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走路就要有“企鹅”的样子

大河网讯 伴着一夜落雪,河南各地韵味十足的雪景纷纷刷屏。但下雪天路面湿滑,也给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根据各地门诊数据,下雪当天和雪后3天左右是骨折、摔伤的高发期。那么,雪后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项?如果不慎摔倒应该怎么办?快来查看这份“防摔秘籍”吧!

秘籍一:走路要有“企鹅”的样子

“下雪后,气温骤降,路面湿滑,行人容易摔倒。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需要提醒,就是雪后出门双手尽量不要插兜。”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与创面修复外科主治医师冯帅提醒道,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们走路的时候有双手插兜的习惯,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因为一旦摔倒,手就无法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冯帅

走路时,人们通常将重心放在两腿之间。由于腿和地面呈斜角,在下雪或结冰的路上容易向后跌倒。

走路姿势示意图,图源网络。

“调整走路姿势,摔倒的概率能大幅减少。我们可以参考下企鹅行走的样子,双手臂伸出于两侧,双脚呈外八字,膝关节微屈,小步前行。”冯帅称,走在雪地上时,要把重心前移,尽量让脚底全接触地面,让小腿与地面垂直。

“同时,建议尽量绕开大理石、瓷砖、冰面等光滑路面。”冯帅说,老年人则应尽量避免雪后出行,如需外出,尽量有家人陪同。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使用拐杖等辅助器械。

秘籍二:摔倒后,腕部、髋部、踝关节最容易骨折

“摔倒后最容易骨折的3个部位是腕部、髋部和踝关节。”冯帅告诉记者,大多数人滑倒后的第一反应是用手撑地,这会导致摔倒的力量经手腕传导至前臂,从而形成桡骨远端骨折。因此,雪后骨折最常见的就是腕部骨折。

踝关节扭伤示意图。图为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与创面修复外科医生手绘。

“人的臀部软组织较厚实,如果不慎摔倒,正确的做法是尽量让臀部先着地,减少或避免上肢支撑。”冯帅称,摔倒后的正确做法是先在原地观察一下伤势。可以先从手、上臂、前臂开始缓慢活动,观察是否可以支撑起来,如果颈部没有疼痛感,可稍微活动下头部,再试着用手撑起地面。

摔倒后,应牢记“头颈背痛,暂时别动,等待救援,避免加重”的原则,如果受伤的某个部位非常疼痛,切忌强行支撑,不正确的移动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

冯帅提醒,受伤部位如果在脊柱和头颈部,千万不要随意移动搬运患者,极易带来二次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肢体瘫痪,此时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拨打120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救助。

秘籍三:用保暖衣、防滑鞋解锁装备加成

如果确实要出门,要注意做好防滑准备。

时明伟工作照

“下雪天路面容易打滑,因此要选择一双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综合治疗区)主任时明伟建议最好穿一双高帮的防滑鞋,这样的鞋子可以起到保护脚踝、防滑的作用。女士不宜穿高跟鞋。

雪后,路上行人穿着厚厚的衣物。

“选择厚实的衣物也很重要。”时明伟表示,可以穿保暖衣,戴上帽子、手套等保暖用品。需要注意的是,裤子不可过长,以免踩到裤脚跌倒。

秘籍四:警惕雪盲症 时刻“EYE”护双眼

有网友表示自己在雪地里走路时间长了会觉得眼睛不舒服,好奇是不是患上了雪盲症。

徐璐

为此,记者联系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眼科一主治医师徐璐,为广大网友科普如何在雪后“EYE”护双眼。

“雪盲症是一种急性光源性眼病,是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往往会出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睁不开眼的症状。”徐璐解释道,由于雪地对阳光的反射率较高,直视雪地正如同直视阳光。有些地方则是因为积雪不平整形成了多个凹面,能反射更强烈的阳光,所以即便在阴天,长时间在雪地中不加防护,也有可能引起雪盲症。

“登山滑雪或高山工作者、雪地里玩耍的儿童及驾车的司机等是容易得雪盲症的人群。”徐璐表示,患者不必过度惊慌,强光对眼睛造成的损伤一般可在就医后24小时开始痊愈,两三天就能恢复。

“在观赏雪景或在雪地长时间行走时,最好戴上太阳镜或防护眼镜。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最好闭着眼睛休息。及时转移至暗处,减少用眼,但不可热敷。”徐璐说。

保持良好的视力状态,也能为雪后出行“保驾护航”。(王怡潇 董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雪盲   腕部   创面   前臂   防滑   保暖   企鹅   雪地   路面   秘籍   地面   样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