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咏拉着哈文的手: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国!之后哈文说出原因

李咏女儿法图麦的叛逆表现

当今社会,许多80、90后青年人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渴望表达个性,证明自我,也会在过程中做出一些令长辈无法理解的举动。

李咏的女儿法图麦,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之下,大家都在自觉戴上口罩防疫。然而对于这个18岁的姑娘来说,她似乎更在乎展示个人风格。法图麦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配文道:“戴上面具。”这句话一出,立刻引发了争议。

其实,这已经不是法图麦第一次让社交网站“炸开锅”了。前些时候,她还上传过一组个人性感照,引来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乃至非议。

作为法图麦的母亲,哈文并不反感女儿的这些举动。她转发女儿的照片,感慨道:“年轻真好。”这句话,充满了一个母亲宠溺与骄傲的情绪。

如果李咏仍在人世,他又会作何感想?这个溺爱女儿的父亲,是否也会像哈文一样包容支持女儿的叛逆期表现?

或许答案是肯定的。李咏的个性中,充满了大度与通达。他经历过无数人生风雨,深知每个人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

可能当年的他,也像法图麦一样迷茫、骄傲、不受约束。

所以,李咏会理解法图麦现在的心路历程。他不会严苛责备,而是耐心引导,让女儿慢慢认识到自己还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

毕竟,成长的道路任何人都要走,都曾有过跌倒的时刻。

作为父亲,李咏会给女儿一个拥抱,告诉她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你。这一决定可能会受到外人的诟病,但李咏向来我行我素。

他只会让女儿明白,父母会一直陪伴左右,给她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成长。

李咏生前三次梦想落空

每个人都有着或大或小的梦想,李咏也不例外。 当他还是名微不足道的小男孩时,老师和父母就发现,他在美术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

李咏可以说是深受绘画的魅力所摄,他盼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

在初中时,西北民族学院的采风老师看过李咏的几幅画作后,大为赞叹。老师断言李咏天生就是当画家的料,并称他已具备申请西安美术学院的实力。

这句话犹如灵丹妙药,极大鼓舞了李咏的信心。他开始憧憬起专攻美术的生活,想象着自己毕业后可以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

父母和老师的期待也压在了李咏身上,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美术之路的决心。

然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意。李咏的老师对他提出了忠告:美术界讲究血统论,没有名师指点的新人很难立足。李咏经此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艺术之路可能坎坷重重,最终沉痛地放弃了原本的梦想。

高中时,李咏的音乐天赋被学校发现。一位上海来的老师刘,极力推荐李咏报考上海音乐学院。于是,新的梦想在李咏心中扎根——他开始向往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

在刘老师悉心指导下,李咏的歌喉日渐炼成。他的音域达到了12度,歌唱技巧也已具备音乐学院的标准。李咏和老师都在等待着他唱响夜莺之声的那一天到来。

然而,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李咏突然失去了嗓音,所有辛勤付出化为乌有。这对李咏的打击可想而知,他再次经历梦想破灭的痛苦过程。

少年心性本来敏感脆弱,这两次的挫折让李咏的内心受创不浅。

所幸李咏为人乐观向上,他并没有气馁太久。两个月后,李咏的声音虽然变得低沉嘶哑,却恰到好处地契合了播音员的需求。

李咏顺利通过广播学院的考试,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第三次梦想虽起初也出现了问题,但李咏最终还是如愿以偿。他凭借这次机遇在播音界闯出了一片天,也逐渐磨炼起坚韧不拔的性格。

人生的后半段旅途中,李咏更加懂得如何去化解失败的痛苦,如何在逆境中守住内心的阳光。

性格随遇而安,在逆境中成长

李咏是一个极富乐观主义精神的人。他不轻易被生活的重压打垮,而是能够在艰难困苦中找到阳光。这种随遇而安、落叶归根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事业,也让他在人生低谷时仍能屹立不倒。

刚进入中央电视台不久,李咏接到了下放西藏一年的通知。对一个工作与爱情正如火如荼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离开京城的熟悉生活,远隔千里与妻子分离一年,这是何等煎熬的折磨。

然而李咏并没有选择消沉、抱怨或逃避。他接受了现实,坚强地踏上了去往边疆小城的火车。为了打发漫长的工作时光,李咏自发寻找起了事业与爱好的结合。

他开始学着与本地人做生意,接触各类商品;利用周末时间驾车外出打猎露营;甚至与大学生一同爬上了当地的名山。

可以说,正是因为李咏的乐观个性和旺盛好奇心,他的西藏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相反,在这片陌生的净土上,李咏收获了全新的体验与成长。

这一年的离别与坚持,也让他对妻子哈文的感情更加牢固,直至白首不离。

性格会决定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李咏正面积极的态度,让他在最艰难的时期都能保有斗志,并从中汲取营养继续向前。

这种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也帮助李咏度过了电视圈屡屡碰壁的难关,终成就辉煌的主持生涯。

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难免会产生气馁和退缩。而李咏的故事告诉我们,活下去的乐观勇气,才是通往成功的必要元素。

这种精神财富,需要时时提醒与陶冶,方能随时取用,化阴为阳。

电视圈屡屡碰壁,终成佳话

李咏的电视之路波澜壮阔,但起步并不顺利。作为新人,他屡屡碰壁,被派往边远支部或文职岗位。李咏渴望成为主持人,却总是与梦想擦肩而过。

这段屡战屡败的岁月,是他事业路最曲折动荡的一段。

入行多年,李咏已是导演和编辑,但主持人的机会仍无影无踪。直到有一天,台里领导看中了李咏个性鲜明的风格,力荐他出任文化脱口秀的主持。

对此已经料想过无数次失败可能性的李咏激动难耐,但还是紧张地接下了首秀。

第一次站上舞台,李咏感觉自己简直手足无措。曾有同事戏称他“死鱼眼”,此时此刻李咏的两眼却瞪得溜圆,生怕漏过任何一个镜头语言。

好在稳住了第一步,李咏从紧张中解放出来,开始大胆挥洒自己的个性魅力。

接下来的日子,李咏主持的节目反响热烈,收视率节节攀升。他奔放独特的风格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也让他的知名度一路飙升至巅峰。

尤其在主持《幸运6+1》后,“怪咖李咏”的名号在业内响当当。李咏终于等到了主持人生涯的春天。

然而李咏的风格与国家电视台的定位渐行渐远。他不想装腔作势,只想做回真实的自己。于是,他毅然决然离开了捧他走红的央视舞台。

李咏选择重拾属于自己的活法,哪怕这被许多人视为“半途而废”。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或多或少出现过一些低谷的遭遇。李咏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前路困难依旧,只要不放弃梦想,终有一天日子会变好。

因为逆境不能永远阻断那些怀揣梦想的心。而当光明来临时,所有的黑暗都会化为踏脚石,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缩影。

病重前反对送葬祖国,想与女儿相守

李咏与癌症的抗争持续了17个月之久。这段时间,他与家人一直在美国接受治疗。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李咏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哪怕他内心仍然不愿放弃一线希望。

2018年10月,病情已是危在旦夕。李咏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再陪伴法图麦度过她最需要父亲的成长岁月。想到自己即将与至爱的女儿天人永隔,李咏万般不舍。

他拉过妻子哈文的手,用尽余力对她说:“不要把我的遗体送回中国,就让我安息在这里。

李咏生前的遗愿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希望安低调的葬礼,免去远道奔丧的繁琐;第二个是想留在女儿身边,哪怕只剩灵魂。

哈文心底万分不忍,但最终还是决定尊重丈夫的选择。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李咏在哈文的低声呢喃中渐渐合上了眼睛,沉入了长眠。

遵照李咏的遗愿,只邀请了8位至亲好友前来参加了告别式。法图麦难过到几近崩溃,她还没想过就要失去这个独一无二的父亲。

而哈文则一直紧握着李咏的手,直到他的手渐渐冰凉。

为了陪伴法图麦读书,哈文瞒着所有人将李咏安葬在美国后,又度过了一整年沉默的哀恸,才向公众透露了这个噩耗。

李咏的离世,突如其来,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所有未及说出的歉意,都化作了一串串悔恨。

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没有例外。而李咏的一生,也从他最终的告别方式中详细呈现。他善良低调的性情,他对女儿的守望之情,都值得我们去提点与珍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音乐学院   随遇而安   遗体   逆境   乐观   当年   性格   女儿   原因   老师   梦想   人生   个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