点认为,现在人还是太多了一样,假如人口如果继续快速增长的话,陡然增加的儿童人口比例,再叠加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势必会增加全社会的抚养成本。

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以及粮食产量增高,全世界的平均寿命,早已从历史上的四五十岁,迈进到了六十岁以上。发达国家和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寿命都已经在七八十岁以上了。

寿命的延长意味着,老龄人口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会逐渐增多,且这种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口的增长不加限制,持续出生的儿童,以及增加的老年人口,其规模会压缩15岁到60岁之间的人口比例,社会整体的抚养成本将居高不下。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国多年来推行的都是严格控制人口的政策。即便在这种严格控制的趋势下,我国的人口还是早在2005年就突破了13亿,后来又进一步突破了14亿。

从人口结构看,持续的增长对社会来说不是好现象。反过来说,人口如果出现负增长的状态,且维持一段时间如此的话,也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健康。

理想化的状态,是每年全社会的人口零增长,即新出生的人口和死亡的人口基本持平。因为只有这样,全社会人口结构才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都不可能维持在完美的比例状态。所以,我国人口去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也就见怪不怪了。

再者说,这本身也是政策长期调整的结果。而且此前的人口,也一直维持在高增长的状态。负增长的态势,说明人口的结构,出现了由高区间到低区间的波动。

就未来的趋势看,低区间的运行会持续多久谁都不知道,毕竟单一的年份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理想化的状态,是人口的增长相对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依旧保持在零增长的区间最好。

但就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任何国家人口的变化,都会按照人的规划来变化。所以,多年来我们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而下一步在人口增长趋缓的状态下,保持人口增长的活力,并且让人口结构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就成为未来的任务了。

如何看待趋势的转变

人口结构的变化,就像一个一边进水一边放水的池子。放水快的话,池子中水就会流失的快;进水快的话,池子里的水又会多到要满溢出来。

本质上人口的变化遵循这个规律,实际上由于出生和死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个过程相当复杂,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都会影响乃至改变人口的结构。

也正因为如此,人口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非线性变化,简单来说就是,短时间看不出来什么,而长时间看也不一定会遵循某种规律。

单纯去看待一个年份的人口变化,或者是从某个时间节点,预测未来人口的变化,得出的结论可能都会是错误的。

比如从不同的地区来看,国内江苏的一些县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出现过人口负增长的现象,而那个时候国内整体的人口趋势却是高速增长状态。

再比如辽宁省,从2011年到2015年期间,每年人口的增长都无规律可循,先是负增长,而后是正增长,接着又出现负增长,后者再一次正增长。这种变化的背后,恰恰说明围绕人口结构的变化,事实上是很难提前推演出来的。

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大的趋势是,在2035年之前,每年新的劳动力依旧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且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相对较轻。

也就是说,就像有些人觉得中国人依然很多一样,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感觉还会继续存在。

其次,人口增长的整体趋势变低,并不是说整个社会的人口就不会增长了。相反,在现有人口的基础上,人口的增长惯性还会保持一段时间。

因为人口结构的增长是长期性事件,人口结构变化的结果也会延后出现,而不是现在就能呈现出来。

而且从全世界的角度去看,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经历这种波动。

全世界人口结构的转变

低增长趋势或者是负增长,这是压制人口过快增长后的一个必然结果。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显示,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人口的低增长和负增长的趋势已经出现。

就以发达国家来说,目前全球所有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状态,整体的负增长率为-0.03%。

这一水平,还是在移民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所保持的水平。如果没有移民流入发达国家的话,最早从2018年开始,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就已经为负数了。

其中,日韩两国的负增长现象最为突出。日本的人口结构,从2005年开始就持续走低。韩国的人口结构,则是从2019年前后开始显现出来。

变化的总基调,从18世纪末其实就逐步开始了。在此之前,人类因为医疗水平的地下,人均寿命普遍很低,从而使得高生育率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现象。

当工业革命开始后,医疗改善和粮食增产,人的平均寿命大幅度增加。而当时由于人的观念还没有转变,高生育率依然持续。

以至于当时的马尔萨斯悲观的认为,未来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而粮食的产量速度又超不过这种趋势,最终会导致全球陷入贫困状态。

可实际上,他的这种预测并没有出现。随着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调整人口政策控制增长,过去那种高增长状态逐渐变慢。

进入20世纪后,这种人口由高到低的变化成了普遍趋势。先是发达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人口低增长模式。

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还保持在2%的高增长状态。时至今日,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也逐步趋缓,只有那些极度贫困的国家,要到2033年前后,人口的增长速度才会降低到2%以下。

所以就这个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由贫穷逐渐变得富有,人口的增长则会由高到低。基本因素就是,人均寿命增长,抵消了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除此之外,低生育率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结语

就目前的情况看,不光我国的人口高速增长期过去了,其他一些国家诸如印度的高速增长期,最终也会到来。

目前人口的低增长,呈现出来的也仅仅是一种趋势,相应的结果是什么,要到很多年后才会表现出来。

也因此,包括我国在内,逐步推行的鼓励生育政策,以及发达国家引入移民的措施,都是在现有的人口基础上进行调整的。

可这种调整会发生哪些变化,现在还无法预测。因为,人整体生不生孩子,虽然有不同阶段整体观念的影响,可社会在前进中,也会突然出现其他转变,而这些横生枝节,往往也会影响人口的增长。

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都呈现出了波动增长的态势。所以说,现在看到的人口变化只是趋势,可趋势并非最终的结果。未来的人口结构会怎样,谁都不敢打包票。


参考资料:

《计生优待将“新人新办法 老人老办法”》 南方都市报 2015年11月11日
《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3年1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人口   生育率   都会   全社会   区间   发达国家   中国   状态   趋势   日子   结构   政策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