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杨利伟进入太空随身带了一把手枪,是为了防外星人?

文 | 中史华纳

编辑 | 中史华纳


2003年,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成功飞上太空,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当时有消息称,杨利伟秘密携带了一把手枪进入太空。这一看似离奇的举动,到底出于何种考虑?

其实,这种做法在早期载人航天任务中并不罕见。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第一批宇航员也都携带了手枪。

因为当时对太空环境还比较陌生,存在很多未知数,宇航员需要面对各种意外情况,手枪被视为一种自卫手段。

当然,如今空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航天员出舱时已经很难遇到生命威胁的未知情况。

但杨利伟当年秘密携枪上天,可以看作是中国航天事业进军新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也反映了开拓者对新事物的谨慎和勇气,这段载人航天历史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01

杨利伟的神秘枪支

2003年,第一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杨利伟携带了一把64式手枪和7发子弹,这一看似不合时宜的行为,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和议论。

64式手枪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手枪,它体积小巧,重量轻便,携带方便,配备有完善的保险机构,不易走火。

但是,这种手枪的射程和威力都有限,在外太空环境下,它的实际作用更是堪忧—在失重状态开枪,后坐力会导致射手失去控制,在密闭的载人舱内,枪声和爆炸都会危及航天员的生命。

那么,杨利伟为何还要特意将一把看似无用的枪支带上太空?这似乎难以理解。

当我们回顾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背景时,杨利伟的用意就变得清晰了,那是一个东西方冷战和太空竞赛激烈的时期。

美苏两国不断在太空技术上较量,宇航员们成为国家荣耀的象征,携带武器上天成为许多宇航员的共同选择,既展示国力,也蕴含捍卫主权的意志。

1964年,苏联宇航员白拉吉莫夫曾携带马卡罗夫手枪进入太空。1965年,美国宇航员史密斯完成首次美国太空行走时,也佩戴了一柄麦格南点三八左轮手枪。

可以说,60年代的太空竞赛不仅体现在技术上,也体现在国威象征上。宇航员们成为国族荣誉的代表,他们所携带的物件都象征着国家的意志。

那么,杨利伟为何选择64式手枪,而不是其他更先进更具实战价值的枪支呢?这其中也包含着特殊的民族情感。

64式手枪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手枪,尽管性能一般,但它却承载了中国结束列强欺凌、独立自主的历史意义,杨利伟选择它,是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最高敬意。

可以说,杨利伟的小手枪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国家航天事业的无限期待。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自身的功能。

如今,时过境迁,太空已成为各国合作的新疆域。杨利伟的“将军手枪”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被送给外国嘉宾,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段佳话。

02

苏联载人航天的意外之旅

除了纪念意义,这支手枪其实也有实际用途,1961年,人类首次完成载人航天,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打开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大门。

在东方号飞船任务中,苏联共发射了6次,送了6名宇航员进入地球轨道,包括第一名女宇航员娅莲卡·捷列什科娃。

东方号任务对苏联载人航天的贡献巨大,这次任务对于苏联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实现了人类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也展现了苏联在太空探索方面的领先地位。

东方号飞船由科罗廖夫设计,采用球形设计,直径约2.3米,可以容纳1名宇航员。

舱内空间非常狭小,宇航员甚至无法完全伸直腿部。飞船载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发射时由自动控制仪进行控制,返回时则由宇航员手动操纵。

飞船内还装有供氧和去除二氧化碳的系统来维持轨道内的生命支持,东方号任务充分验证了这一飞船设计的可靠性,以及苏联掌握了载人航天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

1964年,苏联开始了新一代的上升号飞船任务,目标是增加乘员数量到3人,并实现航天飞行员出舱活动。

1964年10月,上升1号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首飞成功,完成了多项首次,包括将3人同时送入地球轨道。

但是上升1号舱内空间拥挤,为容纳3人不得不缩减了生命保障系统。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冒险的做法。上升1号采用了新的球型三人舱设计,直径增加到 2.9 米。

三名宇航员在返航前被迫脱下厚重的航天服,以获得更多空间,由于过于拥挤,飞船内的环境与东方号相比更为恶劣,三人不得不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忍受疲惫和不适。

尽管如此,上升1号的成功还是向世人证明了苏联在载人航天方面的巨大进步。

1965年3月,上升2号飞船发射,仅载2名宇航员,任务是实现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航天飞行员列昂诺夫通过气密舱进入太空完成了这一目标,但在返回气密舱时,由于宇航服突然膨胀,他被卡在了舱口达8分钟之久,最终艰难进入舱内。

在飞船返回地球过程中,自动制动系统失效,只能手动操作返航,导致严重偏离预定降落点,最终降落在西伯利亚荒野,两名宇航员不得不进行长达数日的求生,面临严酷环境和野兽威胁,最后幸运获救。

这次任务中出现的种种意外,让苏联认识到宇航员携带自卫武器的重要性。在后续任务中,苏联和其他国家都选择让宇航员携带手枪等自卫装备以防不时之需。

尽管如今航天技术进步,降落偏差的概率大大降低,但各国依然让宇航员带枪上天,这彰显了对载人航天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各种意外情况的防范准备。

苏联早期航天任务中出现的种种意外,使人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太空之旅的艰辛和复杂。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推动我们不断完善载人航天技术,使梦想在太空的旅程更加安全可靠。

03

实战求生,杨利伟携带的这些物品帮助他生存

所以说,枪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在太空用的,而是为了防止因各种原因,导致宇航员无法在预定地点降落带来的困境。

此时宇航员就需要依靠这些工具与自己的经验,在渺无人烟的荒野中坚持下来,直到救援到来。

杨利伟当时在返回地球过程中,着陆舱出现偏航,最终在草原上安全着陆。杨利伟为应对各种未知情况,提前准备了充足的求生装备。

首先是救生联络工具,包括卫星电话、卫星定位仪、信号枪、口哨等,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杨利伟与救援人员保持联系。

另外还带有染色剂,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向救援人员发出视觉信号。这些联络工具小巧轻便,体积不大但功能强大,是杨利伟的重要装备。

医疗卫生用品也必不可少,杨利伟带着各种紧急医疗用品,用于处理意外受伤的情况。这包括医用酒精、绷带、抗生素等药品,以及简单的止血工具。

这些医疗用品经过专门配置,既考虑到轻便易携带的需要,也注重实际应用价值。杨利伟也对这些医疗用品进行过专门训练,可以在荒郊野岭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

最后是为野外生存配备的各类工具,比如防水防寒的衣物,可以帮助杨利伟抵御恶劣环境,这些衣服使用特殊面料制作,既保暖又透气。

杨利伟的求生装备中还有抗风渔具、食盐等,可以用于野外觅食,这些觅食工具设计独特,使用简便,对杨利伟获得食物帮助巨大。

特制的生存刀,刀身可拆卸成多用途工具,一个小小的生存刀就相当于一个便捷的户外工具箱,对杨利伟的自救能力大有裨益。

最关键的,就是随身携带一把手枪以用于自卫,这主要是考虑在陌生环境可能遭遇野生动物威胁的情况。

杨利伟所使用的航天手枪经过专门设计,能够发射不同种类的子弹,既可用于狩猎,也可发射信号弹提升夜间可见性。这种特殊手枪超轻便,但威力不减,可以看出设计者为杨利伟着想,考虑到他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

可以看出,杨利伟为各种意外情况做足了准备。他携带的物品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考虑到实用性、多功能性和轻便性等因素,充分照顾到杨利伟在未知环境下的求生需要。

这些救生装备对他安全返回起到了关键作用。充分反映出一名合格航天员需要掌握的求生技能以及面对风险的心理素质。杨利伟的经历也为后续航天任务的安全提出了重要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手枪   苏联   宇航员   轻便   飞船   外星人   中国   航天   太空   意外   情况   杨利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