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四剑客,谁跑赢了时代

TCL、创维、康佳、长虹曾是彩电四剑客,这些年3C领域不断冒出新晋厂商,老牌厂商在与之交锋过程中落于下风,逐渐退出一线的竞争,逐步从C端转向To B市场,向行业的中游和上游找利润。今天就来看看,曾经红极一时的彩电大王,有谁跑赢了时代。

初代彩电大王,长虹

长虹目前拥有约8家上市公司,其中长虹电器作为集团的旗舰业务平台,业务涵盖家电3C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医疗设备制造、IT分销和IT服务;长虹美菱负责冰箱产品线,还通过子公司中科美菱生产制造医用的低温储藏箱;长虹华意是全球最大的冰箱压缩机制造商;长虹佳华负责IT产品的分销,是包括苹果、戴尔等品牌在内的国内市场总代理;虹信软件则是一家IT服务商,为企业提供IT系统咨询、设计、集成服务。

2022年长虹全年的收入为1473亿元,利润总额16.98亿元,同比增长27.38%,利润率仅1.15%,赚的是“辛苦钱”,尽管长虹旗下的涉及的业务板块众多,但家电和消费电子主业并不突出,盈利能力较弱。

今年7月,执掌长虹电器近20年,年满60岁的赵勇,辞去了长虹电器及公司控股股东长虹电子控股集团董事长等职位,由销售出身的李伟接替长虹电器董事长和总经理,长虹电子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则由柳江接任,柳江长期在绵阳市政府负责招商工作,曾负责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协调工作,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曾与柳江共事的同事这样评价他:“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也很突出,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外界也期望新的管理层能尽快为长虹描绘出“第二增长曲线”,带领长虹突围。

创维,千亿梦难求

2012年,黄宏生给创维定下目标:2015年营收突破500亿,2020突破千亿。但2018年,创维集团+创维数字的营收也仅仅到474.19亿元,2020年,依然连500亿的门槛也没达到,仅实现486.1亿。

2021年,创维再次提出要到2024年实现收入超千亿。2022年,创维集团+创维数字的营收为655亿,明年要实现千亿目标,2023和2024年每年至少要拿出24.56%的业绩增速,今年上半年,创维集团的营收增速为33.01%,但创维数字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却录得倒退,增速为-15.52%。这意味着要想实现明年的目标,创维数字必须尽快恢复营收的增长,创维集团则要在电视、手机等存量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速,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创维电视目前在全球市场排名第六左右,2022年出货量696.9万台,市占率约3.4%,但缺乏上游的面板资源,在高端机型方面也缺乏竞争力,创维集团2022年净利率只有1.54%,近5年平均利润率只有2.30%,依然是赚“辛苦钱”。

创维数字的车载显示总成业务成长速度很快,去年全年作为 Tier1 实现了超过40万套产品的生产销售,收入3.11亿元,增速高达57.90%,但只占创维数字2022年营收的2.59%,对整体营收增长的拉动有限,此外也同样面临缺乏上游面板资源的问题,创维数字近五年平均利润率只有5.14%。

电视、家电、手机已是存量下行的市场,创维需要尽快发掘“第二增长曲线”,面对车载显示、虚拟现实等新兴行业,创维也需要尽快改善上游资源的自给率,提升盈利能力。

康佳,冲击高端化

一直以来,康佳集团都在推动自身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向科技转型,2022年,康佳集团的营收从21年的491.07亿元一下掉到296.08亿元,减少了将近200亿,康佳回应是主动优化了部分与主业协同性不强的非核心业务。

目前康佳确认了“消费电子+半导体”的发展主线,消费电子主要是电视机业务,半导体的重点落在Micro LED 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MicroLED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半导体显示领域的“终局”,在技术原理上,与OLED技术相似,每颗像素都可以独立控制发光,因此拥有极高的对比度、宽广的色域和微秒级的响应速度,而MicroLED更厉害的一点在于像素尺寸更小,意味着同一块屏幕上,集成的像素更多,像素密度更大,画质更加细腻。目前VR头显设备产业化进展缓慢,原因就在于MicroLED显示技术无法大规模量产,MicroLED被认为是最适合应用于虚拟现实领域的显示技术。

2018年确认半导体转型方向伊始,康佳就全面投入到MicroLED的产业化当中,并且从一开始就直接锁定产业化最难的部分——巨量转移技术,前面提到,MicroLED的特点在于单颗LED芯片尺寸极小,以一块4K显示屏为例,如果用MicroLED芯片对传统LED芯片进行替换,那么光是转移这些MicroLED芯片(大约2000万颗)就需要耗费数日甚至数周,并且由于尺寸极小,还需要确保转移至电路板后的位置偏差能控制在 1.5 μm以内,因此如何在确保精度的情况下大量、快速转移MicroLED芯片,是MicroLED产业化的一大难点。

康佳自主开发了混合式的巨量转移HMT技术,在行业率先突破1000万颗/小时的核心效率指标,实现了RGB三色全彩转移,转移的良率达到99.9%~99.99%,如此一来,一块4K搭载MicroLED芯片的显示屏就可在2小时内完成晶粒转移,MicroLED显示的成本就有望快速降到适合大规模商业化;除了巨量转移,巨量修复技术也很关键。康佳的巨量修复技术,可以一次性转移修补1000颗芯片,修补完成之后目标良率达到100%,大幅降低量产化成本。

康佳在2020年发布了首款MicroLED显示屏后,目前已至少完成了三次产品迭代,并且宣布掌握了从外延片、芯片,到巨转、背板、色彩转换的全产业链技术和制程能力,去年9月份,根据公开数据进行统计,康佳在Micro LED的专利受理量排名全球第四。

目前康佳全面投入到MLED(Mini LED和Micro LED)产业化当中,一旦康佳的MLED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将能反哺康佳的消费电子业务,帮助康佳冲击高端化。

TCL,鹰的重生

鹰的一生可达70岁,40岁时,它的喙已变得又长又弯,爪子也开始老化,难以捕捉猎物;羽毛也会长得更加厚重,每一次飞行都变得更加吃力。此时,鹰需要作出生死抉择,要么等死,要么用岩石将喙敲掉,等待重新长出,然后拔掉爪上的指甲和羽毛,经历150天的煎熬期等待新生。

这就像企业从创业走到第一阶段的末期,组织臃肿,行动迟缓,沉醉在过去的成功经验里难再适应新的变化,要么等待被市场自然淘汰,要么主动求变,内部变革,业务转型,熬过九死一生的概率,迎接新生。

2004年,正值壮年的TCL,在李东生的主导下,耗资二十多亿合并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和汤姆逊的彩电业务,但这一合并案最终让TCL遭遇20年来的首次亏损,18个月内亏掉了18亿,李东生复盘后发现,同时期全球的彩电市场都在衰退,只有韩国的企业实现增长,关键就在于三星、LG掌握了上游的显示面板资源。

于是2009年,李东生力排众议,筹集了两百多亿投资华星光电,正式涉足半导体显示领域,2018年,李东生再次调整TCL的组织架构,将旗下消费电子和家电等终端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TCL集团改名为TCL科技,业务全部聚焦在半导体显示以及材料上。

2020年,李东生再次带领TCL向上游进发,斥资109.74亿元收购天津中环集团100%股权,成为中环股份、天津普林两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拿下硅片和PCB(印刷电路板)两大电子半导体基础原材料。

李东生对TCL的一系列业务和组织调整,效果是显著的,聚焦半导体显示和剥离终端业务后,两个板块都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华星光电目前与京东方一同掌控全球LCD 50%的市场,终端业务,2022年TCL电视全球出货量2378.6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1.7%,排名全球第三。

李东生还主导了TCL家电集团入主奥马电器,带领奥马电器“起死回生”。奥马电器原本被称为“冰箱界的富士康”,为众多知名的国际家电品牌代工,是冰箱行业出口规模最高的企业,但2015年,奥马冰箱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后,业绩不断滑向深渊,2019年-2021年,李东生主导TCL家电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法庭拍卖等方式举牌奥马冰箱,并于2021年5月7日正式成为奥马电器的新实控人。

正式入主奥马电器后,TCL果断砍掉了奥马的金融业务,还为奥马一笔3亿元的历史隐性债务兜底偿付,解决了奥马的债务问题,摘掉了奥马的ST帽子,奥马在2022年得以重回正轨,利润扭亏,实现净利润4.24亿。

结论

曾经的彩电四剑客,目前只有TCL的转型较为成功,其他三家,仍存在主业不够突出、盈利能力不强的问题,迷失在多元化的探索当中,这或许与TCL当初经历过严重挫折有关,正因为有了九死一生的磨难,TCL才得以看清行业发展的规律,向上游进军,锁定上游资源和核心技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焕发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三星   柳江   长虹   巨量   家电   剑客   半导体   彩电   芯片   电器   业务   集团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