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黄河之旅7-浚县,河南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豫北黄河之旅7——浚县,河南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俯仰人间今古 俯仰人间今古 2023-11-20 06:45 发表于河南


这是一张浚县地图。这个字“浚”读xun,浚县属于鹤壁市,与安阳的滑县、新乡的延津相邻。


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浚县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与四川乐山大佛齐名,为“北方最大,全国最早”。


石佛旁,有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书法石刻:“晓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水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大侄山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于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县,“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因称黎阳,山亦名黎阳山。


东汉初年,刘秀镇压河北王朗军还师经黎阳,在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遂谥名“青坛山”。


明初,浚县城移浮丘山北,山踞城东,故俗称浚县东山。


在浚县城东南4公里有个古渡口,现在人们仍称它为黎阳津。


黎阳津作为古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方渡口。


黎阳津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称白马口,后来随朝代更替先后改称天桥津、白马关、黎阳关、黎阳口和黎阳津。


浚县县城其实和滑县县城斜相对,相距的距离很近,所以两个县共用一个高铁站。他们中间流淌的,就有曾经的黄河。



浚县在1994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浚县历史悠久。远在6000年前,原始先民已在此繁衍生息,在浚县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源起或形成望族的姓氏就达20多个;已发现、发掘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古文化遗址近30处。

商都迁殷后,浚地称黎,为京畿要地。

西汉初年,置黎阳县,其间浚地曾为郡、军、府、州治所。

唐初设黎阳总管府,辖四州八县,宋金元代为浚州,明初降州为县,始称浚县。


浚字多音,既读jùn, 又读 xùn,在古今辞书注释里,当浚和其他字组成地名时,读 xùn 。浚县名字的来源,与大禹治水有关。

北宋初在黎阳县设立了浚川军,《尚书·益稷》载“禹曰:……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浚川直取“浚畎浍距川”首尾两字。

北宋政和年间升为浚州,明初降州为县时,顺其自然地易名浚县。

当年,大禹疏通了九条河流,使它们流到四海,挖深沟疏通了田间的大水沟,使它们流进了大河。

同后稷一起,教百姓播种粮食,民众食有粮,居有所,幸福安康。浚县是大禹、后稷惠临泽被的地方啊。

一个浚字,既说明了悠久历史,又宣示了兴县富民根本,还蕴藏了瑞信民风,更弘扬了进取精神。

周武王攻克殷都朝歌后,“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今浚县钜桥镇)之粟,以振贫弱萌隶。”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后挥戈北上,自黎阳津渡河,北略赵地。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隔河对峙,几夺黎阳津,后曹操大败袁绍军,为官渡之战创造了条件,建安五年,关羽在白马坡(今浚县城东南)斩颜良,解白马之围。

东晋初年,晋将桓温率军5万北伐,与前燕,前秦联军决战王枋头(今枋城)城外,晋军大败。

隋末,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宇文化及杀炀帝杨广后,立秦王杨浩为帝,自封承相,不久挟持杨浩北进,准备伺机称帝,拥兵10万逼进黎阳境内,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击败于同山。

北宋末,金兵在黎阳大败宋军,遂渡过黄河东进,直捣京师。

浚县的山,浚县的河,浚县的每一处村落,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来头,甚至会和某位帝王有着种种瓜葛。

浚县一处处名胜,一处处古迹,无不向世人昭示着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盈的文化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浚县   黄河   延津   滑县   大禹   初年   渡口   河南   尚书   北宋   县级   白马   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