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多米高的宝安公园,到香港鸡公岭,登山让我苦并乐着

原题:《向山而行 | 辰星》


自回国以来,我开始登山。

现在想来,这一切发生得十分自然。我没有询问过为什么要登山,也没去想过这些。每周登一次山就跟每天要吃三顿饭或者每天得睡够八小时一样,变成了一个习惯。

我登上的第一座“山”是在宝安公园。与其他的山相比,宝安公园的山不过100多米的高度,几乎只是一个被道路环绕且树林茂密的小土丘罢了。但这是我四年来第一次登山。我没有走柏油路,而是顺着被栏杆封住的台阶拾级而上,那台阶明显缺乏养护,自然的力量,植物与水流,侵蚀着原本方正的台阶石,当我走过这些台阶时,我不禁觉得,也许按照这个状况下去,假以时日大自然终将夺回属于它的领地,而这些台阶可能将只剩下形状了,向后来者们展示它们曾经存在过。

行走在这些台阶上,我感到自己仿佛踏足另一个世界。当还在柏油路上时,周边总是充斥着晚练的人群,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或认真行山,或听着音乐。与那些时不时出现在路边的公共设施,比如卫生间或者四个一排的自动售货机一起,提醒着我这里是伪装成“郊外”的“文明”地带。但在那段山路里,一切都不一样。没有一丝人声,只有时不时响起的鸟鸣以及我自己的脚步声,四周仿佛只有无穷无尽的树木,我感到一种奇特的宁静,除了身上的疲劳外,我开始思考一些平日里没有机会思考的东西。“在沙漠中,你会记起你自己是什么。”我想山就是我的沙漠。

到达山顶后,一种畅快感令我全身震颤。这种感觉仿佛蛇脱皮一般,也许是困扰我的烦恼或者一些惹人厌烦的事物,如同旧皮一样从我身上落下,我知道这是多巴胺的效果。宝安公园的山并不高,但它着实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登山的乐趣。

于是我开始登山。

我见识了深圳的不少山峰。有猴群常常出没的塘朗山,有南山区名称之源的大南山以及宝安区最高的大阳台山。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影响的,却是梅沙尖。

梅沙尖位于盐田区,海拔753米,是深圳第三高峰。登顶山道有“最美天梯”之称,一级级台阶犹如一部编年史,最外侧的马路是近十年的产物,台阶上的青石板至少有二十年的历史了,随着不停地攀高深入,它们越来越古老,直至峰顶。

“最美天梯”如同一对人造的脊柱,使得梅沙尖看上去更有一种险峻的美。这些阶梯狭窄,外侧也没有护栏。置身其上,附近延绵不断的马峦山与点缀其中的云海高尔夫球场,以及远处海天一色的盐田港清晰可见,带给人一种只有高处才能感受到的眩晕感,这是一种恐慌与喜悦相融后的感受。

不过与其险峻的登顶阶梯相比,梅沙尖的峰顶显得乏善可陈。一座铁塔构成了整个狭小的峰顶的主要景观,它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只是不知道这究竟是一座通讯塔还是电塔。左边是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梅沙尖,753米”的字样,右边是一栋早已坍塌的房屋,只留一段残垣断壁,向后人诉说着它可能拥有的故事。

我曾觉得,爬上像梅沙尖这样的“高山”,对我而言已经是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直到我决定去走鸡公岭。

鸡公岭位于香港的新界。与人们想象中那个繁华的香港不同,新界是一片乡村,是在群山之间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片村庄。鸡公岭正好就在这块棋盘的北面,与深圳湾隔海相望。

相比于梅沙尖,鸡公岭最惹人注目的并非它的高度,而是它的风景与长度。鸡公岭是所谓的“高山草甸”,整座山岭上没有一棵树木,只有那仿佛延绵不断的野草所组成的绿色海洋。一条泥土小径如同一条小溪,沿着山脊线连通鸡公岭的东西两侧,这条小路时不时分叉,分出更窄更人迹罕至的支流,但这些支流终会汇回主流。站在对岸的深圳湾,可以看见香港这一侧的鸡公岭如同一堵矮墙,把香港罩得严严实实。当天气晴朗时,还能看见山上那溪流般的小径,它们沿着山脊一直延伸着,仿佛无穷无尽。

不过相比于它那雄伟的外表,穿越鸡公岭却是一件苦差事。

首先要登上鸡公岭,得从西边的逢吉乡上山。那里连一个明显的登山口都没有,只有一根比较高大的桩子上被人手写上“鸡公岭”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进到山脚,眼前就是大概是由本地村民自制的土路--由T字形的铁棒或木棒插入土中,而后或许是游人自己踩出的土制阶梯。在翻越第一个山头后,连这种简单的台阶都成了奢侈品。

似乎是游人踩出来的小径组成了鸡公岭路线的主要部分,整条路线都是翻越一个又一个的山头,这就好像一个反复的循环或者冲浪一样。当我最终到达罗天顶,整个鸡公岭最后一个山头时,我有一种解脱感,终于登顶了,少许休息以后,开始下山了。原以为上山艰辛,下山应轻松自如罢,谁知下得一岭又一岭,跨过一山又一山;山重叠,千岭萦回,直如置身于千山万岭设下的重重圈套之中,这才豁然有悟:下山之难绝不亚于上山。以至于接下去的下山路,我都已经忘了自己是如何下山的,仿佛我在罗天顶踏出前脚后,后脚再迈就到了山脚下。

那天后我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行山。

诚然,这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哪怕是如同宝安公园那样的小山,当走得太久时,我依然会觉得双脚变得沉重起来。这就使得每次行山,都如同一次对自己的考验。

但行山依然是让人快乐的。我已经打卡了15次,14座山,累计4824米的登高海拔。每次登顶打卡对我来说就像是集邮或者收集古钱币一样,是一种对自我的满足。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我喜欢这个答案,因为里面包含着幽默感——明明是自己想要登山,偏说是山在那里使他心里痒痒。没来由地往山上爬,它会导致肌肉疼痛,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一般人都尽量避免登山。这是一个减熵现象,因为人总是趋利避害。但是,我认为登山好似磨刀,在每次登山的过程中一些软弱的念头会被磨掉,我感觉自己的意志力似乎也更清澈了。

所以我继续登山。

作者简介

辰星,海归学生,由于3年众所周知原因,未回国。今年5月回深圳后开始登山,开启向山而行,心归自然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香港   新界   公园   高山   峰顶   小径   山头   深圳   阶梯   台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