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中医调理有妙招

近期,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数量有所增加,许多家长因此感到担忧。在这个时候,中医调理方法因其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而备受家长们的欢迎。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上线大医生:林丽莉

福建中医药科学院 副院长

医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闽江科学传播学者 福建省十佳科学传播人物

本期话题: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医调理方法

儿童呼吸道感染

儿童上下呼吸道是以喉环状软骨作为分界线。

上呼吸道感染:鼻、咽、扁桃体和喉部,如普通的感冒、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等。

下呼吸道感染: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如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咳喘变异性哮喘。

常见症状:剧烈咳嗽、咳黄痰、喘憋、发热、呼吸困难等。

补益气血、增强体质

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正气不足、邪气内陷的情况,以补益气血、增强体质为治疗原则。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汤剂以补益气血,增强小儿的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可以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其治疗原则主要是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小儿推拿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几种常用手法:

清肺经:位置为无名指掌面,操作方法是用拇指腹自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穴位为天河水,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操作方法是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 500次。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穴位为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操作方法是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 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揉太阳:穴位为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操作方法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按揉3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中药洗浴

小儿中药洗浴是一种利用中药煎汤后给小儿沐浴的治疗方法,可以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其原理是通过中药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解表散寒等作用,达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小儿中药洗浴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常用药物和功效:

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羌活、川芎、柴胡、前胡、黄芩、薄荷等草药,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普通伤风感冒所致的鼻塞、流涕、喷嚏、恶风、汗出、头痛、轻微咳嗽等症状。

艾叶、麻黄、桂枝、荆芥、紫苏叶等草药,具有温经散寒、解表止痛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等症状。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穴位选择

可以选择: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清肺经等手法,以刺激穴位、调和营卫、畅通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1、综合穴: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各36次。揉外劳宫、推三关各100次。运内八卦穴200次,推膻中100次。揉黄蜂入洞100次。补肺经200次。补脾经300次,揉板门200次,按揉足三里100次。捏脊9次。

功效:疏风解表,促进机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2、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处上三分之一的筋结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揉50~100次左右。

功效:调畅肠胃气机,降逆止呕。

3、掐揉四横纹:从食指第一指间横纹开始,捻揉3~5次,指甲掐1次,再依次捻掐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的第一指间横纹,重复5~10次。

功效:化积消疳。

4、摩腹:以手掌掌根,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50~100次。

功效:促进肠胃蠕动。

5、捏脊: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

功效: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来源: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惊风   目的   补益   穴位   气血   妙招   小儿   功效   头痛   中药   中医   疾病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