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胆结石上千年,这些古方至今仍有奇效!

我门诊里的胆结石患者,很多是从西医那边被要求手术却不想手术,而过来找我的。西医治疗胆结石,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手术,保胆取石或者切胆,还有ERCP,当然手术的技术和设备也是非常先进的,但我门诊里遇到手术后又反复多次长结石的并不在少数,且手术对身体有损伤是肯定的。

那不手术,中医能治胆结石吗?当然!


中医对肝胆功能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对胆石症的治疗也有上千年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优势。那中医是怎么看待胆石症的呢?

古人对胆囊功能的认识

早在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文学专著《说文解字》中便指出,胆是“连肝之腑”,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指出“胆者,中精之府”是有关于胆囊功能最早的描述。


古人将胆道归属于六腑的范围,“府”具有“传话物而不藏”之意,六腑均主疏泄,而胆囊亦有“亦藏”“亦泻”的特点。并已认识到胆具有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双重作用,其功能与肝密切相关。

另外,古人还将肝胆功能比喻为树木条达的模样,曰“木曰条达”,就是说肝胆的性能是需要保持疏泄而通达,也就是维持肝脏和胆道的排泄功能通畅,要不就会产生病变,中医认为胆道的机能以“通降下行为顺”,当胆道通降下行的机能受到影响,人体就将发生疾病。


古人对胆石症症状认识及治疗

古人有关胆病的描述也始于两千年前。《灵枢.经脉》、《素问.奇病论》、《灵枢.胀论》中都有先关的记载,且表明了胆腑有病可引起胁肋部类似胆囊疾病的腹痛症状;《灵枢.论急诊尺》记载“寒热身痛 , 面色微黄”,可能包括胆石病、胆道感染表现的寒热、腹痛、黄疸等主要症状。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都有关于胆囊炎和胆石病类似的症状,“结胸”“发黄”“心下痞”“阳明腑实”等,并提出了治疗的方药。


如“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用小柴胡汤;


“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后往来寒热”、“往来不止、心下急”少阳与阳明合并,用大柴胡汤;


“诸黄腹痛而呕者”是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迄今仍是治疗胆石病肝胆湿热证型的有效疗方。

小柴胡汤证在元代李杲的《东垣十书》中有所补充,“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闷,淋溲难便”包括了出黄疸之外的所欲胆道感染主症。

此外,还有大承气汤、大陷胸汤、茵陈蒿汤,对胆石病治疗迄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我治疗胆结石五十余年,也是以这些古方为基本,辨证加减。

不过胆结石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化,病因病机也有了一些变化,我的治疗方也会随之调整。比如五十年前胆结石,多为胆道蛔虫阻滞胆汁,而这一病因如今已基本不存在了,现在肝胆湿热引起的胆石症更多,这个以后我们再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胆结石   胆石病   古方   胆道   寒热   柴胡   胆囊   肝胆   奇效   中医   千年   手术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